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的王权之路

2019 年 4 月 29 日 君临

文   |   君临团队

有一家企业,成就了乔布斯,成就了苹果,对深圳乃至为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都贡献良多。

30年间,为数百万人提供工作岗位。

然而,却没有情怀可言。

这家企业的老板,底层出身,成长为世界级企业家,以雷厉风行的军事化管理享誉商界。

而今年近古稀,还精力旺盛,渴望着复制特朗普的政坛奇迹。

这家企业叫富士康,这个人叫郭台铭。

2019年4月17日,郭台铭正式宣布参加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消息传来,工业富联(601138)应声涨停。

富士康和郭台铭,这两个中国工业无法绕开的名词,以及其在A股的关联上市公司工业富联,大家真的了解吗?

 1 

郭台铭生于台湾板桥,祖籍山西晋城,唐朝名将郭子仪后人。

他的一生,是一个教科书般的屌丝逆袭故事。

小时候一家6口住在一座庙里,唯一的收入来源是父亲做警察的微薄俸禄。

作为大陆移民,又生活在底层,郭台铭经常被土著小孩欺负,但就算一打五,也不会退缩。

他的父亲行伍出身,还当了警察,从小对郭台铭兄妹4人进行军事化教育。

这种幼年的经历,对郭台铭的影响巨大。

刚毅、果敢、不服输、说一不二等等标签从那时候起就被贴在了他身上。

少年时代,半工半读的状态下,郭台铭从海事专科学校毕业,毕业后也成了一名军人。退伍后,他在台湾一家很大的航运公司工作。

当时航运被认为很有前途,但郭台铭更想做实业。

1974年,靠着母亲借来的10万新台币,郭台铭和朋友合伙成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做塑料产品。

跟很多首次创业的人一样,钱很快亏完了,合伙人也退出了,留下的是负债累累的小公司。

心灰意冷之际,郭台铭注意到黑白电视机开始流行,于是他厚着脸皮向岳父借了70万新台币,把公司名字改成鸿海工业有限公司,开始生产黑白电视机旋钮。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郭台铭和前妻林淑如的一段奇缘。

郭台铭是黑手出身,也就是底层打工的人。而林淑如天生丽质、通达贤惠,生于香港巨富家庭,父亲是著名的港商林百欣。

郭台铭在打工期间与林淑如相识相爱,最终不顾双方父母反对结了婚。

娶到林淑如,是郭台铭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也是成功的开始。

遗憾的是,在郭台铭功成名就的时候,林淑如因病去世。后来即便是有了新的妻子,他依然经常在外提及与前妻的故事,而且明确告知现任妻子,林淑如永远排在第一位。

这是一个凄美的铁汉柔情的故事。

言归正传,通过努力,1977年,鸿海扭亏为盈,郭台铭第一次品尝到成功的滋味。

但他不甘心只做一个普通的加工厂,随即买设备建立模具厂,并陆续建立电镀部门与冲压厂。

这些投资让他陷入了更大的深渊。

模具厂是消耗单位,加上当时的公司规模小、名气小,无法获得大的订单,获得了大订单也生产不了,投入和产出完全不成正比,公司内部管理和人才招聘也跟不上,鸿海寸步难行。

孩子也在那时候出生,处处都要钱。

郭台铭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却没有办法给公司创收、让妻儿吃饱饭。

四处借钱、求人、招人,所有创业者可能遇到的艰辛,他都经历了。

他甚至做了一件极为疯狂的事情——把公司搬到偏避的土城监狱旁边。

那所监狱关经济犯,郭台铭随时做好还不上钱蹲号子的准备。如果自己真的进去了,手下人可以就近汇报工作,客户也可以就近谈合作。

靠着这种疯狂,鸿海转危为安;靠着在绝境中积累的模具技术,郭台铭更是有了叫板巨头的实力。

当时他做的是电脑连接器,凭借量大价优在台湾地区打响了名气,抢了很多大厂的订单。

郭台铭成了价格屠夫。

1982年,已经带领公司步入小康的郭台铭投资1600万新台币进入计算机线缆装配领域,他要下重注赌计算机。

那就要到计算机的发源地-美帝去寻找机会,那里有IBM、英特尔、康柏等巨头。

1985年,郭台铭在美国成立了鸿海分公司,也正是那一年,创立了“FOXCONN”品牌,即富士康

美国的潜在大客户很多,但想要获得订单谈何容易。

郭台铭跑遍大半个美国谈客户,常常饥寒交迫、苦苦等待、拼命争取,又是一个新的创业故事。

为了拿下当时的计算机巨头康柏,他在康柏总部旁边建立一座工厂,只要康柏公司提供设计,当天就赶制出模型;

