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分!!!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就在追《舌尖3》的这些天,邦哥目睹了豆瓣评分史的一大奇迹:从未见过哪支纪录片如同乐视股票一样,开盘就低走,每天都是跌停板…
这么说吧,纪录片能拍成4.0分,可以与2.0分的剧情电影《逐梦演艺圈》一较高下了。
全片唯一的亮点估计就是第一集中号称“一千度高温冶炼,三万六千次锻打”的章丘铁锅了。对,我说的是营销亮点。
《舌尖3》开播后几十分钟内,章丘铁锅就成功上了微博热搜,其铁锅品牌“同盛永”的淘宝店,近3000口存货被“抢光”,并收到数十万口订单。王立芳老人及其兄弟王立源创立的“臻三环”品牌天猫旗舰店,也都卖断了货。
颇感欣喜的是,正当大家都以为这下章丘铁锅要趁势大赚一笔的时候,2月22及23日,“同盛永”旗舰店、淘宝店及“臻三环”旗舰店清空店内所有宝贝,并向买家发出一纸“劝退”声明:
好一句“洛阳纸贵、章丘无锅”,在优势如此明显的卖方市场下,章丘铁匠们却展现的是匠人应有的尊严和操守。
遗憾的是,对于这种“匠人精神”,《舌尖3》的导演团队没能参透其一二。
由于审查不严谨,《舌尖3》第二集《香》中的某位人物被爆了一个惊天猛料。
事情是这样的:这是一个关于四川省乐山市牛华镇麻辣烫店的小夫妻之间的故事,还美其名曰“爱情麻辣烫”。
这家店的创始人叫张永贵,是当年在牛华镇开麻辣烫店的第一人(不知真假),和老婆周庆飞忙碌多年,年纪大了,就想把店交给女儿张爱佳和女婿代克勤打理。
关键人物闪亮登场,这个女婿代克勤啊,祖上四代行医,大学毕业后也顺理成章地在广州成为了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但为了和妻子张爱佳在一起,他弃医追随爱情,返回家乡,去卖麻辣烫。
“但是如果说真的是相爱了,总有一方要失去一些东西。”
“你喜欢一个女孩,那有些东西你肯定愿意去做。”
“我只想到现在人生就是这种,有子女,父母健在,有老婆疼,就够了”
哎呀妈,小情话说起来一套一套的,看到这,这么温暖而美好的爱情故事已经把邦哥感动得涕泪四流了。
然而,节目播出不久,牛华镇本地网友的一纸爆料把邦哥拉回到了残酷现实中:原来,这个所谓”为了爱情放下手术刀“的代克勤,其实,曾是一名强奸犯,让他放下手术刀的,是那3年半的刑期。而犯过事坐过牢,自然失去了行医资格。
这剧情真跟过山车一样...
为了怕小道消息以讹传讹,邦哥还翻阅了资料加以求证,结果,被拿到一手采访信源的《成都商报》证实了:
好吧,岳父把强奸入狱说成“年轻时吃的亏”我就不计较了,毕竟浪子回头金不换嘛,既是人家家事,也受到了法律的裁决,每个人确实有改过自新的机会,邦哥自然不便多说。
但让人失望,甚至恶心的是《舌尖3》的节目组:为了拍成期待的效果,生硬地煽情,罔顾事实,蒙蔽大众,强行洗白,消费观众情感,别说“匠人精神”了,连起码的职业道德也丧失殆尽。
让观众郁愤的理由绝不仅仅是这一个。下面进入《舌尖3》的“吐槽大会”时间。
一宗罪:常识性错误不胜枚举
《舌尖3》节目组自称进行了大量前期调研和学术研讨,但在片子中却出现大量的知识性错误让人不堪忍受。
争议最大的当属第二集对于西安回坊的介绍,说回坊形成自唐朝,至今仍旧保持着当年的格局。但实际上回民街在这之前一直叫做北院门,为清代官署区。直到1990年之后,由于回民常居于此并开始从事食物餐饮,所以才有了回民街…
第三季《宴》中,导演拍了一个文人宴,为应“莼鲈之思”的典故,苏州名人叶放乘船于太湖寻找花鲈。结果节目组不分青红皂白地将美国引进的大口黑鲈,被当成了花鲈。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镜头对着钵钵鸡,配词却说着麻辣烫,引来无数巴蜀粉丝嘲讽。邦哥也真的怀疑《舌尖3》到底能不能分清串串、火锅、麻辣烫、麻辣香锅、冒菜、钵钵鸡...
做个饺子,说必须得顺时针搅馅,逆时针会破坏蛋白质:
《舌尖3》第四集导演组不遗余力地鼓吹养生,更是惹怒了中医学派:
不止美食,就连简单的地理位置,节目组也能滑天下之大稽。
广东揭阳惠来县的神泉港,愣是被导演组划给了汕头,惹得揭阳市民在网上骂声不绝。
春分开始白昼变长???欺负观众没有地理常识?
二宗罪:“舌尖上的感动中国”
由于上一季加入了很多故事与情感被一些观众所诟病,《舌尖3》导演组在发布会上口口声声说:
“这一季我们不刻意煽情,我们要回归食物本身。”
事实证明,他们撒起慌来都不带打草稿的。
结个婚,新郎新娘向厨师敬酒:
敬完酒两位还深深鞠上一躬,这位师傅瞬间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陕西名厨为了秀一波独门绝技“花打四门”制作了一道“金边白菜”,文案辅之:“散发着时光的幽香”。时光的幽香我道行太浅领悟不到,反正看这菜色我只知道自己没食欲...
