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争形态正经历深刻变革,其核心驱动力之一是无人机系统(UAS)的广泛扩散。从精密侦察平台到改装攻击型商用四轴飞行器,这类曾属技术先进军队专属的装备,如今已遍布全球战场。无人机提供的持续监视、精确打击乃至集群协同作战能力,构成复杂非对称威胁。因此,发展并部署高效反无人机技术(C-UAS/C-UAV)已成为保护空域、人员与关键资产的战略竞赛核心。

普适性威胁——无人机如何改变战争规则

无人机威胁的崛起源于多重因素。首先,可获取性与低成本使空中能力"民主化"。商用现货(COTS)无人机价格低廉,可简易改装搭载手榴弹或小型炸药等临时弹药,使非国家行为体、叛乱组织与恐怖集团获得与正规军相当的空中打击能力。

其次,无人机具备无与伦比的通用性。小型无人机是理想的情报、监视与侦察(ISR)工具,可提供曾需昂贵大型装备才能实现的实时战场感知。它们能隐蔽滞留、引导炮火或追踪敌军动向。大型无人机则扮演精密打击平台或电子战工具角色。"游荡弹药"或"神风无人机"的出现进一步模糊侦察与直接攻击的界限——这类装备可自主搜索目标后俯冲自毁攻击。

第三,小型无人机的探测与追踪具有天然难度。其低空飞行特性、微小雷达截面、微弱热信号及静音操作,可规避多数针对大型高速飞行器设计的传统防空系统。集群攻击的可能性加剧挑战——大量无人机通过数量压制突破防御。近期乌克兰与中东地区的冲突清晰展现了无人机的毁灭性效能及反制措施的迫切需求。

防御必要性——反无人机技术的战略价值

反无人机技术的必要性体现于多层次。其核心在于部队防护——无人机对前线士兵、前进基地、运输车队及关键基础设施构成直接致命威胁。若无可靠反制手段,士兵将暴露于持续空中监视与突袭之下,士气与作战效能将受重创。

除直接威胁外,反无人机技术对维持作战安全(OPSEC)至关重要。敌方ISR无人机可暴露部队位置、动向、补给线与战术意图,剥夺突袭优势并增加己方伤亡。压制此类ISR平台是保持战术优势的关键。

反无人机技术还确保机动自由度。无人机的持续威胁会限制部队移动,迫使采用可预测行动模式或高强度伪装,从而迟滞行动节奏并妨碍任务达成。有效反制手段可恢复部队信心,提升作战灵活性。此外,保护高价值资产、指挥中心、后勤枢纽乃至民用关键设施免受无人机攻击,亦是其核心职能。

构建防御盾牌——反无人机杀伤链

有效反无人机系统的开发涉及多阶段流程,通常称为"杀伤链"——即探测、追踪、识别与摧毁。

探测环节:常为最具挑战性阶段。鉴于单一传感器无法应对全类型无人机,通常采用分层多传感器融合方案:

· 雷达系统:专为捕捉低雷达截面、慢速移动的小型目标设计。

· 射频(RF)传感:侦测无人机与操作者间的通信链路。对多数商用无人机有效,但对预编程路径或加密信号传输的自主无人机效果有限。

· 光电/红外(EO/IR)摄像头:通过可见光与热成像进行目视识别与追踪,昼夜适用。

· 声学传感器:捕捉无人机螺旋桨声纹特征,适用于短距离探测。

追踪与识别:潜在目标被探测后,采用融合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AI/ML)的算法整合多传感器数据,确认目标属性(区分无人机与鸟类等)、评估飞行轨迹并判定威胁等级。

拦截/摧毁:确认敌意无人机后,可启用多种"效应器":

· 动能解决方案:物理摧毁或瘫痪无人机。包括反火箭炮与迫击炮系统(C-RAM)、速射炮、专用空爆弹药、小型制导导弹、发射网弹或拦截无人机。

· 电子战(EW)/非动能解决方案:无物理接触式干扰。适用于避免附带损伤的环境。手段包括:射频干扰、信号欺骗/劫持(接管或偏转无人机控制/GPS信号)、定向能(DE)武器——高功率微波(HPM)烧毁电子元件或高能激光(HEL)物理损毁/致盲传感器。