为了拿下索尼,他在约定时间的一半就完成了订单。

而且鸿海坚持只做代工,不和客户抢生意。

就这样,鸿海在美国得以立足。

唯快不破、专于代工,是鸿海能从台湾小厂变成跨国企业的秘诀。后来另一家台湾企业,把这种精髓发扬光大,就是台积电

 2 

台湾让郭台铭有了根基,美国让郭台铭变得强大,而真正让郭台铭走向辉煌的是祖国大陆。

1987年9月,蒋经国开放了大陆探亲。

带着父母对于家乡的思念,他第一次到了祖国大陆,回到了山西晋城老家。

郭台铭是第二代台湾人,却有着强烈的故土情怀,他自称是山西人,钟爱山西汾酒(600809),无比信奉出自山西的关公,关公和妈祖是他的两大精神寄托。

他还把自己当做晋商的传人,务实、低调、肯吃苦、精明又绝不失厚道。

既然是务实的晋商传人,到大陆就不可能只是去老家旅游,他还有一个目的,找机会建厂。

当时低端产业正在从发达国家和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很多台商去东南亚建厂,但郭台铭更倾向于大陆。

语言相通、劳动人口众多、人力成本只有台湾的五分之一,中国又在改革开放,综合条件是东南亚不能比的。

他到了上海,但那时候的上海对外招商引资的条件还不好,然后他到了深圳。

彼时设立深圳特区只有7年,深圳依旧是一片荒芜,土地便宜,而且有着更适合外商的政策环境,地理位置也非常好。

缘分就这么来了。

1988年10月,郭台铭在大陆建的第一座工厂深圳海洋精密电脑接插件厂在深圳西乡崩山脚下成立了。

当时海洋厂用的是租来的厂房,地处穷乡僻壤,很多员工满怀期待而来,满含热泪而走。

每个人都问自己:这么烂的地方,比农村还农村,为什么要来?

但是郭台铭却依然对着100多农民工振臂高呼,要做到全球第一。

多说一句,这100多个最早的工人中,有一位叫王来春的打工妹,后来她自己创业,在富士康的帮助下实现了上市,这家公司叫立讯精密(002475)

海洋厂,以及整个鸿海集团,都如郭台铭所说,飞速发展。

1991年,鸿海集团在台湾上市(TWS:2317)。

1992年,深圳黄田厂成立,同年,核心技术处成立。

这个核心技术处是富士康鸿准公司的前身,在集团内部被称作鸿超准产品事业群(SHZBG)。

鸿超准事业部其实就是精密模具事业部,整个体系目前达到了恐怖的6万多人,全球之最。

从当初下血本孤注一掷到后来以“核心”命名,再到发展成6万人的庞大模具集团,能看出郭台铭对于模具技术的重视。

模具技术早已是富士康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理工毕业的人都知道,任何一个产品从设计图纸到量产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不是每个呈现的在图纸上的东西都能造出来,更不要说量产。

但如果拥有强大的模具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就能生产出一些超前设计或者别的厂家认为不可能的东西。

富士康虽说是以代工见长,但是经常会和客户共同参与设计,提供可行的方案,这样可以让产品不至于太想当然,也不至于太没个性,同时兼顾经济效益。

接着说富士康的发展。

1992年郭台铭之所以在大陆追加投资,除了自身发展需要,很大的原因还在于小平同志当年春天的南巡讲话,这让他确信深圳会成为中国的硅谷,也更加坚信依托深圳,自己可以成为全球第一。

1993年,已经是“著名台商”的郭台铭站在深圳龙华地区的一块高地上,对着旁边的官员说“看得见的这片地我都要了”,那一片地曾是乱坟岗。

何等的霸气!

