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处于一个拐点,技术与地缘政治交织在一起,重新定义了战争的本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等地缘政治热点地区的紧张局势正在加剧,大国竞争愈演愈烈。与此同时,网络战和恐怖主义等不对称威胁的性质日益复杂,需要先进的解决方案。人工智能(AI)在空战中的应用正在改变各国准备和参与现代冲突的方式。从在有争议的环境中运行的自主无人机到预先阻止对手行动的预测分析,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天空。
在这一动态格局中,人工智能(AI)已成为改变空战游戏规则的终极手段。2022 年,全球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市场价值为 83 亿美元,预计到 2027 年将达到 192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8.7%。从自主无人机在有争议的空域执行复杂任务,到预测分析以前所未有的准确性预测对手的行动,人工智能正在彻底改变现代空中力量战略。正如 Anduril Industries 创始人帕尔默-卢基(Palmer Luckey)所指出的那样:"洛克希德、雷神和传统的国防公司擅长制造一些东西......但在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方面,它们并不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公司专注于此"。这凸显了一种地震式的转变,传统的国防巨头正在得到擅长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的敏捷创新者的补充,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挑战。
在这一快速发展的格局中,印度处于独特的位置,它正在利用人工智能来弥合业务差距,加强其战略自主性,并重新定义其在全球防务中的角色。作为世界第三大军费开支国和增长最快的国防生态系统之一,印度已采用人工智能驱动的技术来弥补能力差距并增强其战略威慑力。即将举行的 “2025 印度航空展 ”以 “通向十亿机遇的跑道 ”为主题,反映了这一势头。此次活动将重点展示印度在人工智能驱动的无人机、蜂群技术和预测分析方面取得的进步,重申印度致力于在数字主导的时代塑造空战的未来。
由于人工智能(AI)和传感器融合技术的融合,无人机(UAV)正在改变空战。基于人工智能的传感器融合系统使无人机能够实时处理来自多个传感器(如光电/红外(EO/IR)相机、雷达、激光雷达和通信阵列)的数据,提供无与伦比的态势感知和决策能力。这种数据融合使无人机能够自主识别目标、规避威胁和适应动态战场条件,从而提高任务的成功率。这种能力对于现代战争至关重要,因为速度、精度和适应性往往决定着任务的结果。
无人驾驶飞行器(UAV)在空战中处于人工智能集成的最前沿,应用范围涵盖监视、精确打击和后勤支持。在印度,传感器融合驱动的人工智能系统正被纳入本土平台,如 DRDO 的 Rustom 无人机和 HAL 即将推出的空中作战编队系统 (CATS)。这些系统可实现出色的监视、自主瞄准以及无人机与有人驾驶飞机之间的协同作战,标志着印度国防能力的重大提升。Big Bang Boom Solutions 等初创公司和 Zen Technologies 等老牌公司也在开发人工智能反无人机系统,该系统可利用传感器融合智能,实时检测、分类和消除敌方无人机。此外,印度理工学院(IIT)坎普尔分校和印度理工学院海德拉巴分校等机构也在研究专为高空作业和有争议空域量身定制的传感器融合算法,展示了印度在这一领域的本土人才库。
在全球范围内,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无人机正在突破界限。美国空军的 “天堡”(Skyborg)计划将自主无人机与有人驾驶的喷气式战斗机配对使用,凸显了人机合作如何提高任务成功率。与此同时,中国在蜂群无人机技术方面的进步能够压倒敌方防空系统,这凸显了在对抗性空域中对人工智能驱动的自主性的日益重视。对印度来说,在学习全球发展成果的同时提升本土能力对于应对不断变化的威胁至关重要。
这种技术变革为外国原始设备制造商与印度公司的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印度强大的初创企业生态系统,加上 iDEX(卓越防务创新)计划等举措,为共同开发和共同生产创造了肥沃的土壤。专门从事先进传感器、人工智能算法和自主技术的公司可以与 TASL、BEL 和 L&T 等印度国防巨头合作,将全球创新融入印度的平台。例如,外国原始设备制造商可以贡献先进传感器技术或基于人工智能的分析引擎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受益于印度具有成本效益的制造和工程人才。
此外,以 “通往十亿机遇的跑道 ”为主题的 “2025 印度航空展 ”为外国原始设备制造商提供了一个与印度公司探索合作的最佳平台。展会不仅将展示印度在人工智能和无人机技术方面的成就,还将为全球企业提供一个进入印度不断增长的国防市场的通道,预计到2030年,印度的国防市场规模将达到700亿美元。在人工智能驱动的传感器融合、自主蜂群系统和先进推进技术等领域的合作可以加速创新,为印度和外国利益相关方创造双赢局面。
印度对人工智能驱动的无人机和传感器融合的关注,彰显了其致力于建立一个自力更生的国防生态系统,同时始终走在全球技术进步的前沿。通过促进伙伴关系和利用其创新生态系统,印度正将自己定位为塑造未来空战的关键参与者。
人工智能支持的蜂群技术正在重新定义空战的动态,引入了一种分布式杀伤力和协作决策取代传统空中优势概念的模式。相互连接的无人机群既能自主运行,又能协同作战,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规模执行精确打击、区域拒止、电子战和侦察等复杂任务,带来了改变游戏规则的能力。
