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别熬夜了,伤DNA

2021 年 11 月 25 日 量子位
明敏 博雯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你可能听说过,DNA损伤得不到修复,就很有可能引发基因突变甚至癌变

但当看完这句话的时候,你体内的DNA已经至少损失上万次了。

没错,DNA损伤其实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而且在清醒状态下,这种损伤还会越积越多。

不过先别慌,因为这也不是不能解决的事——

只要睡一觉就可以了。

Cell子刊《Molecular Cell》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包括人在内的多种生物平时积累的DNA损伤,会在睡眠状态下被加速修复。

换句话说,当我们睡着以后,身体里的细胞会赶紧出工,把白天“饱经风霜”的DNA修修补补,让它回归到正常状态。

甚至我们为什么会犯困,也和这个有关系。

当DNA损伤到达上限后,大脑会赶紧发出信号喊我们来睡觉。

所以,想睡觉这事儿,还真不是我们自愿的。

这不网友就说:

终于找到不加班的理由了,不然我断开的DNA无法修复。

大脑喊你睡觉了

其实DNA发生损伤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生命现象。

当白天大家需要工作、学习、活动时,紫外线、X射线等因素都会对DNA造成影响。

甚至大脑有时为了加速学习,还会主动让神经元中的DNA自断双链,让所需的基因快速表达。

但是这些小损伤背后可能带来的确实大隐患,基因突变、癌变都可能是由它所引起的。

因此,修复这些损伤就变成了至关重要的事情。

尤其是大脑中的神经元细胞,这种细胞在人类成年后就几乎不再更新了,所以出现损伤后,就只能依靠细胞自身能力来小修小补。

但这种自修自补的方法,比普通细胞用分裂的方式修复要

所以,神经元在修复DNA时,往往很难“雨露均沾”。

今年4月份《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就表明,神经细胞的修复能力有限,它们往往只能先集中力量优先修复重要的区域。

标亮处为集中修复位点

具体什么时候来修复这些损伤呢?

睡觉的时候。

此前,科学家们已经证明,人类睡眠不足会导致血细胞中的DNA损伤增加,同时还会降低修复基因的表达。

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人自己并不知道不睡觉这事儿的严重性。

不然那么多熬夜修仙党是怎么来的(doge)?

所以,为了让我们如此关键的DNA能够及时被修复,大脑想了个办法:

喊你睡觉

没错,即便没有妈妈催你睡觉,某种程度上你自己也会催自己。

而发挥作用的关键,就是大脑中的PARP1蛋白

当神经元中的DNA发生损伤时,PARP1蛋白是损伤修复系统中反应最快的蛋白之一,它能生物清醒时就到达损伤的位置进行标记,同时还会让大脑发出催促生物睡觉的指示。

而当生物进入睡眠后,染色体的活动会相应加快。

PARP1蛋白会在损伤位置召集一组可以修复DNA的蛋白Rad52和Ku80,让它们赶紧修复好损伤。

睡眠增加修复蛋白活性

那么科学家是如何证明出来这一论点的呢?

他们在斑马鱼身上做了实验,因为这种动物和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存在一定相似性。

通过控制睡眠时长等方式,研究人员先诱导了斑马鱼体内的DNA损伤,然后监测指标变化。

下图中,亮点表示发生断裂的DNA,ZT4为斑马鱼刚刚睡醒时DNA的断裂情况,ZT14则是在清醒一天后的情况。

可以看出二者的对比非常明显,清醒一天后的损伤量大增。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检测了修复蛋白Rad52和Ku80的变化。

他们对斑马鱼体内的Ku80-EGFP病灶的数量进行了成像和量化:

幼体在白天(ZT4)和夜间(ZT18)神经元中的代表图像

可以看到,在白天,Ku80-EGFP病灶数量少,而在夜间,病灶数量增加。

睡眠不足的幼体体内的Ku80-EGFP病灶数量较之对照组较低,而在第二天增加睡眠后,达到了对照组幼体的正常夜间水平。

Rad52蛋白也和Ku80蛋白一样,DsRed-Rad52病灶的数量在白天很低,在夜间增加了约2倍:

SD指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

最后,研究人员还进一步论证了睡眠所引起的染色体活动,是否真的会影响DNA损伤修复。

团队设置了对照实验来观察修复蛋白Rad52的含量。

实验组不做处理,对照组则添加一种蛋白来抑制染色体的活动。

两组斑马鱼都经历DNA损伤再修复过程。

上图为实验组,下图为对照组,粉色标亮处为Rad52蛋白

从图中可以看到,当染色体活动被抑制时,修复蛋白Rad52的含量明显降低。

而对照组在去除掉抑制条件后,修复蛋白含量立即增加1.4倍,到处理后2小时达到2倍的增长。

因此可以说,对染色体动态的抑制阻碍了Rad52蛋白修复系统的有效功能。

而之前也有研究表明,睡眠期间染色体活跃程度和DNA受损部位的可及性都有所增加。

因此,睡眠带来的染色体动态的增加能够使得修复活动更加有效。

研究团队在最后表示:

这些发现在细胞层面详细描述了睡眠机制,这种机制可以解释睡眠障碍、衰老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的联系,如帕金森氏症和阿尔茨海默氏症。

团队介绍

这次的实验基本都在斑马鱼和小鼠身上进行,论文也在最后表示,实验得到的睡眠机制未来也将能扩展到成年哺乳动物和人类身上。

今后我们还将在其他类型的细胞和脑区中进行实验,以进一步从分子层面解析睡眠这一机制。

论文的通讯作者Lior Appelbaum教授这样表示。

他是巴伊兰大学的教授,同样也是巴伊兰大学生命科学与多学科脑研究实验室的负责人。

这一实验室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大脑的遗传学问题和细胞功能,方向是神经发育和神经内分泌学,尤其关注睡眠方面的问题。

一作David Zada为巴伊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博士后,同样也是这一实验室的成员。

论文: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097276521009333?via%3Dihub

参考链接:
[1]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1/11/211118203657.htm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量子位】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直播免费报名!

与AI大咖一起预见智能科技新未来

量子位「MEET2022智能未来大会」将于11.30日全程直播,李开复博士、张亚勤教授、IBM大中华区CTO谢东百度集团副总裁吴甜京东集团副总裁何晓冬商汤科技联创杨帆小冰公司CEO李笛 等嘉宾邀你参会、一起预见智能科技新未来!

扫码可预约直播or加入大会交流群↓↓ 入群还可抽取惊喜礼品&现金红包哦~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量子位 QbitAI · 头条号签约作者

վ'ᴗ' ի 追踪AI技术和产品新动态

一键三连「分享」「点赞」和「在看」

科技前沿进展日日相见 ~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ICLR2022】图神经网络复杂时间序列建模
专知会员服务
89+阅读 · 2022年4月15日
MIT设计深度学习框架登Nature封面,预测非编码区DNA突变
专知会员服务
14+阅读 · 2022年3月18日
【Uber AI新论文】持续元学习,Learning to Continually Learn
专知会员服务
36+阅读 · 2020年2月27日
【论文】结构GANs,Structured GANs,
专知会员服务
14+阅读 · 2020年1月16日
【斯坦福大学Chelsea Finn-NeurIPS 2019】贝叶斯元学习
专知会员服务
37+阅读 · 2019年12月17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Arxiv
0+阅读 · 2022年4月15日
Adversarial Transfer Learning
Arxiv
12+阅读 · 2018年12月6日
VIP会员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