点击蓝字关注△ 回复“1”领取今日日签和福利大礼包
内容来源:2018年11月24日,在由苇草智酷主办的主题为“技术与生命”的第二届互联网思想者大会上,易宝支付联合创始人、总裁余晨,作了以“轴心文明视野下的人工智能”主题分享,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主办方和讲者审阅发布。
余晨:参与创办的易宝支付是中国行业支付的开创者和领导者;先后在美国甲骨文总公司、John Deere,AT&T贝尔实验室担任要职。曾担任央视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顾问。
讲者 | 余晨 今日笔记侠达人 | 行走
封图设计& 责编 | 丽丽
第 2749 篇深度好文:6904 字 | 10 分钟阅读
精华笔记•人工智能
本文优质度:★★★★★+ 口感:山核桃
笔记君邀您,阅读前先思考:
你愿意为了救五个人去牺牲一个人吗?
人工智能,会让每个人都变成数字时代坐井观天的青蛙?
段永朝老师喜欢用千年尺度看互联网,那如果用千年作为尺度,一定要回到轴心文明。
谈到文明会想到金字塔,有句话叫:人类敬畏时间,时间敬畏金字塔。
金字塔多少年来已经成为文明和历史的象征。从金字塔到秦始皇的时间比秦始皇到我们的时间还要悠久。
但可惜的是,埃及是死亡的文明,历史长河中充满了已经死亡的文明,在文明的摇篮美索不达米亚,有苏美尔、阿卡德、古巴比伦和亚述文明,美洲大陆上的阿斯特克、玛雅和印加文明。
一、轴心文明
能够存续到今天的文明形态只有四种:希腊、希伯来、印度和中国。这些文明被雅斯贝尔斯称为轴心文明。
他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第一次提到了轴心时代的概念。
他谈到轴心时代大概是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这样一个集中的时间,在世界的不同角落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人性的巨大飞跃(The Great Leap of Being)。
就像生物进化历史上的寒武纪大爆炸一样,人类思想也存在一个大爆炸时期。
我们观察人类历史进程会发现轴心时代发生的前后,中间存在断层。
在这个终极关怀觉醒的时间段内,中国处在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孔、孟、老、庄;古希腊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在古代的迦南地区,今天的巴勒斯坦、以色列,希伯来文明中出现了犹太先知,几百年后出现了耶稣基督;
在印度次大陆,出现了奥义书的先知,佛祖释迦牟尼。伟大的精神领袖都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而所有的社会文明现象都可以追溯到轴心时代。
西方传统文化的基石是希腊和希伯来,希腊传统里诞生了民主、科学和人文精神,希伯来传统从犹太教衍生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天主教在新教改革后分裂出了基督新教。
东方的文明传统是印度和中国。文明是可以被相互影响的。
印度传统里包含婆罗门教、佛教,和被佛教改造过的印度教、被伊斯兰传统影响的锡克教;中国很多汉语词汇里其实是佛教词语,比如世界、刹那、因果。
佛教从汉代传入中国,到宋明理学新儒家才被整合到中国文明体系之中。
今天很多事情依然可以追溯到轴心文明。
比如马克思主义有三大源头:英国的古典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和德国的唯心主义,但马克思主义还有一个源头就是希伯来传统中的救世情怀。
罗素当年做了一个对比,马克思讲的共产主义,就相当于犹太教的乐土;马克思讲的无产阶级就相当于犹太教的选民,完全都是同构的。
波普尔写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从希特勒一直追溯到柏拉图的古希腊源头。
过去两千多年的人类历史都可以看做是轴心文明核心逻辑的展开。
轴心文明关注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问题,生命与死亡,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以死亡为分界线,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文明把价值锚点放在此生还是来世。希伯来和印度传统关注来世,中国和希腊关注此生。
同样以自我为分界线,到底是相信外部力量拯救人还是依靠人类自身的力量,希伯来和希腊是相信外部力量,希伯来相信一个至高无上的神,希腊相信有理性的世界。
中国和印度则相信人的自我救赎。
四种文明关注的关键词不同。希伯来关心救赎,希腊关心的是理性、求知、真理,印度关注解脱,中国关注道德哲学和伦理。
关注的问题也不同,希伯来关注什么是神。
它们的神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是超越人类理解,无条件服从的神秘力量,就像亚伯拉罕被上帝考验时会毫不犹豫准备杀掉自己的儿子。
希腊关注什么是真理,印度关注什么是自我,印度教讲梵天合一,梵天是自我在宇宙中的投射。中国关心的是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善。
为什么轴心文明如此重要?因为它们试图跨越哲学上不可逾越的鸿沟。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希伯来人解决的是临在性和超越性之间的鸿沟,希腊超越的是表象和真理之间的鸿沟。
印度关注客体和主体之间的鸿沟,中国关注应然和实然世界的鸿沟,就是世界应该如何和是什么样的。就是哲学中的休谟问题。
简单粗暴的概括:希伯来可以被看作是神学,希腊是物理学,更严格的说是形而上学,印度是心理学,中国是道德哲学和伦理学。
从认知模型上理解:无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还是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其实我们关注的都是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印度文明是和主体相关,希腊是和客体相关。主体去认知客体还有主体永远到达不了的不可知域,就是康德讲的物自体,这是希伯来想代表的东西。
当主体了解客体时并不是一张白板,有一些约束性条件,用康德的话就是“人类为自然立法”,用先验的范畴来理解客体,这就是规范性和道德的起源。而代表了中国文明。
二、何为轴心性?
