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 IE 的挑战者,Firefox 浏览器引入了标签、弹窗拦截器、扩展和主题等功能,并将速度、可用性、以及最终的隐私和用户定位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在它发布后的五年内,迅速占领了全部网页浏览量的近三分之一。但尽管如此,在它与微软、谷歌等行业巨头的浏览器大战中仍然最终败北了。
 
   那么究其原因,Firefox 到底败在了何处?
 
   ![]()
 
   作者 | Bryce Bladon
 
   译者 | 苏本如,责编 | 郭芮
 
   出品 | CSDN(ID:CSDNnews)
 
   以下为译文:
 
    
    2004年11月9日,Mozilla发布了Firefox 1.0版。这个诞生于第一次浏览器大战的余波中的浏览器的推出,标志着第二次浏览器大战的开始。 
    
    
    作为一个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的勇敢挑战者,Firefox浏览器引入了标签、弹窗拦截器、扩展和主题等功能。这些功能并非Firefox发明,荣誉应当归于Opera。但是Firefox将速度、可用性,以及最终的隐私和用户定位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它迅速成为了人们的最爱。在它发布后的五年内,通过Firefox浏览网页占了全部网页浏览量的近三分之一。 
    
    
    多年来,尽管Mozilla在规模和资源上不占优势,但是它还是成功地在与微软和谷歌等行业巨头的浏览器大战中站稳了脚跟。尽管最终,Firefox宣布败北,但随着一个新的浏览器巨头的诞生,第三次浏览器大战可能不会太晚。 
    
    
    
    
    
    
    1995年,互联网开始流行。当时,网景(Netscape)公司的 Navigator是最受欢迎的网络浏览器,它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并赢得了所有人的赞赏。 
    
    
    然而,网景公司相对较小的规模和单一的收入来源(完全依赖Navigator浏览器)使其易受攻击。竞争推动了快速发展,很快,微软的Internet Explorer 3.0浏览器在功能就赶上了Netscape浏览器。 
    
    
    
     
      
       
       “网景公司的总收入,连微软公司的现成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都从未超过。” 
       
       
      
     
   
 
    
    微软视窗(Windows)系统在桌面操作系统市场占有超过90%的份额,它集成的Internet Explorer 4.0浏览器为视窗用户提供免费的网络浏览服务。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他们的第一个网络浏览器,没有什么动力让他们考虑其他浏览器选择。 
    
    
    
     
      
       
       
       ——Jim Barksdale,网景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第一次浏览器大战结束时,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在2002年达到了巅峰,占据了96%的网页浏览器市场份额。大战的结束也宣告了浏览器快速革新的终结。在2001年到2006年期间,微软自发布Internet Explorer 6.0版后,只发布过一个新版本。 
    
    
    
    
    从网景公司的灰烬中飞起一只凤凰(2002-2004) 
     
    
    
    
    1998年发生的下列大事件为第二次浏览器大战奠定了基础: 
    
    
    
     
      
       
       
       
       3、网景公司的成员创建了Mozilla,一个自由软件社区。 
       
       
       4、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创建了谷歌。 
       
      
     
   
 
    
    Mozilla社区成员开始打造网景Navigator浏览器的精神承继者。代号“凤凰”的Firefox浏览器于2002年打造完成。Firefox浏览器的beta版在速度、安全性和附加组件特性方面赢得了赞誉,这些特性决定了它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微软Internet Explorer 6浏览器的显著不同。 
    
    
    2004年11月9日,Mozilla Firefox正式发布。在九个月内,它的下载量就达到6,000万次。 
    
   ![]()
 
    
    
    
    Firefox点起了第二次浏览器大战的战火(2004-2017) 
     
    
    
    
    在宣布发布五年后,Firefox浏览器的使用就感觉达到了峰值,占据了超过32%的市场份额。Firefox 3.5在2009年的使用量超过了Internet Explorer 7,这是自网景Navigator以来,浏览器在使用量上首次超过Internet Explorer。 
    
    
    差不多在同一时期,谷歌发布了Chrome浏览器,赢得了批评界和消费者的一致好评。第二次浏览器大战真正打响了。 
    
    
    
     
      
       
       “这是多年来,资金和人力资源首次大量地投入到浏览器 – 这个访问网络内容的无处不在的软件中。这一趋势的功劳(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个福音)归于参战双方。首先是谷歌公司,它对Chrome浏览器的宏大计划让微软公司从竞争的麻木中苏醒过来,迫使这家软件巨头重新关注自己的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微软在上一次浏览器大战中获胜,让网景公司陷入了绝境后,几乎停止了增强IE浏览器功能的努力。现在它不得不重新运转起来。” 
       
       
       ——Rich Jaroslovsky,浏览器大战:续集 
       
      
     
   
 
    
    当谷歌进入第二次浏览器大战时,Mozilla公司的高管们并不认为Chrome浏览器是一种威胁。毕竟,Mozilla刚刚与谷歌签署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合同,他们怎么能与谷歌竞争呢? 
    