挑战与未来

尽管技术快速进步,反无人机领域仍面临重大挑战。"成本交换比"是核心关切——使用昂贵导弹击落廉价无人机往往不可持续。无人机技术的快速迭代迫使反制系统必须持续进化。应对依赖射频链路的集群攻击与全自主无人机仍具极高难度。此外,在城区或民用区域部署效应器(尤其是动能武器或强干扰装置)需审慎考量附带损伤、空域管制规则与交战原则。

反无人机技术的未来在于更高度的集成化、自动化与创新。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AI/ML)将在威胁快速探测、分类与优先级判定(特别是应对集群攻击)中发挥关键作用。随着技术成熟,定向能武器(尤其是激光)将实现光速拦截并降低单次打击成本。跨平台与单位的传感器数据共享网络化系统将构建更全面、更具弹性的反无人机防护盾。具备自主猎杀能力的专用反制无人机研发亦成新兴领域。

无人机系统的扩散已不可逆地重塑现代战场。反无人机技术不再是边缘能力,而成为全球军事与安全机构的必备核心能力。精密探测、追踪与拦截机制的持续发展,标志着夺回低空制空权、抵御空中威胁升级的关键努力。这场技术军备竞赛对保障人员安全与21世纪复杂冲突中的作战胜利至关重要。

参考来源:americangrit

成为VIP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1

相关内容

人工智能在军事中可用于多项任务,例如目标识别、大数据处理、作战系统、网络安全、后勤运输、战争医疗、威胁和安全监测以及战斗模拟和训练。
未来战争:现代冲突中的自主技术
专知会员服务
27+阅读 · 2月18日
人工智能塑造未来空战:印度视角
专知会员服务
15+阅读 · 2月14日
蜂群:开创自主无人机作战和电子战的未来
专知会员服务
28+阅读 · 2月6日
自主武器系统:军事行动的未来
专知会员服务
34+阅读 · 2024年11月12日
小型无人机蜂群和战斗管理:不断演变的战争格局
专知会员服务
47+阅读 · 2024年10月4日
《空中作战网络人机协作研究倡议 (HURRICANE)》
专知会员服务
22+阅读 · 2022年12月1日
《无人机》专题报告-新时代开启无人装备新篇章
专知会员服务
137+阅读 · 2022年11月9日
反导任务规划技术丨研究前沿
科学出版社
21+阅读 · 2019年7月16日
反无人机技术的方法与难点
无人机
23+阅读 · 2019年4月30日
美军电磁频谱战的发展及启示
科技导报
11+阅读 · 2019年3月25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1+阅读 · 2017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11+阅读 · 2017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6+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2+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7+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Arxiv
165+阅读 · 2023年4月20日
A Survey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
Arxiv
451+阅读 · 2023年3月31日
Arxiv
165+阅读 · 2023年3月24日
Arxiv
24+阅读 · 2023年3月17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未来战争:现代冲突中的自主技术
专知会员服务
27+阅读 · 2月18日
人工智能塑造未来空战:印度视角
专知会员服务
15+阅读 · 2月14日
蜂群:开创自主无人机作战和电子战的未来
专知会员服务
28+阅读 · 2月6日
自主武器系统:军事行动的未来
专知会员服务
34+阅读 · 2024年11月12日
小型无人机蜂群和战斗管理:不断演变的战争格局
专知会员服务
47+阅读 · 2024年10月4日
《空中作战网络人机协作研究倡议 (HURRICANE)》
专知会员服务
22+阅读 · 2022年12月1日
《无人机》专题报告-新时代开启无人装备新篇章
专知会员服务
137+阅读 · 2022年11月9日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1+阅读 · 2017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11+阅读 · 2017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6+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2+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7+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