最水的文案来了!
四川师傅面无表情地嚼了一口泡海椒,然后说出“爱,是最好的调味。”网友纷纷吐槽:这句心灵鸡汤的台词一出,就注定了《舌尖3》烂出新高度的命运。
其实,同样的感人故事在“舌尖1”中其实也有,但讲述方式完全不同。不生硬不造作,过渡得极其自然。
比如“虾酱奶奶”:一个老奶奶在偏僻的小作坊生产很受欢迎的虾酱,对着墙上的一张照片,老奶奶忽然哭了。原来照片里的人是老奶奶已逝的老伴,他俩在一起做了一辈子的虾酱。短短几句画外音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心。
三宗罪:一定要把观众搞晕
除了表现形式,《舌尖3》的剪辑与结构也是乱得一塌糊涂。蒙太奇、多线叙事,每一集都天南海北乱讲一通,逻辑混乱,各式各样的奇怪故事中参杂着一闪而过让人根本记不住的食物。
比如第四集讲“养”,说着说着突然来了段蓑衣黄瓜:
就算你能把黄瓜切成《清明上河图》,这跟养生又有什么关系,你也没说拿黄瓜敷面膜啊...
豆瓣用户夏奈的评论一阵见血:
《舌尖3》最大的问题在于想要在一集中塞太多东西,以至于什么都讲得浅,有点流水账;中国厨师菜刀这一部分第一季就有,第二季变成大刀小刀,现在又变回一把菜刀,来回炒冷饭就是没好好拍点人文气息的东西。
图片来源:电视猫视频
《舌尖3》的节目组还特别喜欢故弄玄虚。经常铺垫了一大堆,到最后不了了之。
第三集《宴》中,一个89岁,家住安徽芜湖的老武术家为准备寿宴,带着两个徒弟踏遍全城寻找失传的古典风味:绿豆水子。
全副胃口都被吊起来了的观众以为要复活失传多年的菜肴了,结果直接跑到个酒楼说找大厨一问。大厨说没人会,我们换个水八仙吧……之前的铺垫说没就没啦?
666...
邦哥作为正宗芜湖人,在这还要多说一句:我们那边的“水子”,其实就是小元宵,“绿豆水子”就是绿豆粉磨成的小元宵,这个东西好像并没有失传。。。导演组放着芜湖大街小巷最出名的甜品“赤豆酒酿”不拍,去不知所云地找“绿豆水子”,真的忧伤。
四宗罪:造假丑闻满天飞
不说话,直接上图:
还有这份“船歌鱼水饺”,看起来五彩缤纷,玲珑可口:
然而:
接下来这个gif就更劲爆了,造假倒是没造假,只是抠个眼屎继续和面。。。看个《舌尖3》你不让我流口水就算了,可你别让我吐啊!
被诟病的点实在太多太多...邦哥已经无力吐槽。
然而,面对断崖式的口碑,《舌尖3》的节目组依然面不改色、自信地回应质疑:
就算冒险,也要对美食文化的创新表达进行探索。
额,他们是不是对创新有什么误会...
《舌尖3》总导演刘鸿彦在发布会上信誓旦旦地说:“我们拥有中国最好的纪录片原创团队集群,中国最大的市场委托制作集群以及遍布全球的顶级国际合作网络集群。”
但不好意思,你们真的不懂吃。
人民怀念陈晓卿
而《舌尖上的中国》前两季导演陈晓卿可是资深吃货,对吃研究得非常透彻。因对各种食物不加挑剔的热爱,且热衷搜寻平民美食,朋友戏称为“扫街嘴”,十几年前开始在报刊写作美食文章。国内著名美食家这样评价陈晓卿:
吃喝有道,写字有气。各人笔下有各人的气,这个不服不行。论写吃,有人霸气侧漏,有人镬气狂喷,有人傻气直冒,有人酸气逼人,陈晓卿的气,是地气—这和“接地气”还不完全是一回事,也还真不是逢大排档必赞,见高级货必骂的那种,那是怄气。陈晓卿的地气,不是从地里冒出来然后被他一弯腰接住,而是酝酿于丹田,厚积于舌根,薄发于舌尖,逆向地深入泥土,深入地表,深入人心。
这正是:
为什么他的嘴里常含口水,
因为他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陈晓卿在拍前两季时,就请了“香港美食界食神”蔡澜与“饕界馋宗大师”沈宏非作为美食顾问,让整个纪录片保持极高的专业度和行业水准。
蔡澜与陈晓卿
从央视出走后的陈晓卿也看了《舌尖3》,在节目大结局的当天,他还发了一条朋友圈给自己的老朋友打打气。
然而,越是这样,人民就越是怀念陈晓卿。
就越是怀念第一季的开头,新雨过后的香格里拉,被雪山环抱的森林,李立宏清新不造作的温柔口白下,阿鲲的配乐适时地响起,一转头,便看到了藏族女孩单珍卓玛真挚又单纯的面孔。
作者:夏X,戏剧与诗歌是我思索生活的方式,听说他自己有一个公众号,叫做“思和诗”(ID:si---shi),关注了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6号线地铁上会听逼哥、李宗盛与曾轶可,爱星爷与娄烨;相信人是可以靠二氧化碳生活的,只要他有爱。
关注消费升级与文体内容领域,寻求报道请加微信:shuttle93。(务必注明来意)
- END -
MORE | 更多精彩文章
合作请加微信:bangcbd
推荐邦哥的好朋友“毒舌科技”, ID:dushek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