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武装冲突将因对手持续创新而充满不确定性——突发意外事件不可避免。当前演习难以为作战支援部队提供充分发展即兴应对能力的训练机会。本研究提出可扩展的人机协同演习控制框架,通过图网络建模结合拓扑分析与资源受限项目调度问题实现。该框架以美国空军"银旗"(Silver Flag)演习为案例验证,成效显著。
未来武装冲突的未知特性源于对手间竞相谋求战略优势。Alderson等人[1]定义的突发意外(分情境型与根本型)具有必然性:情境型意外指虽属罕见但仍在预期范围内的事件;根本型意外则是普遍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件。例如强飓风袭击佛罗里达属情境型意外,而一月份灾难性飓风袭击伊利诺伊州则属根本型意外——因现有气象模型判定其不可能发生。军事领域同理:敌军运用已知战法发动突袭属情境型意外;而使用大幅超越现役能力的未知武器系统(如广岛原子弹)则构成根本型意外。突发意外与"正常波动"(明确预期的事件范围)形成对立,基础技能及其支撑的即兴应对能力通常在正常波动范围内培养。但受训者在遭遇情境型与根本型意外时应用技能的能力,必须通过专项训练获得。
针对正常波动与突发意外的训练方法沿复杂度、成本与价值构成连续谱系。Alderson等人[1]将训练划分为五类:模型推演、模拟仿真、兵棋推演、实兵演习及实战化演训(其模型与仿真定义异于常规:此处指建模保真度差异)。图1展示训练类型与意外类型的对应关系。各类训练对即兴能力培养的适用性如下:当系统可脱离细节与语境仍具效用时,模型推演最为适用——其将复杂系统简化为可处理表征以探索标准态势。虽可通过随机要素应对部分情境型意外,但场景偏离标准操作条件时模型易出现误判。模拟仿真则利用系统细节探究复杂性(如车辆模型仅预设方向盘转向响应,仿真却可解析转向动作对整车部件的具体影响)。模拟仿真与模型推演对情境型意外存在类似局限,但仿真更易因系统交互复杂性产生意外状态。两者均无法应对根本型意外——因所有情境必须预先编程。
图1. 训练成本与复杂度随预期意外事件层级提升而增长。特定训练类型可能无法实现某些层级的意外事件。基于Alderson等人[1]及Mendonça与Wallace[2]的研究成果构建。
兵棋推演的真实性通常低于模拟仿真,但恰当奖励机制更能激发受训者投入。然而奖励机制会引导受训者采取设计方认定的"有益"行为(可能与现实脱节)。隐藏评分体系虽可规避此倾向,却会降低受训者参与度。当参训者掌握评分规则后,往往聚焦得分最大化策略而忽视结果探索。若将此类经验内化,其在现实场景中应用推演启发式方法可能导致意外后果。充分复盘(剖析推演与现实差异)可缓解该风险,但需有实战系统经验的专家参与指导。
实兵演习较兵棋推演成本更高、流程更复杂。虽在现实环境展开,但通常与实战系统隔离以降低风险。可设计覆盖正常波动与情境型意外的演习内容,规模从小组训练延伸至数万人参演的大型作战演习[3]。因人类行为固有不可预测性,实兵演习更易触发情境型意外。演习可与实战化演训结合——后者作为最复杂且具潜在价值的训练手段,直接在实战系统展开(通常附加防护措施)。如文献[4]-[6]讨论的"黑启动"事件(局部电网崩溃后恢复供电演练)即为典型。实战化演训能暴露未知系统依存关系,但会对保障人群造成显著干扰。对受训系统认知不足可能引发根本型意外。
受训者需掌握应对突发意外的即兴处置能力。爵士乐领域已建立完善的即兴能力培养范式——通过曲目研习与重复训练发展即兴创作与失误修复能力[2]。因此必须为受训者提供安全环境下的试错空间,这种自主权可增强其应对意外的效能。但赋予受训者自主权会增加导调人员的意外频率——因后者通常背负既定任务目标。当受训者尝试创新方案时,其对演习链的波及效应(尤其三阶以上影响)目前难以预判。单环节失败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演习超时,或破坏预设事件注入条件。未能识别此类脱节将削弱演习沉浸感,使受训者困惑于事件注入的真实意图——他们应对抗"事件注入"而非"演习本身局限"。Pietrucha[7]指出当前美空军(USAF)训练体系推崇"基于海量精准情报制定最优方案"的指挥模式,Biery[8]认为这导致尉官群体缺乏在混沌时效环境下带队作战的实战经验。培养混乱环境中的决策自信对未来大国战争至关重要,而文化变革需依托作战支援演习的方法创新。
本研究以美空军作战支援部队的周训项目"银旗"(Silver Flag)为案例。现行演习目标源自专业领域核心需求——为远征空军基地提供保障功能,各兵种据此构建认证事件以确保部队满足AFFORGEN模型战备标准[9][10]。截至2023年3月,"银旗"缺乏评估事件关联性及目标达成路径的框架。据Aragon[11]与Keech[12]报道,2023年6月"银旗"由训练演习转型为任务资格认证演习,强化了复杂场景构建的迫切需求。
因缺乏事件分析框架,2023年3月版"银旗"依赖少数预设序列事件链,要求受训者按固定流程完成。此限制性环境阻碍小分队指挥与即兴能力发展——难以提升受训者自主权。当受训者尝试非常规行动时,导调组或可追踪一阶影响,但后续变化迅速超出人脑处理极限。本案例研究数据采集期间,因受训者基于往期"银旗"经验提前响应事件注入,导调组试图引入突袭情境。此自发调整暴露出事件依存关系评估机制的缺失——实施变更前需召集全专业联席会议,且因无法预判影响范围被迫延长演习日程。亟需建立支持数据采集、创新方案验证与实时调适的框架,核心是在人类决策不确定性中最大化训练价值。由此引伸出根本研究命题:能否构建弹性演习模型,为规划提供洞察并为导控提供实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