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拿证到手软,依然没有安全感

2022 年 4 月 15 日 36氪
每年考下3个证是种什么体验?


文| Apple
编辑| 祺  然

来源|壹DU财经(ID:yiducaijing2021)

早上5点38分,和往常一样,“中年职场人”老葛起床学习了!在今年的规划中,她要考下三个证:证券从业资格、中级经济师及二级心理咨询师。“证券从业资格证7月、中级经济师10月,心理咨询师课程看情况选上半年或下半年,但今年这三个证必须考下来。” 
她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年考下“三个证”——通常又按照“一难一中一易”来分配。比如今年,中级经济师相对难一点,毕竟她是广告专业出身并没有财务相关知识,学起来有些吃力,要花费更长的时间。 
而证券从业资格证只有选择题,吃透知识点,难度不大,很多大学生能保证一次性通过;心理咨询师则是她自己感兴趣,会持续学习,如果能考下证来,会更有动力。 
身处广告行业,为何要跨界考经济类和心理学类的证书?提及考证的理由,老葛称:“35岁之后,职场危机感越来越重,感觉不学习人就废了,怕自己失业。每次拿到证会有一些安全感,为未来多做一些准备。” 
老葛的经历其实颇具代表性。随着就业压力逐年增加,为提高竞争力获取更好的就业机会,不少职场人都开启了“考证模式”,甚至什么证“含金量”高就考什么。
 
职场人的考证热:“高烧”不退  
“月入7000不如考个消防证,一个人养全家”
“不用坐班,时间自由”
“考个家庭教育规划师,十年后,你会感谢今天的自己”
“中级经济师,不光能减税,还能落户积分,再不报名就晚了”
……
看着网页中、短视频里不时刷出来的考证广告,谁能不心动呢? 

刚毕业三年的小梦就心动不已。其实早在大三时,学工商管理的小梦已经拿到了教师资格证(小学)。当时,在线教育还如日中天,一直学习不错的小梦心想,如果将来找工作难还能去培训机构当老师,给自己留一条路总是好的。但没想到。很快,做教育培训的路就被封上了。 
小梦是如何走上考证之路的呢?进入大学后,辅导员会传授“考证秘籍”,在各类媒体、公众号里也能看到诸如“大学生必考的100个证书”之类的推送文章。 
“身边同学都在考证,同寝室的同学都约好了要考什么,如司法考试、教师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好像是个证都要拿到手才行。”因为说不上什么时候就用得上。 
毕业后,小梦并没有如愿从事与她所考证书相关的工作,而是在一家公司做行政的工作。但考证这件事,她从来没有放弃。“感觉做行政并没有太大前途,所以学了人力资源、考下了会计证,未来应该会向财务或者HR方向转型。” 
为了增加就业砝码,在建筑公司做工装设计的小颖,更是考下一大堆证书:2017年考下二级建造师;2018年考下注册造价工程师;2019、2020年用两年的时间拿下一级注册建造师;随着孩子的出生,她在2021年被迫中断了考证之路。 
不过,去年底,她在听说文物工程师就业前景好且人才供应紧缺后,正准备踏上新的考证之路。 
“有了这些资格证后,我才真正有了一些安全感。”但2021年以来,全国地产公司“爆雷”信息不断传来,恒大、华夏幸福、融创等坏消息一个接一个。 
“建筑行业还能做多久,之前这些证是否还有用武之地,真说不好,可能会考虑其他行业的证书了。” 