1. 是一种人文的终极关怀的觉醒。
2. 它们代表了反身性和批判性这些高阶思维。
3. 理解世界的模型从神话变成了理论。
4. 多维度上的脱嵌。金融领域金钱的概念就是脱嵌。
古代的交换是物物交换,因为没有办法把价值从物品里抽离、脱嵌出来。
承认金钱的概念需要认知上有飞跃,就是把价值从价值的载体中脱嵌出来。
脱嵌可以分两种,一是终极价值可以从眼前的价值中脱嵌出来,二是个体从社会中脱嵌出来。
古文明中道德律价值观都是嵌入到社会中的,因为天灾人祸社会崩塌解体文明则随之死亡,正是因为有了脱嵌才使得轴心文明成为不朽的文明。
因为即使社会解体了个体还可以成为文明火种的载体,才使得轴心文明具有反脆弱性。
5. 超越性。
简单地讲四种文明都产生了看见远方、未来、彼岸的能力。玛雅和埃及虽然也会祈祷祭祀,但祈求的都是现世现报的回应,而非超越性的价值。
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本杰明·施瓦茨讲的“退而远瞻”(standing back and lookingbeyond)。
用一副油画表现就是德国浪漫主义画家Caspar David Friedrich所绘制的云端的漫步者(又名:雾海上的流浪者The wanderer above the seaof fog)。
用亚斯贝尔斯的话:哲学最终是一个单枪匹马的事业,最终每个人都要单独面对死亡。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人类的伟大与渺小都来自我们的孤独。
三、一部诠释轴心文明的电影
轴心文明的理念用一部奇幻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可以诠释。
少年派中存在前后两个故事,表达了人类文明的两种认知状态,两种话语体系:
一是米索斯的认知,就是神话,所有和文学、艺术、宗教相关的;
二是逻各斯,简单讲就是逻辑,摆事实讲道理。
“少年派”讲的就是这两种话语模式的冲突。
虽然轴心时代的飞跃是从米索斯慢慢的变成了逻各斯,但整个轴心文明的超越视野,跟现在相比同样是一个巨大的神话,是米索斯的认知模式。
《少年派》的漂流与沉浮,跟整个人类历史的文明沉浮,有着很有意思的同构性。
就像少年派在一直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中找到了信仰,同样四种轴心文明也都是在面对文明死亡的威胁所涌现出来的。
有三个重要的关键词:
死亡: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正处在社会分崩离析、礼崩乐坏,面临社会解体的无奈;希腊、印度也都处在这样的历史之中。
孤独:刚才提到的“退而远瞻”,只有你一个人面对死亡时,想清生命的意义时,文明的火种才会有反脆弱性。
社会与文明、道德律与价值观的载体,不能以社会作为单位而应以个人为单位,个人应该成为承载文明的火种。
彼岸:少年派一个人在海上漂流,但他一直可以看到彼岸,因为他有信仰。
轴心文明和古文明的价值体系,最大区别就在于轴心文明能够看见远方、看见彼岸,不只为了此地此刻的繁荣,而是有相信一种超越性的价值。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正是这些才决定了轴心文明的走向。
这部电影中也有很多隐喻。电影中有代表希腊文明、希伯来文明、印度文明的角色,原著小说中也有中国人的角色。
总之这部电影是非常有意思地对轴心文明的诠释。
四、数字科技下
轴心文明的视野面临何种挑战?
