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总想着搞个大新闻。
最近我对社交网络感到焦虑。
微博、微信朋友圈,还有新闻客户端,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传递“黑色的信息”。
有时候我刷着微博,就在想这世界到底怎么了?鸿茅药酒跨省追捕医学硕士,将其逼疯;顺风车司机奸污杀害女乘客,畏罪自杀;多个高校老师性骚扰学生被举报,不了了之;成都被绑女子从车上掉下,嫌犯弃车逃跑……
打开网络,人间是炼狱;离开网络,窗外的花开得很平静。
有人说我过于敏感,墨菲定律罢了。如果仅我一个人焦虑,那是我个人问题,但我身边的许多人都在思考,最近的负面新闻是不是太密集了。一位女性朋友看了顺风车事件之后直接卸载了打车软件,还有人记录了自己三天刷的微博内容,总结道“谋财图色害命全齐”。
是这个世界不够好吗?不,世界还是它原来的样子。是网络上爆发的负面信息让你感觉它变得不好了。网络这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传播善良,也可以助长邪恶,关键在于如何使用。从最近的传播形势来看,很明显它被人错误地利用了。
一方面,或许是正能量、心灵鸡汤遭人嫌弃,亦或许是信息爆炸,网民们注意力被分散。大家已经不满足于看常规的新闻报道,猎奇的心态让人更钟爱“不走寻常路”的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起初催生了标题党,标题越夸大越好,越惊悚越好,反正就是为了让你点进来看,什么办法都能使。发展到现在,“标题”被换成了“内容”,内容越新奇越好,越黄暴越好,甚至越低级趣味越好。这些内容往往会吸引成吨的流量,微信轻松 10W+,微博转发随便上万,然而却留给用户无尽的焦虑与恐慌。
这不免让我联想到“黄色新闻”。
“黄色新闻”一词诞生于 19 世纪,因普利策的《世界报》与赫斯特的《纽约新闻报》相互斗争,利用刺激性标题争夺受众而成为专门的新闻学术用语。现在是指有关色情、自杀、灾祸、暴力、犯罪等刺激性内容的报道。不用说你也知道,“黄色新闻”天然拥有吸引巨大流量的能力,人们总爱看“稀缺”的东西。
但“黄色新闻”肆意夸大、捏造事实,内容劣质,欠缺可信度,非常不利于行业发展,还容易造成读者低幼化。我原本以为这个老古董应该被遗弃在两个世纪之前,没想到现在换了一个马甲,以“贩卖焦虑”的形象出现在互联网之上。
没错,社交平台、媒体和自媒体肆意传播黄暴事件是贩卖焦虑的一种形式,相比人为制造的知识焦虑,贩卖社会焦虑更加可恶。
我并不是说恶性事件不值得被曝光,而是大家应该对这一类事件保持高度独立思考的态度,包括我们每一个人。就拿前两天的热门微博来说,“疑似生意失败,女孩一家三口欠债自杀”,骇人听闻,令人唏嘘!但不到一天该新闻反转,这一家三口非但没有生命危险,还被人曝出自杀是为了躲债而演戏。
我觉得我在看无间道。
“对不起,我是警察。”
开始还怜悯这家人的你,一定觉得感情受到了欺骗。其实你帮着转发并没有错,这是善良。请你保持这份善良,在今后更需要的时候用它。下次面对这类新闻,不要轻易跟随情绪,因为很有可能你的情绪会被利用,到头来收获的是欺骗。感情骗子,过街老鼠。
另一方面,互联网相比以前更加发达,每一个人都是传播点。也就意味着,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也有能力去判断内容的好坏,以及一件事情可能会带来的影响。说回顺风车事件,此事本身对受害者家属的打击已经足够沉重,没想到案件现场的照片还被辅警擅自传给朋友,后经朋友散播到更广的范围,再次伤害了受害者家属的感情,给社会带来极恶劣的影响。最终这四人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被刑事拘留。
有时候,不做比做还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但贩卖焦虑做不到这一点,永远做不到。无论是一手爆料还是同题作文,用“黄色新闻”与现代读者的化学产物就是都市人的焦虑。人们担心外卖太脏、隐私被窃、网约车不安全、导师会性骚扰,甚至不敢用手机,因为不知道哪天可能会爆炸。而我不想用手机,是不想徒增焦虑。
微博上有人跳楼,微信群可见刀杀的血腥现场,朋友圈还有人的亲戚肺癌晚期求众筹。这些个人传播的信息同样是焦虑源,焦虑已经影响到了我的食欲和睡眠,吃不下汉堡王也无法安睡于双人床。这样的世界不美好。
可喜的是,在一些反转的事件中,网友们出现了“理智吃瓜”的现象。因为剧情是否反转实在无法预测,大家干脆保持中立的态度,分析事件后再各自站队。事件前期不会有大范围的扩散,更少的人会受到波及,营造出健康的传播环境。
此外,报道虽是媒体的职责,但事件的反转考验着媒体的公信力。个中反转原因复杂,不过我仍希望尽可能减少报道可能反转的事件,否则当完全失去公信力,真实的报道也会被人质疑。
千万不要总想着搞个大新闻。
每天都看到这里?
👇不如加入 PingWest 品玩吧👇
最热门的岗位都在这里
近期职位空缺如下:
记者/主笔、微信运营
要闻(快讯)编辑
新媒体文案/创意策划
商务经理、平面设计师
以及,人力资源经理...
简历投递邮箱:recruiting@pingw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