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市导读
AAAI 2022的投稿论文数又创新高,达到了9251篇!而录取率却又创新低,仅有15%!由于论文数量飙升,审稿人员不足,导致评审不专业,优秀论文被误伤的现象似乎今年也很严重!>>加入极市CV技术交流群,走在计算机视觉的最前沿
什么?AAAI2022的发布结果延期了?
在没有任何官方通知的情况下,本该在11月29日就该发布的接收/拒绝通知最终还是迟到了,在直到北京时间12月1日的晚上才公布结果。
三天的漫长等待,也是让作者们心急如焚,甚至隔一段时间就上网站上看一下出没出结果,手里还要攥着速效救心丸。
也有作者等待太久,直接等成了「范进中举」。
一年一度放榜日,几家欢喜几家愁,千呼万唤的AAAI 2022接收结果也是特别惨烈!
本次会议共收到9251篇投稿,创下AAAI投稿量的历史记录,其中9020篇投稿进入了评审环节。
最终经过大会讨论决定共接收1349篇论文,录取率为15.0%,创下历史新低。
审稿不专业还是论文不行?
虽说录取率的下降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会议审稿的严格程度,但似乎此次大砍接收率似乎让各位作者觉得是「审稿不专业」导致的。
北京大学的张铭教授表示,今年实在是太难,即便论文为全positive的评价,并且评审也同意接收的情况下还是被拒了!
第一轮审稿就惨遭拒绝。
辛辛苦苦做了一年多的成果,也是进入研究领域以来做的自我感觉最满意的一个工作,光修改就足足做了两个月,直到导师都挑不出毛病却直接被审稿人拒绝。
而审稿人的意见则更是让人崩溃,看完让作者觉得智商被侮辱。
第一个审稿人说论文中实验不全,缺少标准baseline,但实际上这是个外行审稿人,并不了解该领域的具体研究方法。并且论文中已经提交了开源代码,审稿人却仍然要求上传代码和数据。
第二个审稿人更离谱,一路good和excellent下来,最后还是给拒绝掉了。写的很好,下次不要再写了?
拒绝的理由也很奇葩,实验很充足,结果也很好,但是实验结果的解释不够。审稿人提出的唯一问题竟然是问论文中提到的模型结构是什么。
经历分享出去也是引起广泛的共鸣,「熟悉的盲人审稿」,「不该投AAAI」等等。
而且大部分人也认为被拒稿也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关键是审稿人的意见毫无价值,根本没有帮助作者改进论文质量。
并且论文的进与中实际上并不取决于你的论文是否值得发表,而是取决于你是否被录取率给控制住。由于每年投稿数量太多,主办方只能在一阶段保留40-50%的论文,才能保证最终接收率控制在20-25%。
56%的论文进入第二阶段审稿。
也有评审人员站出来指责AAAI的评审系统,例如在阶段一分配的三篇论文中,有一篇和自己的研究毫无关系;而第二阶段,三篇里面有两篇都是无关论文。这位reviewer也是负责任地放弃了这几篇论文的审稿。
但如果碰到一个「不懂装懂」的reviewer,那最后给出的意见也肯定是相当不专业甚至在作者眼里都会是奇葩的审稿意见。
并且他也认为审稿的论文质量实在是太差了!有的论文数学公式都不对 ,简直是对作者和评审的双重折磨!
也有网友评价这届评审可以拿「矛盾文学奖」了。
评审一:not completely novel, but good evaluation
评审二:novel motivation and idea, but poor evaluation
迷之AC?
北大的同学「深蓝」表示,评分7775,rebuttal之后没改分,所有评审都写的Agreement accepted,最后还是被AC挂了。
另一位浙大的同学「Zexi Li」也表示,关于联邦学习的工作,第一次评分8664,在rebuttal之后改为8665。从Meta Review的语气来看应该是给过了,但最后还是惨遭AC拒绝。
AAAI到底变水了吗?
人工智能促进协会(AAAI: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主要学术组织之一,其主办的年会也是一个顶级的人工智能学术会议。组织成立于1979年,原名「美国人工智能协会」,并于2007年更名为「人工智能促进协会」。
自创办以来,AAAI每年新增4位执委(Executive Councilors),服务任期为3年。历任执委共172位。从历史来看,AAAI共有3位华人执委入选,分别是中国香港的杨强教授(任期2016-2019年)、美国哈佛大学的Y. Chen教授(任期2019-2022年)、中国大陆的李学龙教授(任期2021-2024年)。
南京大学周志华教授曾担任AAAI 2019大会的程序主席(Program Chair),也是自AAAI创办以来,首位非欧美国家的学者担任AAAI的程序主席。
前十几、二十年,像AAAI这种顶级会议,对自己的文章没有充分自信的研究人员大部分是不敢投的。
但也正因为是顶级会议,所有AI相关的研究人员都会投稿,包括智能体与多智能体、问题求解、搜索、规划、决策、感知通讯、不确定性以及各类深度学习模型的研究。
在2010年之后,随着神经网络的崛起,带动了一大票学者进入到AI的学习及应用领域。此外,越来越多的投稿作者也都抱着免费拿一次评审意见也是不错的态度。
于是,投稿数量也随之暴增,这其中就包括一些老牌的会议如IJCAI和AAAI,有水平的评审人员数量就显得严重不足,最终结果就会导致论文质量、评审质量都严重下滑,从而显得会议变水了。
但对于AI的其他领域,也就是那些传统AI的问题,比如问题求解、规划、搜索、约束问题等,在AAAI领域依然保持着高水准。
那些针对AI传统困难领域的大牛和坚定的研究者们,一直都在AAAI,也不会离开,更不会导致AAAI变得更水。
当然,每次AAAI放榜都被称为是最严一届,投稿量从AAAI 2017的2571篇突然暴涨到3808,再到7095篇,8800篇,9034篇,再到今年的9251,每年都在刷新纪录,似乎一次会议审稿近一万篇论文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了。
而录取率也是飘忽不定,从2017的24.9%到24.6%,而2019则暴跌至16.2%,随后又在2020和2021涨回到20.6%和21%,2022又断崖式下跌成15%。
录取率的降低虽然会误伤一些优秀的论文,但也会让一些没有充分研究的论文暂时放弃投稿,从而提高会议的质量。
关于AAAI水不水这个问题,每个人心中都有定论,中了皆大欢喜,reject了也要继续努力!
参考资料: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7725523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3355908/answer/678647543
如果觉得有用,就请分享到朋友圈吧!
公众号后台回复“transformer”获取最新Transformer综述论文下载~
# CV技术社群邀请函 #
备注:姓名-学校/公司-研究方向-城市(如:小极-北大-目标检测-深圳)
即可申请加入极市目标检测/图像分割/工业检测/人脸/医学影像/3D/SLAM/自动驾驶/超分辨率/姿态估计/ReID/GAN/图像增强/OCR/视频理解等技术交流群
每月大咖直播分享、真实项目需求对接、求职内推、算法竞赛、干货资讯汇总、与 10000+来自港科大、北大、清华、中科院、CMU、腾讯、百度等名校名企视觉开发者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