在今天科技发展的年代,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我们面临着马斯克提到的“存在性的威胁”。
前些天联合国研究报告表明,人类只有12年时间来逆转全球变暖。
但全球变暖还是工业时代留给我们的遗病。
今天用《人类简史》作者赫拉利的话讲,随着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两头发展带来的威胁,是从内部瓦解人类。
轴心文明关注的基本问题,比如死亡、个体、自由意志、现实、道德、超越性等等,在人工智能和现代科技面前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撼动。
1.对待死亡的看法。
再过多少年,可能人类的定义都要变掉。库兹韦尔经常鼓吹2045奇点来临。他乐观的认为在2045年人类可以实现数字化的永生。
意识可以上传到电脑里,即使肉体死掉了,意识还可以活下去。但实际上严肃的科学家并没有人相信他的想法。
不过这并不排除,因为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的发展,可以改变我们对死亡的看法。
以前的分化,可能只是生活的质量分化,有钱人以此为身份标志来炫耀,但今天有钱可能真的可以续命。
这会对社会造成什么影响,现在没有真正的答案。
2.个体边界。
在生命科学和人工智能的时代,对个体的边界,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隐私。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如果讲得再玄一点,未来如果生命科学和人工智能再发展,我们的体验都是可以互相交换的。
《银翼杀手》这部电影里有句很恐怖的话:
你的记忆是真实的,但那个记忆不是你自己的。
在电影《全面回忆》中,你可以去购买别人的记忆和体验。
到那个时候,个体边界、意义又在什么地方?
3.自由意志。
今天很多研究表明,很多购物网站推荐的产品,可能比用户自己挑选的产品,更受用户的喜欢。
也就是说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比你自己更了解你自己需要什么。在这种情况下,自由意志的意义在什么地方?是不是已经被侵蚀了?
随着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发展,有这样一个Ben Libet的试验,在意识到要做某些行为之前的100毫秒,是可以检测到准备电位的。
就是说,我们以为是意识在指挥行动,实际上行动要比意识早100毫秒。这意味着自由意志可能只是一个幻像。
4.现实与真相。
今天不同人在谷歌上搜索同一个关键词,得到的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因为搜索引擎可以投其所好,给每个人个人化的结果。
这就是互联网所谓的回音壁现象,每个人看到的都是自己想看的结果,最后每个人都变成数字时代坐井观天的青蛙。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特朗普选举时,大家都在讲后真相时代。
本来信息爆炸,真相应该变得越来越容易知道,但今天的现实是现实变得越来越不容易知道。
还不讲再加上虚拟现实和其它可以改变现实的方法,
5.道德挑战。
伦理学会讲到“电车难题”。一辆电车开过来会压死正在施工的五个工人,但如果你板一下道岔,可能旁边的轨道上只有一个人。
你愿不愿意为了救五个人去牺牲那一个人?可能80%的人都觉得从功利上来讲应该做。
但是换一个说法,如果医院里有五个人奄奄一息,需要进行器官移植的病人。
这时候来了个健康的人体检,你会不会为了救五个病人,把这个健康人杀掉,把他的器官拿出来移植给那五个人?
逻辑上这两个例子完全是等价的,但大多数人在第二种情况下不会做这样的选择。
这个思想实验只是伦理学上的一个假想。但今天如果一辆自动驾驶的汽车,碰到这种路况,可能就是工程师要去实现的算法。
我们就真的要去判断,是不是愿意为了救五个人去牺牲一个人。如果牺牲的那个人是车主,你还会不会买那个车。
在约翰·罗尔斯的伦理学里程碑式著作《正义论》中有一个重要概念:
无知之幕。在设计公正的社会秩序时,要首先假设人们都是无知的。人们不知道自己未来到底是穷人还是富人,是白人还是黑人。
所以就像我们切蛋糕一样,那个负责切的人,一定要最后拿,这样才能把蛋糕切得最公正。同样这时设计出来的社会秩序,才会最公正。
但是在生命科学和人工智能的时代,无知之幕不存在了。比如,在保险精算领域,要算得恰到好处,但不能知道得太多。
可能可以知道这一群人比那一群人更容易得某一种病,所以多收他们一点钱。
但如果数据精确到能知道这个人99.99%的概率一定会某种病,就不会给他保险了,整个模型就失败了。
今天,在没有人教导的情况下,人工智能程序已经自己学会了歧视和偏见。这样的未来对伦理意味着什么?