    
    
     
      
       
       “Chrome的目标不是与Firefox竞争。而是为了与Internet Explorer竞争。” 
       
       
       ——出自Tristan Nitot,Mozilla欧洲总裁,2008年 
       
      
     
   
 
    
    而Mozilla,作为一个专注于公共事业的非盈利组织,赞扬了Chrome进入大战带来的竞争和选择。似乎不管发生了什么都是网络的胜利。 
    
    
    
     
      
       
       “Mozilla和谷歌一直是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使命、不同的存在理由和不同的做事方式。我认为这两个组织在过去几年里都做了很多工作来改进和开放网络。” 
       
       
       ——前Mozilla首席执行官John Lilly(通过John的博客) 
       
      
     
   
 
    
    
    
    
    
    到2012年,谷歌Chrome浏览器成为全球使用量最高的浏览器。 
    
    
    到2017年,Opera、Firefox和Internet的使用量分别降至5%以下。谷歌Chrome浏览器在全球占据了超过60%的份额。2017年5月26日,前Mozilla首席技术官Andreas Gal表示,谷歌Chrome已经赢得了第二次浏览器大战的胜利。 
    
   ![]()
 
    
    随着谷歌开始采用类似于微软在第一次浏览器大战中的不公平做法,公众对Chrome浏览器的看法也从一个弱者变为“垄断间谍软件”。 
    
    
    谷歌内部提出的新WEB标准首先在Chrome浏览器中实现,这给竞争对手的浏览器带来了性能上的劣势和兼容性问题。一些开发者因此拒绝在Chrome以外的任何浏览器上测试他们的网站。 
    
    
    2018年7月,Mozilla项目经理Chris Peterson指责谷歌故意降低YouTube在Firefox上的性能。 
    
    
    2019年初,Mozilla Firefox集团前总经理兼副总裁Johnathan Nightingale在推特上指责谷歌一直在以Firefox浏览器为目标制造一些“不小心产生的错误”。 
    
    
    
     
      
       
       “谷歌Chrome广告开始出现在Firefox搜索词旁边。Gmail和谷歌Docs开始在Firefox浏览器上遇到‘选择性’的性能问题和错误。一些演示网站会‘错误地’将Firefox浏览器屏蔽为‘不兼容’。” 
       
       
       ——Johnathan Nightingale于2019年4月12日通过Twitter发布 
       
      
     
   
 
    
    Chrome的主导地位和反竞争行为最终导致了人们对它和Internet Explorer 6的谴责性的对比。 
    
    
    
     
      
       
       “Chrome现在拥有了Internet Explorer曾经拥有的那种统治地位,我们开始看到谷歌自己的应用程序与支持WEB标准的不同,这与微软十年半前的做法与出一辙。” 
       
       
       ——Tom Warren,来自The Verge(一家美国科技媒体网站) 
       
      
     
   
 
    
    
    
    
    
    在过去的15年里,Firefox重新挑起了浏览器大战,并为我们今天如何访问WEB制定了标准。 
    
    
    今天,尽管Chrome以大约70%的网络浏览器使用率占据了浏览器市场的主导地位,但Firefox浏览器仍然具有竞争力。它在最常用的桌面浏览器中排名第二,在最流行的网络浏览器中排名第三。在谷歌无法利用其优势的区域,比如古巴,Firefox浏览器拥有超过70%的使用率。 
    
    
    与网景公司不同,Mozilla公司成功地渡过了浏览器大战,而Firefox这个品牌今天依然火爆。Chrome的迅速崛起打乱了Firefox在浏览器市场的地位,但非营利组织的目光已经从微软转移到了谷歌,带着复仇的优雅。就在谷歌放弃其非官方的“不要作恶”口号的同时,Firefox也以“为了人,而不是利润”为口号,强调了其追求更大利益的使命。 
    
    
    
     
      
       
       “Mozilla的使命是保持网络的开放性和参与性。因此,在这个市场上,我们是一个公益性的非营利组织(Mozilla公司完全由Mozilla基金会所有),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我们将坚持这样做,我们将继续以开放、基于社区、协作的方式开发我们的产品和技术。” 
       
       
       ——John Lilly,Mozilla前首席执行官(通过John的博客),2008年。 
       
      
     
   
 
    
    Firefox在过去20年的发展历程显示了互联网业务和我们使用互联网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也展示了历史,如浏览器大战,是如何重演的。 
    
    
    原文:https://hackernoon.com/how-firefox-nearly-won-the-second-browser-war-pd113zim 
    
    
    
   ![]()
 
   热 文 推 荐 
 
    
   ☞乔布斯的简历 120 万被拍卖,HR 看了想打人
 
    
   ☞AutoML未来可期,工程师的明天何去何从?
 
   ☞区块链+“中国制造”:一文看懂区块链如何提升供应链金融活力与效能!
 
   ![]() 点击阅读原文,参加中国开发者现状调查!
点击阅读原文,参加中国开发者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