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来自北京大学的彭宇新教授做“细粒度视觉分类与检索”的报告,以鸟类的细分类切入口,详细阐述了视觉细粒度分类的挑战、科学问题与研究脉络。香港城市大学的邝得互教授做“Perceptual based Rate Control and Dynamic Adaptive Streaming Video Coding Technology”的报告,阐述了以视觉感知为指引的视频编码与码率分配研究进展。来自台湾清华大学的林嘉文教授做“Making the Invisible Visible: Toward High-Quality THz Tomographic Imaging”的报告,针对太赫兹成像质量提升的前沿难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思路。来自东京大学的郑银强教授做“Video Enhancement and Understanding in Low-Light Condition”的报告,分别从成像系统和处理算法的角度向与会专家、同学汇报了低光照视频增强的最新研究进展。来自中山大学的赖建煌教授做“从行人重识别方法到小股人群重识别若干进展”的报告,系统性地总结了单人重识别、多人重识别、到社会关系发现的研究脉络。华南理工大学的金连文教授做“面向文档智能的视觉信息抽取”报告,从多种技术角度讨论了复杂条件下的文字发现、识别工作,并展望了多种条件下的数字化、信息化应用方案。来自中山大学的郑伟诗教授做“智能行为信息处理与评估方法”报告,中山大学倪江群教授做“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图像篡改检测与定位”报告,厦门大学屈小波教授做“快速磁共振波普成像与智能云计算”报告,华中科技大学王兴刚副教授做“高性能视频多目标检测、分割与跟踪”报告,中国科技大学刘斌副教授做“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报告,武汉大学王正教授做“面向社会安全的行人检索与行为预测”报告。每个报告精彩纷呈,从问题的起源、挑战、科学问题、研究思路、应用范围等多种角度向与会听众详细展开了技术蓝图,引发了大家的深度思考,现场讨论气氛热烈,不同的思维在不同的角度形成碰撞,形成了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