除了在深圳深耕,郭台铭还跟其他台商一样,在长三角的昆山开设分厂。

那时候,世界上大部分的电脑公司都已经是他的客户,现有的厂房已经不足以承担他成为世界第一的梦想。

于是,1996年1月,富士康龙华科技园正式开建。

1998年,郭台铭整合了深圳地区的一系列工厂,搬入了龙华科技园。

这又是一次转折。

龙华科技园成为郭台铭的一艘航母,也正是那个时候起,富士康这三个字开始名扬天下。

很多人都说富士康是鸿海集团的子公司,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实际上,富士康科技集团是鸿海集团的另一种叫法。

最开始富士康的英文名“FOXCONN”只是鸿海面向美国市场的一个代工品牌,鸿海的英文名是HON HAI。

后来在国内开厂后,FOXCONN被音译为富士康。

随着富士康的名气越来越响,鸿海集团,也就成了富士康科技集团,在鸿海集团的官方文件中,鸿海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HON HAI=FOXCONN,而且一度以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名义向外发布报告。

资料来源:鸿海集团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书

富士康(FOXCONN)能够从一个附属品牌,变成一个庞大集团的同义词,这足以说明他发展的有多猛。

而富士康的发展离不开龙华科技园。

这个园区几经扩建,后来成为一个占地面积2.3平方公里的超级巨无霸,占整个深圳面积的1.15‰ 。

龙华科技园是工厂+城市的综合体,应有尽有,高效运转。

巅峰时期有超过30万人在这园区吃喝拉撒睡,当然还有工作。

这个工厂成为一个标杆,论伙食、论工作环境、论收入水平,龙华富士康在所有中国的加工型企业中都是排名前列。

庞大的综合性工厂是保证产能的关键,但单纯的大还不行,还要快。

郭台铭崇拜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每人三匹马,一匹马累了就换另一匹,以最快的速度星夜兼程,打得敌人措手不及。

“快”也是郭台铭内心最推崇的一个字。

他常说,“速度快的人赚钱,速度慢的人卖库存”。

台湾地区的制造业曾以快著称,853速度(85%的产品3天出货)是台湾制造业的骄傲。

而因为富士康的存在,他们不得不拼命实行985速度(98%的产品5天出货),但是这个速度在富士康的982(98%的产品2天出货)面前还是嫩了。

这得益于富士康的库存管理体系,很多时候物料进库的同时就被领走了,甚至物料还没有进库生产单位就来要货了,导致库存为负。

郭台铭要求所有的库存超过规定时间就直接在财报上反应为折旧减半,所有人的奖金与之挂钩。

相比于很多上市公司为了粉饰业绩而不计提或者少计提存货减值,郭台铭真的是“良心”。

他的目标是要货有货,不要货就零库存。

2001年,他还把龙华科技园变成了中国第一座保税工厂,并开发了配套系统,园区内设有海关,货车出了富士康的朝阳门就算是通关。

备案时间从15—40天缩短到1天,报关时间从几天缩短到5分钟,通关时间从几分钟缩短到几秒钟。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深圳特区的口号,在富士康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富士康还实行近乎严酷的高压军事化管理,强调执行力。

郭台铭是富士康的沙皇,所以外媒也把龙华科技园叫做“郭台铭的紫禁城”。

现在著名耳机1MORE(万魔)品牌的创始人谢冠宏曾是郭台铭的得力干将。

2012年10月,谢冠宏在请假后乘飞机外出,郭台铭打电话让他回去,因为飞机关上舱门无法赶回而被郭台铭开除。

在富士康,任何人任何时候,没有执行上级的命令,都不会好过。

执行力因此被排在重要位置。

庞大的规模+超高的运转能力+超强的执行力,让富士康一步步成为全球科技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在富士康搬到龙华科技园的1998年,一家后来在中国更出名的公司,在龙华科技园一路之隔的地方建设了自己的总部基地。