考试目标各不同 
考证,真的会“人传人”。 
小杨听说中级经济师可以在积分落户中加分就后开始筹备考试,同时,还把这一消息告诉了身边“北漂”的好朋友。于是,在她身边快速形成一个“考证圈”。 
一直学习力超强的小杨去年也顺利地拿到了中级经济师证书,但她也有一丝担忧:“现在积分落户政策来看,(中级职称)可以加分,但这积分落户还有很多其他条件,比如学历、买房年限、社保年限、科研成果等等,中级职称只是其中一项。但我刚30岁,也许到50岁我才够分,那时候,这个职称还能管用吗?” 
不过,她也表示,能在考证过程中学到一些知识,“教材虽然比较老了,但知识还是比较系统,对于现在的工作有一些帮助。” 
在“考证大军”中,如果说小杨属于目标派,那老葛一定是“自我驱动派”。在她看来,考证是一种让自己保证持续学习的动力,更是一种避免职场焦虑的利器。每当她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她总喜欢去B站、小红书上看励志达人们的分享。 
“制作精良的笔记、学习规划和方法、达人可怕的自律等等,都会让我打起十二分精神投入到新的学习中。”老葛说。 
上班、下班、不累就打开书本学习,累了就好好休息。为了学习“数字心理学”,老葛还会在加班中偷偷看老师的直播。 
每到周末,老葛还会带着儿子去爬“野山”、露营。在旁人眼里,老葛是一个永远有活力、不知道累的“女战士”。“但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只有始终保持这种紧张的学习状态,才会让自己保持战斗力,才不会让自己在职场的内卷中耗光能量。” 
去年,老葛入坑了数字心理学。为此,花了3万元报了线下课,“3天3万,虽然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会肉疼,但感觉对于工作和家庭、亲子关系都有很大的帮助,以后再有机会,还是会继续学习的。”  

踩过坑辟过雷,拿到的证书真的有用吗?
艰难的考证路上,有的人纯自学,但更多的人会参加培训班。说到培训班,职场人遇到的坑就多了,被当成“韭菜”割的故事也时有耳闻。 
小杨一位“考证圈”的朋友小李,因为备考时间太短,就想找一家机构看看能不能“划重点”。但在花了近5000元报名参加所谓的“考前集训”班后,却真正当了一名“新韭菜”。 
“没时间看书了,看到招生简章就报了名。宣传的时候说得好好的,5天线下课,有经验的老师会把课程内容串讲,再做考点分析,给2套预测卷,还会带着学员一起背重要的知识点。” 
但事实却让小李跌破眼镜,“线下课换成线上课,招呼都不打,直接被通知;线上课也就算了,老师打着哈欠就来上课,说他认真备课?我是不信的。讲课内容更是前言不搭后语。”说起当时的情形,小李就一脸气愤,“别说带着我们一起跑,5天的课,简直就是折磨。” 
据小李说,这是一家在北京规模挺大的职业培训机构,收费也不低,但真的效果奇差无比,“都不知道从哪里找来所谓的老师,连基本概念都能讲错。” 
和小李相比,小梦的经历更惨。刚毕业那年,小梦和同事一起报名了人力资源师的培训,两人交完相当于一月薪水的学费后,却没了下文。“最开始机构说‘考试包过还包工作’的,但转眼机构就跑路了。” 
从那之后,但凡把话说太满的招生信息,小梦就不再相信。交钱之前,一定会全面考察机构的情况。 
为了考证身心俱疲的职场人,在拿到那么多证后,真的有用吗? 
老葛作为考证资深人士,一直坚持“考证有用论”。多位中年职场人士也因为吃到“证书红利”而表示“有用”。 
比如说,去年老葛花2000多元“拿”下了家庭教育规划师的证后,还申请了个税减免。拿到中级会计证的小高也从村里的水站调到了村支部做起了会计。小颖也凭借着手里的若干建筑类证书,每年靠“挂证”能增加几万元的收入。 

职业教育培训迎来春天?
一边是职场人为了安全感开始疯狂考证,另一边自然是火热的职业教育赛道。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中国职业教育培训行业的市场规模以收入计算,从2016年的5167亿元增至2020年的7242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8.8%,预期到2026年将达到11107亿元的规模。 

