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孙富春教授在2017第五届(北京)国际服务机器人核心技术及渠道应用大会上所作报告PPT
在会上孙教授提到,人工智能( AI )过去主要研究的是机器认知,AI 的现实目标之一,就是用计算机实现人类的智能所能完成的任务。在研究认知现象的过程中,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也被广泛使用。计算机模拟使用模仿的手段,来研究人类的智能是如何形成的。
认知时代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依赖于脑科学、生命科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发现。不同于人工智能发展的前两个阶段,主要借鉴其他科学的基础,基于认知科学的人工智能,是基于认知科学的发现独自建立的,这为人工智能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奠定了基础。
以下为报告PPT:
据悉,孙富春教授将以论坛报告专家的身份参加8月25日至26日于西安举办的认知计算与混合智能学术大会。本届大会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中国自动化学会和中国认知科学学会联合主办,是国内首个关注认知科学、神经科学与AI交叉融合的高端学术会议,届时认知建模与计算、混合智能、受神经科学启发的计算架构与器件、先进感知、智能机器人、无人智能驾驶等领域海内外知名专家共聚一堂,交流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
欢迎广大国内外学者及相关领域各界人士参会,期待您的到来!
报告摘要:机器学习与机器人学习都是对人类智能的模仿,前者强调对人脑学习能力的模拟,而后者更强调对人脑与人体的感知与行为共融的模拟。机器人学习需要解决主动性、适应性与可解释性等问题,而主动感知技术则是机器人学习技术的重要基石。本报告将围绕机器人操作任务,从主动感知的角度介绍传感器测量主动、感知模式主动和认知主动的新型主动感知构架与理论方法。在此基础上展示了模仿学习、协同学习等机器人学习技术在操作与抓取任务上的应用,并提出了一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专家简介:孙富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术委员会主任,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兼任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机器人总体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视听觉信息的认知计算”指导专家组成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认知系统与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认知计算与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刊物《IEEE Trans. on Fuzzy Systems》,《IEEE Tra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Mechatronics》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Automation, and Systems (IJCAS)》副主编或领域主编,国际刊物《Robotics and Autonumous Systems》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Systems》编委,国内刊物《中国科学:F辑》和《自动化学报》编委。
孙富春教授论坛日程安排:
来源: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中国认知计算与混合智能学术大会报名通道已开启,欢迎广大国内外学者及相关领域各界人士参会,期待您的到来。
往期文章推荐
🔗【CCHI 2018】大会召开倒计时7天!期待与您共襄8月认知计算与混合智能学术盛典!
🔗【重要通知】2018新一代人工智能高峰论坛将于8月23日在福建漳州举办
🔗【通知】关于举办科普中国•2018互联网科普产品征集活动的通知
🔗【CAC2018】中国自动化大会截稿时间变更至8月30日的通知
🔗【征文】首届ABB杯全国智能技术大赛征文中, 丰厚的奖励等你拿!
点击“阅读原文”打开大会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