这家公司叫做华为

当时有种说法,是富士康吸引了华为。

现在在行政划分上,富士康位于深圳龙华区,而华为位于深圳龙岗区,但其实两个巨无霸已经做了多年的邻居。

华为的精英和富士康的厂弟厂妹,一同为附近的城中村贡献着GDP。

还是在1998年,蒂姆库克成为苹果公司的运营主管,他的首要任务是把苹果的制造和销售网络捋顺。

当时,苹果产品都是自产,成本高、品控差,库克想到了代工。郭台铭与库克在那时相识。

千禧年,富士康正式成为了苹果的代工厂,生产iMac。

和富士康合作,也许是库克为苹果做的最大贡献之一,与苹果的合作也成为富士康最大的机遇。

后来富士康又为苹果代工了ipod,合作日渐紧密。

在2007年,苹果推出第一代苹果手机之前,富士康还参与了设计,既要满足乔布斯极端的设计要求,又要符合量产要求,没有富士康的协助,苹果难以做到。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苹果靠着苹果手机成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而70%的苹果手机都是由富士康代工,富士康也靠着苹果这个最大的客户稳坐全球3C“代工之王”的宝座。

根据德国数据公司Statista2017年的报告,苹果订单占富士康总订单量的54%。

两家公司在过去10年携手走在高速公路上。

 3 

富士康不仅仅是一家大型代工厂这么简单,他搞了一套自己的代工模式-eCMMS(电子化、零组件、模块机光电垂直整合服务商业模式)。

简单说,就是把模具、治具、机构件、零元件、整机至设计、生产、组装、维修、物流等服务全包,给客户“帝王级”的服务。

这种模式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除了3C代工,富士康还有一大业务,面板。

君临在介绍京东方(000725)的时候写到过,京东方最早的生产线是从韩国现代购买来的。

鲜为人知的是,在京东方购买现代面板线之前,富士康插足过,而且已经敲定了交易,最后郭台铭觉得太贵而放弃。

当时,郭台铭还想先收购京东方,再由京东方收购现代面板,但被一心独立发展的京东方拒绝了。

差一点点,富士康就把中国面板的发展史改写。

虽然那时候收购现代面板没有成功,但随后在2003年1月,富士康成立了群创光电,接着又和深圳市政府成立了深超光电。

2009年,群创光电与金融危机之下经营困难的台湾面板大厂奇美光电合并,紧接着又与统宝光电合并,三家企业组成的面板集团一度成为世界第三大面板企业。

更为著名的,是2016年富士康收购了夏普,至此富士康在面板领域已经是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

看看富士康取得的成就:

从2002年起,连续17年成为中国出口额最多的企业;

从2004年起,连续15年成为全球最大的3C代工企业;

从2005年起,连续14年成为台湾制造业第一的企业;

从2005年起,连续14年入选世界500强,并且排名从2005年的371,提高到2018年的24。

这些年,富士康成为全国各地政府争抢的财神爷。

每到一处,富士康就能为当地解决大量的就业。

富士康的雇员一度超过140万,绝大多数都是大陆雇员!

目前富士康在大陆40个城市有布局,平均每个城市的雇员有3万人。

富士康的雇员中,接近90%都是普工,也就是一线组装工人。

这些人学历较低,相比较于高学历人员,他们找工作相对要难一些,如果能帮这些人解决就业问题,任何一个地方政府都求之不得。

以郑州富士康为例。

2010年之后,富士康逐渐把苹果手机的组装业务从深圳转移到郑州。

富士康在郑州拥有大约40万员工,加上依附富士康生存企业带来的就业岗位,可以让河南流出人口减少80万。

除了就业,富士康还有一个秒天秒地的能耐,挣外汇。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中国海关

过去10年,富士康的出口额占全国总出口额的比例,平均达到5.76%!

如果把富士康的出口额和城市比,就更令人发指了。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中国海关

2018年,富士康的出口额可以相当于大深圳的68%。

深圳是过去26年国内出口额排名第一的城市,富士康功不可没。

再看看郑州。

作为河南省的省会,郑州市出口额386亿美元,其中郑州富士康出口318.3亿美元,占比82.5%。

富士康让郑州成为中部省会中出口额最高的企业,让郑州机场成为吞吐量全球增长最快的机场。

此外,富士康在山西的两个厂,出口额占到整个山西省出口额的半壁江山。

在中国,没有一个市长能抵挡富士康的诱惑。

连特朗普和一群州长,都得跟在郭台铭后面赔笑脸。

富士康30年累计创汇2374亿美元,截至2019年3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30988亿美元,也就是说,富士康创汇占中国外汇储备的比例高达7.66%。