并且,在K12教育全面“熄火”之后,更多的资本开始涌入职业培训赛道。黑板洞察发布的教育行业2022年1-2月融资报告数据显示,教育行业1-2月融资事件细分领域中,职业教育融资数据为12起,居于细分领域榜首。融资金额同样占据各细分领域榜首,且占比高达 58.81%。 
这也意味着,无论是从收入规模还是资本层面,职业培训已成为接棒K12教育的新秀。行业人士普遍认为,职业教育的前景有目共睹。此前一系列政策的颁布,为加快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也预示着未来至少会有十年的黄金发展期。 
从赛道的玩家来看,新东方、好未来、高途、有道等学科培训龙头,纷纷加码职业教育,老牌的如尚德、粉笔网等也在持续加码。 
眼下,随着今年“考证”季的到来,职场教育赛道的这把火必然越烧越旺。但同时,职场教育赛道的乱象也日益明显。师资、乱收费、课不对版等现象比较常见。 
此外,一些新兴的职业培训也玩起了新的套路:描绘新职业发展的美好前景、渲染职业证书含金量、虚假承诺拿证后轻松找到高薪工作。学员交钱接受培训,拿到证书后才发现证书并不值钱,还有的是花钱买“证书”,不少学员想靠证书摆脱职场焦虑却又被职业培训“套路”。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清理违规考试、鉴定、培训、发证等情况,推进解决职业资格过多过滥问题,以此降低就业创业门槛。 
自2013年起,国务院分7批审议通过取消的国务院部门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共434项,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154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280项。 
除了极少数“所涉职业(工种)必须关系公共利益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且必须有法律法规或国务院决定作为依据”的职业要求设置准入类职业资格,从业者需参加资格考试获得资格证书外,其他的职业,都取消职业资格考试,从业者无需获得资格证书。对从业者的专业技能评价,改为由用人单位和第三方机构组织,实行社会化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因此,职场人在对证书的“盲目崇拜”中,或许是时候看看,你所考的证、学的习,报的班,他们本质上和“买证”是不是一回事。


来个“分享、点赞、在看”👇
每年考下3个证是种什么体验?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课程是对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专知上对国内外最新AI+X的课程进行了收集与索引,涵盖斯坦福大学、CMU、MIT、清华、北大等名校开放课程。
腾讯《数字化转型指数报告》,92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34+阅读 · 2022年4月29日
专知会员服务
27+阅读 · 2021年1月4日
专知会员服务
20+阅读 · 2020年10月2日
缺少大厂背书的产品经理,你很难值钱!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2年4月10日
自由职业后,我开始羡慕996了
36氪
0+阅读 · 2022年4月4日
为什么工厂在年轻人鄙视链的最底层?
创业邦杂志
0+阅读 · 2022年3月29日
转行产品经理还能涨薪50%?其实真没你想的那么难!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2年2月20日
都说运营门槛低,但为何我转岗那么难?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2年2月13日
“网易年终奖888888、腾讯120w?运营人想跳槽进大厂该怎么办?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1年12月13日
互联网没有35岁的打工人?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1年11月22日
“做运营3年,居然被一位新人比下去了!”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1年11月7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Deformable Style Transfer
Arxiv
14+阅读 · 2020年3月24日
Transfer Adaptation Learning: A Decade Survey
Arxiv
37+阅读 · 2019年3月12日
Arxiv
26+阅读 · 2018年9月21日
Arxiv
12+阅读 · 2018年9月5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缺少大厂背书的产品经理,你很难值钱!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2年4月10日
自由职业后,我开始羡慕996了
36氪
0+阅读 · 2022年4月4日
为什么工厂在年轻人鄙视链的最底层?
创业邦杂志
0+阅读 · 2022年3月29日
转行产品经理还能涨薪50%?其实真没你想的那么难!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2年2月20日
都说运营门槛低,但为何我转岗那么难?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2年2月13日
“网易年终奖888888、腾讯120w?运营人想跳槽进大厂该怎么办?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1年12月13日
互联网没有35岁的打工人?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1年11月22日
“做运营3年,居然被一位新人比下去了!”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1年11月7日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