6.超越性丧失。
基辛格在《世界秩序》里有一段非常重要的描述:“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先知的时代。”
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政治家某种意义上都是先知。
先知按照定义来讲不需要生活在自己的年代,他们需要一个缓冲区,需要有一种能看到未来的能力。
但今天我们生活在现世现报的时代,选民需要马上的响应,任何人不会有耐心。
所以在这个时代,任何人不会有超越性。
特朗普上台就是很好的例子。所有人都生活在现在时,没有人关心未来,也没有人去审视过去。所有的价值判断,都塌缩到此地此刻一个单点。
某种意义上现代性,都生活在尼采和弗洛伊德的阴影里。当尼采讲上帝已死时,他讲的不只是基督教,希伯来传统的上帝死了。
实际上他讲的是柏拉图的理性世界死掉了,他讲的实际上是超越性死掉了。
在我们这个世界之外,不存在另外一个价值世界,因为我们不相信存在一个彼岸和远方的世界。
同样,当弗洛伊德告诉我们,人类90%的意识都在潜意识之中。这使得人类有意义的自醒变得不可能。
因为我们一直赋予人类一种道德主体的地位。但在弗洛伊德的时代会发现,道德主体正在被慢慢地分解。
在现代性下,轴心时代最主要的两样东西,超越性和个体的觉醒已经不复存在。
五、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危险
人工智能的时代最重要的危险,是分不清什么是智能,什么是人工意识。
很多人以为智能就是意识,但实际上智能只是一种从外部判断的功能。
当机器满足图灵测试的时候,只要它的输入输出看着跟人没有区别,我们就认为机器拥有和人一样的智能。
但这只是第三人称外部的判断,而意识是一种内在的状态,一种主观的体验。
举几个例子:
1.中文屋测试。
屋子里一个人完全不懂中文的人,只要教会他一套处理符号的算法和规则,就可以通过中文的图灵测试,屋子外看上去这个人就是会说中文的,但其实是这个人完全不理解中文。
2. 蝙蝠的认知。
蝙蝠是瞎子,它整个的世界都是由声波组成的。
作为人类,虽然我们可以了解它声波物理学的工作原理,但我们永远体验不了一个声波组成的世界是怎么样的。
3 .聋哑儿童的世界。
对于聋哑儿童,你可以告诉他们声音的物理本质就是波,不同乐器产生不同的波形,但他们永远不会拥有听到音乐时的主观体验。
所以如果我们区分不出人工智能跟人工意识的区别,我们未来面临的世界可能就是僵尸组成的世界。我们分不清符号跟符号指涉的对象。
马格利特有一幅画,《这不是一只烟斗》。实际上它讲的是地图并不等于世界。这只是一张烟斗的画,而不是一个真正的烟斗。
而今天我们很多人最大的错误就是把符号和符号指涉的对象搞错了。
人类跟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七万年前经历了所谓的认知革命,然后产生了语言和符号。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语言和符号,真正让人类和动物区分开来,给了人类某种超越性的能力。但同时也导致人类进入某种陷阱,带来某种异化。
我们会经常搞不清楚,什么是语言,什么是语言指涉的对象。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但人类却成为了语言的奴隶。
今天所有的现代性,这些新科技,包括人工智能,作为符号思维的终极性代表。
它给人类带来的可能是浮士德的交换。浮士德出卖了自己的灵魂给魔鬼,换来力量。
今天我们的力量比任何历史上都要强大,但我们正在失去意义的世界。就像物理学家温伯格讲的:我们知道的越多,最后发现世界越没有意义。
所以因为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毫无疑问,我们被自觉不自觉地推向新的轴心时代。
就像两千年前人类的那场文化和历史革命,奠定了之后两千年的历史一样,今天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可能会影响未来千年的历史。
今天最大的挑战,就是在动荡的时代里,重新找回意义。
*文章为讲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主办方简介——
苇草智酷(全称:北京苇草智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是由 朱嘉明、胡泳、王俊秀、姜奇平、梁春晓、邵青、段永朝七位创始合伙人发起,成立于 2017 年 9 月 22 日。其前身是已运营四年的互联网思想者社区——网络智酷。
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苇草智酷凝聚了一批互联网领域的思想者、研究者和实践者,通过主题沙龙、专题研讨、公开课、讲座、学术出版、互联网思想研究等形式,在互联网、智能科技、产业互联网、新媒体转型等领域建立了品牌知名度,受到了各方赞誉。
苇草智酷秉承“让天下思想者连接起来”、“让思想流动起来”、“让思想直立行走”的主旨和愿景,在泛互联网思想领域中,立足全球视野,总结中国经验和智慧,提炼中国主张。
笔记侠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