无论是大型央企,还是华为BAT,在富士康面前真的都弱爆了。

也正是能够在商业上取得这么大的成功,郭台铭才有了底气去竞选台湾省长的职位。

 4 

但是,纵使富士康成就斐然,有个问题让它如鲠在喉。

几乎所有人都把它当做低端的“血汗工厂”,而郭台铭的台湾首富是靠吸血成就的。

这些年,富士康各种负面事件层出不穷,其中最让人触目惊心的当属发生在2010年的N连跳。

跳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工作压力大、工资低、员工心理落差大、管理方式高压粗暴、跳楼当时算工伤可以获赔20万、园区外治安混乱遭受抢劫内心委屈、媒体大肆报道造成模仿效应,等等。

几乎所有台资加工企业口碑都不好,因为台资企业向来以严格控制成本著称,富士康也不例外。

但富士康在所有加工企业中,薪资水平还算较高的,而且任何时候都不拖欠工资。

而且,跳楼的事情,隔壁也有,其他很多加工厂跳楼比例更高,但是拥有百万员工的富士康,无疑更受人关注。

富士康的员工,绝大多数都是年轻的农民工,鱼龙混杂。

累计有几百万人正在或者曾在富士康工作,但是从富士康走出的成功人士,一只手都能数过来。

在相同的城中村生活,很多华为出来的员工成了其他公司的精英,而很多富士康出来的员工成了三和大神(请自行百度)。

在百度贴吧,三和大神的关注度和帖子数量甚至还要高于富士康。

原因在于,富士康一直在创造三和大神。

另外,富士康对苹果的依赖让他也感到担忧。

这两年由于苹果手机销量不佳,富士康接连传出裁员消息。

甚至有传言要一次性裁掉30多万人。

再有,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

曾经享受大陆人口红利的富士康,不得不面临红利衰退的问题。

除了以上这些问题,富士康还有个困扰,就是利润率太低。

作为代工企业,其毛利率只有10%左右,这还是在规模无比庞大、效率首屈一指的情况下。

但凡下游客户因为质量问题退一批货,可能大半年的利润就没了。

富士康和客户采用的是Buy and Sell模式。

客户向零部件供应商买零部件,然后卖给富士康,富士康买了零部件后组装产品,再把产品卖给客户。

这种模式下,可以”刷”出天量的购买和销售额,这也是富士康的进出口额高企的原因之一,其客户大多是国外企业,所以向客户买零部件算进口,向客户销售产品算出口。

但是这种模式下,最受益的是诸如苹果这样的客户,他们处在强势地位,经常给富士康造成大量的应收账款,而应付账款却相对较少。

也就是,苹果卖给富士康零件的钱,富士康要及时支付,但是富士康向苹果卖苹果手机的钱,苹果是要拖着的。

这就造成了,富士康的现金流往往没有那么好。

所有这些问题,都让富士康急迫想要转型。

转型的方式,一方面是用机器人代替人,还有就是在一些有前途的细分领域深耕下去,做终端,比如收购夏普并获得诺基亚手机的设计和制造业务;做智能工厂,比如发展工业互联网。

2013年,富士康把原来的事业群分拆、调整成12个次集团。

这些次集团的目标是将来孵化出上百家上市公司。

而工业富联,就是这些次集团成立后孵化出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在工业富联上市后3个月,另一家公司鹏鼎控股(002938)也上市了,这是全球最大的PCB生产企业。

本文我们只讲工业富联。

工业富联这两年的收入占鸿海收入的比例不足40%,但净利润占到50%以上,总体而言,鸿海是把相对优质的资产打包进了工业富联。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工业富联只有部分手机零部件业务,并不包括手机代工业务。

目前鸿海的苹果手机代工业务,依旧在母公司手中,而其他手机的代工业务则被打包在香港上市,公司名称为富智康集团(02038)

工业富联主要有两大块业务,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

智能制造包括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三部分。

其中,又可以分为代工业务和自有业务。

代工产品,主要是交换机、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移动基站、服务器、数据中心设备等。

自有产品,主要是手机精密机构件、金刚石工具、钨钢工具、工业机器人等。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从收入构成来看,通信网络设备和云服务设备占比极高,其他业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是以代工业务为主。