印度在这一领域进展迅速,SWiFT(隐形机翼飞行试验台)计划等本土努力为自主无人战斗飞行器(UCAV)铺平了道路。这一举措凸显了印度将尖端人工智能和蜂群技术融入国防架构的行动。利用人工智能算法的进步,印度正在设计蜂群系统,以自主识别目标、确定威胁的优先次序并实施精确打击,使其成为力量倍增器。传感器融合和实时分析的集成进一步增强了它们对态势的感知,即使在高强度的竞争环境中也能做出适应性决策。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都在推动蜂群能力的发展。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正在牵头实施 OFFSET(进攻性蜂群战术)等计划,该计划的重点是在城市战争场景中部署无人机群。这些进展表明,在未来冲突中,人工智能驱动的机群在实现作战优势方面具有变革潜力。
通过利用机器学习、认知计算和传感器融合,Tardid 的 OSCAR 系统使无人机和 USV 能够在最少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运行,并能动态适应任务要求。这项技术集成了实时威胁评估、自主决策和预测分析,改变了以网络为中心的战争。
随着印度越来越重视人工智能在国防中的应用,Tardid 在蜂群智能方面的进步与实现自主、自立战斗系统的更广泛目标完全一致。将 OSCAR 纳入印度的国防生态系统为全球原始设备制造商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合作、共同开发和增强人工智能驱动的无人作战能力的机会。
印度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地位,加上其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为蜂群技术的创新与合作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优化蜂群认知自主响应(OSCAR)就是其中一项工作,这是一个人工智能驱动的框架,旨在增强无人机和水面系统的自主性和协调性。通过利用机器学习、认知计算和传感器融合,Tardid 的 OSCAR 系统使无人机和 USV 能够在最少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运行,动态适应任务要求。这项技术集成了实时威胁评估、自主决策和预测分析功能,改变了网络中心战的游戏规则。
2025 年印度航空展强调的主题是 “通向十亿机遇的跑道”,因此全球国防原始设备制造商可以与印度公司合作,共同开发专为应对地区和全球安全挑战而定制的蜂群系统。全球在人工智能算法方面的专业知识与印度具有成本效益的制造和本土研发能力相结合,可以推动蜂群系统的发展,使其成为下一代空战中不可或缺的资产。
在现代空战中,通过数据驱动的预见性和先发制人的行动,往往在发射第一枚导弹之前就赢得了战斗。人工智能驱动的预测分析使军队能够预测威胁、优化任务规划,并在设备故障发生之前就加以缓解,从而彻底改变了战争。通过实时分析 PB 级的作战数据,人工智能可以发现对手战术中隐藏的模式,检测机械磨损的早期迹象,并完善战略应对措施,从而大幅改善高压条件下的决策。
印度在将预测分析融入国防行动方面走在了前列。印度空军(IAF)已部署了人工智能驱动的预测性维护系统,将飞机停机时间减少了 30%,提高了机队的可用性。与此同时,国防智库、马德拉斯理工学院和坎普尔理工学院等学术机构以及私营企业正在开发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先进战争游戏模拟,使军方能够模拟复杂的战斗场景,动态完善战略理论。
此外,人工智能驱动的健康与使用监测系统(HUMS)和数字孪生技术正在提高舰队的可靠性和战备状态。数字孪生是飞机的实时虚拟复制品,工程师可以在不进行物理试验的情况下模拟压力条件、预测故障并优化性能,从而延长飞机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任务可靠性。人工智能集成的 HUMS 可持续分析发动机和系统的健康状况,在潜在问题变得严重之前就将其标记出来,从而大幅降低维护成本,提高运营的可持续性。
在全球范围内,预测分析正在成为下一代战争的基石。北约的 “持续威胁探测系统”(PTDS)已经证明了人工智能驱动的监视在识别新兴威胁方面的有效性,而美国国防部的 “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JADC2)则集成了人工智能,以增强多域态势感知和快速决策能力。对印度来说,将这些尖端能力与其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和作战挑战相结合,特别是在印度洋-太平洋和喜马拉雅地区,将是印度在应对常规和非对称威胁时保持战略优势的关键。
将人工智能融入空战不仅是一个机遇,而且势在必行。然而,这种转变充满了挑战,必须准确而紧迫地加以应对。确保以合乎道德的方式部署人工智能、减少网络安全漏洞以及克服对自主系统的不信任仍然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未来的战场不仅取决于强大的火力,还取决于对人工智能决策的信心--这一因素将决定作战效率和任务的成功。
要想巩固其在人工智能战争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地位,就必须加快对人工智能研发的投资,深化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并培养一支高技能的劳动力队伍。虽然印度《国防人工智能战略》和 iDEX(创新促进国防卓越)等举措标志着重大进展,但其将与与全球最佳实践保持一致,并通过与美国、以色列和法国等人工智能强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得到加强。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开发尖端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还要确保与盟军的互操作性,从而在联合行动中实现无缝协调。
此外,必须在创新与监管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测试协议、明确的问责框架和严格的验证机制,以确保作战场景中的可靠性。建立人工智能伦理委员会、用于真实世界测试的沙盒环境和动态政策框架,对于促进行动信任和公众信心至关重要。
最终度负责任地整合人工智能、确保关键数字基础设施安全以及领导人工智能驱动的作战战略的能力将决定其在下一个战争时代的角色。
参考来源:ia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