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头条史上第一次遭遇封禁,也是新闻类 APP 第一次遭到网信办全面封禁。
作者:车新华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ID:iceo-com-cn)
昨晚6点,如果你恰好打开今日头条,往常首页推荐的热门新闻缺位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则为期24小时升级维护的简短通知。出现同一状况的还有今日头条包括热点、社会、图片、问答和财经在内的5个频道。
12月29日,人民日报发文称,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针对两家企业持续传播色情低俗信息、违规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等问题,分别约谈了今日头条和凤凰新闻手机客户端企业负责人,责令企业立即停止违法法规行为。
两家企业负责人表示,
将严格落实网信部门管理要求,对相关问题进行自查自纠,分别对违规问题严重的部分频道暂停内容更新。
今日头条手机客户端“推荐”“热点”“社会”“图片”“问答”“财经”等6个频道自2017年12月29日18时至12月30日18时暂停更新24小时、凤凰新闻手机客户端“头条”“推荐”等2个频道自2017年12月29日18时至12月30日6时暂停更新12小时。
同时,北京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指出,今日头条未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却转载新闻信息,且“标题党”问题突出;凤凰新闻手机客户端则违规自采和转载新闻信息,都是对网上传播秩序的干扰。
今日头条坐拥超过6亿的激活用户,近2亿日活用户,120万头条账号,用户使用时长达到80分钟。因此,相比凤凰新闻,头条遭遇的问题更受关注。他们回应,将正视问题,积极整改。逐一落实管理要求,深入自查自纠。
摄影:史小兵
2016年12月份,张一鸣在接受《财经》杂志记者宋玮专访时,曾正面回应了“低俗”和“标题党”的问题:(以下部分专访内容已获授权发布)
《财经》:低俗是今日头条成功的原因之一吗?
张一鸣:我觉得这是有偏颇的。真的不是这样,虽然肯定还是有Low的内容,但我们肯定比同行更重视。而且我们从来不主动push低俗内容。我们一直在打击低俗和标题党,现在「特别低俗」的内容已经消失了。
我们确实有一段时间对新用户处理不够好,因为新用户没有个性化,所以他们打开主信息流容易出现低俗内容。而个性化推荐的模型很复杂,不全是因为你爱看,也可能是你附近刚好有人爱看。所以后来我们还专门启动了一个「冷启动防低俗问题」。
《财经》:所以你的意思是,「特别低俗」的已经消失了,留下的是「比较低俗」的?
张一鸣:第一、你确实不能完全做到,总有漏网的。第二、它有边界,有一点点擦边的,并不是要全部去掉。我觉得最核心在于头条并没有从低俗中获利,事实上,低俗内容反而会伤害我们的商业利益。
《财经》:你的竞争对手评价你们某些内容像毒品。用户点开可能是被标题诱惑,并不说明他需要并且喜欢这个内容。
张一鸣:因为没有收录足够多的用户信号,所以我们不知道你是因为被诱惑还是因为兴趣而点击。而我们现在试图通过更深入的用户行为识别来区分两者,比如用户的「点击后行动」——在内容上的停留时长,看完是否收藏,是否分享。
我本身并不认为低俗有什么问题。你在机场看到的杂志是一回事,在火车站看到的又是另一回事。很多人是因为证明自己高雅而指责它。
《财经》:未来是否会把内容调性从火车站往机场调?
张一鸣:我希望内容的分布符合需求的分布。机场的人看机场的内容,火车站的人看火车站的内容。如果说以前让机场的人看到了火车站的内容,那是技术问题。
据了解,这是头条史上第一次遭遇封禁,也是新闻类 APP 第一次遭到网信办全面封禁。
但据微信公众号俊世太保发文称,其实头条遭遇此次重大危机早有征兆,进入 2017 年以来,类似的事情就曾发生过不少:
今年 4 月,央视曝光了今日头条客户端向用户推送 " 艳俗 " 直播平台:火山直播,内容涉及大量穿着暴露的女主播,通过低俗不堪的表演吸引用户观看。4 月 18 日下午,北京市网信办、市公安局、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联合约谈今日头条、火山直播等平台,责令限期整改。
在更早之前的 1 月 6 日,北京市网信办曾经约谈过一次今日头条,起因在于北京市网信办在日常监管中发现,今日头条 " 头条问答 " 栏目近期多次登载低俗 " 庸俗讨论话题 ",如 " 女人需要的时候,会有多骚 ?"" 为什么很多贪官的情妇都长得不好看?"" 什么是闷骚型女孩 ?" 等,回答内容同样 " 低俗无聊 "。网信办对今日头条提出严肃批评,并责令其整改。
其实,2017年因内容问题遭遇监管压力的互联网公司不止头条。
早在7月份,北京市网信办曾约谈几家网站的相关负责人,责令网站立即对自媒体平台存在的八大乱象进行专项清理整治,同时市网信办向上述网站下达了行政执法检查记录。其中就有凤凰、今日头条、一点资讯,以及腾讯、百度等。
仅仅一个月后,微信、微博和百度贴吧三家公司则被国家网信办立案调查,原因是对其平台用户发布的法律法规禁止发布的信息未尽到管理义务。至今尚未有明确的调查结果。
除内容本身,监管层也在关心技术在信息与人连接中到底该扮演怎样的角色,以及多大程度上可以取代人为作用。
9月,人民网针对今日头条的算法连续发表评论,文章中称:智能平台的问题是可能走向媚俗化,过度追求“眼球新闻”。虽然每过一段时间今日头条官方头条号都会发布《反色情低俗处罚通告》,封禁或禁言一批不规矩的头条号。然而,技术红利的背后,也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面对这些问题,人民网认为任何时候内容推送不能少了“总编辑”,再好的传播渠道也要有“看门人”,即使在技术为王的时代,也不能完全让算法决定内容。
头条随即明确表态,“机器学习和人工编辑,在现阶段,是相辅相成的。未来也是如此。再聪明的人工智能,也只是一个需要不断升级的工具,而人是不可替代的。”
11月的头条创作者大会,头条宣布正在把智能分发和粉丝分发相结合,探索“智能社交”。好内容被匹配更好的读者,有效转化为粉丝。外界解读这一招有效仿当年微博转型之路,虽然这两家公司如今水火不容。
同样是一个月前,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在另一场活动发表演讲时称,“作为人工智能的企业,应该永远恪守一条原则:必须对整个人类的未来充满责任感,充满善意。”
这是过去一年,他思考最多的问题。当一个公司的产品或业务产生更多社会属性,成为一个公众公司甚至全球性的公众公司,进而影响国家社会层面时,企业的责任就会更大。
虽然头条一直宣称自己是信息聚合平台,但为获取新闻信息服务资质而努力应该是他们未来一段时间的核心。显而易见,接下来的日子,内容分发平台们必须要更好的对平台上的内容进行审核。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在页尾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