所以,收入上看,工业富联还是代工厂。

上图可以看出,代工业务的毛利率有多低,而且还在下跌。

唯一毛利率高的只有占比极小的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但也出现了收入规模和毛利率同步大幅下滑的情况。

通信网络设备和云服务设备的下游客户基本重叠,都是电信运营商、互联网服务商、有线电视运营商、企业及政府单位、个人用户等。

工业富联的客户比较其中,前5大客户的收入占比一直超过70%。

但就工业富联而言,不管他的客户是哪几位,最终它的生意要看4G、IDC、物联网、云计算等行业的发展情况。

目前,工业富联代工的基站大多是4G基站,而4G基站已经基本饱和,而且在电信代工领域,工业富联市占率被伟创力压制,进一步增长难度较大。

倒是IDC、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总体还在保持增长。

再看看工业富联的运营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除了在个别指标上略微逊色于可比公司,其他运营指标工业富联都是第一。

上下游把控方面,过去四年,应收账款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7.23%、20.01%、22.14%、20.73%。

这个比例处在业内中等位置,考虑到其客户都是各行业顶级巨头,普遍强势,这个水平还不错。

那是不是就代表工业富联很有投资价值呢?

莫慌,再看看估值。

我们找了两个非常有可比性的标的,一个是母公司鸿海,一个是兄弟公司富智康集团。

截至2019年4月24日收盘,鸿海的市值折算人民币为2624亿(2018年收入10390.51亿人民币),富智康集团的市值折算人民币为105亿(2018年收入1,024.67亿人民币),而工业富联的市值是3334亿(2018年收入4153.78亿人民币)。

跟老妈和兄弟相比,工业富联的估值竟然如此之高。

是A股人傻钱多吗?

不全是,因为工业富联和另外两家公司相比,还多了一个概念-工业互联网。

工业富联的全称是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它承载的是富士康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梦想,也可以理解成富士康的工业互联网试验田。

如果只是把工业富联当做一家代工企业,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分析的,这类企业自己赚钱能力有限,指望从它身上赚钱更难。

但是如果把它当做工业互联网企业,那么就比较有想象空间了。

所谓工业互联网,形象点讲,就是通过各种安置在机床等地方的传感器收集数据,让这些数据与设计、加工相关的数据形成大数据,用来提高制造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

一句话总结,就是通过收集到的加工数据来优化加工,没什么玄乎的。

工业互联网是工业4.0、智能制造的重要实现方式。它有4个层次,边缘层、IaaS、PaaS、SaaS。

边缘层主要是做数据收集;

IaaS层是云基础设施,比如平时大家听得比较多的阿里云、腾讯云等;

PaaS层是平台层,由工业企业将工业技术、知识、经验、模型等工业原理封装成微服务功能模块,供工业 APP开发者调用;

SaaS 是应用层,互联网企业、工业企业、开发者等开发工业APP,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开发在线监测、运营优化和预测性维护等具体应用服务。

工业富联的优势在于,它有比全球任何一个企业都多的机器、加工数据。

基于这种优势,工业富联在边缘层开发了雾小脑。

这是一个边缘计算的工具。

云在天上,而雾就在跟前。

边缘计算是前些天炒的很疯狂的概念,但很多人还是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鬼。

一句话总结,就是实时在本地就给出加工优化方案和预测工具寿命。

拿雾小脑在切削加工领域的应用举个例子就更直观了。

这个系统先收集切削力、切削振动、主轴电流等各种加工状态信息,实时上传至“雾小脑”,“雾小脑”通过调用海量的加工数据,实时预测工具寿命,告诉使用者怎么样使用寿命长、什么时候要更换。

可以把云理解成互联网,而雾/边缘计算理解成局域网。

但雾小脑仅仅是工业富联把加工数据整理之后的其中一个智能化应用,它还进入到了平台层和应用层。

工业互联网4个层级,它进入了3个层级。

能做到这些,最核心的在于,它依托富士康,可以采集的数据实在太多了。

工业富联首先把这些技术用于工厂改造。

目前来看,卓有成效。

自动化效率提升15%,调机换线时间减少10%,刀具综合寿命提高20-30%。

还有其他一些改善,不再一一列举,这些优化和改善,最终使得在2018年外界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实现了费用率下降。

Accenture报告预测,2020年全球工业互联网领域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到2030年,工业互联网将为全球经济总量带来超过15万亿美元的增量。2015-2030年间,工业互联网领域预计将为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带来约达1.8万亿美元的增长,

2019年,政府首次把工业互联网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无疑给工业互联网的未来带来了很大的确定性。

而通过工业富联这块试验田,郭台铭有望把整个富士康带向一个新的高度。

也许他想做的,不是“代工之王”,而是“智造之王”。

 5 

投资充满着风险,我们不能拍拍脑袋就轻易做出决定。

波谲云诡的投资市场上,信息繁杂,雷区遍布,您需要更缜密的分析。

我们秉持价值投资理念,从宏观视野出发,找到未来成长性机会最明确的主要赛道,不断深入,为您从3500家A股公司中精选出最具有投资机会的优质标的。

这是一件枯燥并耗费精力的工作,因为除了基本面的机会分析,还需要对财务风险、业绩确定性、业务竞争格局、估值等,进行更深入的考察。

除此之外,我们还为您做了更多。

对于重点行业和精选公司,我们为您提供持续深入、全面、高密度的跟踪服务,只希望更多用户能及时识别潜藏的机会和风险,穿越牛熊。

这些内容,每日发布在君临付费订阅幸福版。

支撑这一服务体系的,是君临建立起来的一支专业和经验丰富的分析师团队。纵然是股神巴菲特,也需要借助分析师芒格的力量,以及背后强大的研究体系。

我们希望成为您的芒格,帮您看懂成长股。


详情可咨询客服微信(请点击大图再识别二维码):

客服:君小临

客服:君小福

如果你对更多行业和公司感兴趣,或者希望我们的内容做出一些改进,就点击对话君临告诉我们吧!

你可能错过的往期经典

重磅!中国疫苗行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18/7/31)

5G!枪声再响,华为核心供应链盘点 (18/12/10)

5G!2018年中国公司的10大技术突破(19/1/2)


— —END— — 

利益声明

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未持有文中提及公司股票,提供的信息和分析仅供投资者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联系我们

创始人微信:ansonad,备注“姓名+机构+行业”

商务微信:junlintianxia97或junlinyunying

客服微信:junlinkefu或junlinshouhou

文章投稿:junlin@junlinhui.cc

文章转载:公众号对话框内输入“白名单”,自动跳转后阅读规则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登录查看更多
3

相关内容

深圳,全国经济中心之一,全国证券资本市场中心,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是继上海、北京、广州之后的中国大陆经济规模第四大城市。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居于世界第三,外贸出口总额连续21年居中国大陆第一位。深圳是全球排名第九的金融中心(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 2010),深圳证券交易所IPO宗数自09年至15年居世界第一位;深圳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在中国的制度创新、扩大开放等方面承担着试验和示范的重要使命。
【纽约大学】最新《离散数学》笔记,451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28+阅读 · 2020年5月26日
专知会员服务
41+阅读 · 2020年2月20日
哈工大SCIR2019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成功举办
哈工大SCIR
11+阅读 · 2019年9月2日
组织|15000字解密华为的薪酬和激励体系
智慧云董事会
85+阅读 · 2019年6月19日
“光纤之父”高锟离世,感谢他的贡献
人工智能学家
3+阅读 · 2018年9月24日
2017企业阵亡最全名单公布
小饭桌
6+阅读 · 2018年2月28日
徐小平讲了个投资奇迹,3年不到75万变3亿
钛媒体
5+阅读 · 2017年12月15日
Arxiv
6+阅读 · 2018年10月3日
Physical Primitive Decomposition
Arxiv
4+阅读 · 2018年9月13日
Arxiv
11+阅读 · 2018年5月21日
Arxiv
7+阅读 · 2018年2月26日
VIP会员
相关论文
Arxiv
6+阅读 · 2018年10月3日
Physical Primitive Decomposition
Arxiv
4+阅读 · 2018年9月13日
Arxiv
11+阅读 · 2018年5月21日
Arxiv
7+阅读 · 2018年2月26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