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为《走进人工智能》:第12讲 从硅基之力到碳基之巧:智能的混合增强∣认识你自己:因何生而为人
《走进人工智能》
你好,这里是吴飞的数字专栏《走进人工智能》。上一讲我们介绍了人工智能的算力之源。在专栏的第十二讲,我为你准备的内容是“从硅基之力到碳基之巧:智能的混合增强”。我们习惯于把人类和其他生物所表现的智能统称为碳基智能,因为生命由碳水化合物构成;而把机器智能系统称为硅基智能,因为芯片的基础材质是二氧化硅。人工智能的深入发展推动着人与机、机与机以及人机共融社会形态的形成,呈现混合增强智能。这一讲中我将介绍认识人脑、类脑计算和混合增强智能三部分内容。
认识你自己:因何生而为人
在科学研究中,“逆向工程”是指在已知某一产品的最终形态和功能之后,推演这个产品的产生过程。
2013年,美国启动了一个被称为脑科学“阿波罗计划”的研究项目,其中的一项研究是希望绘制出小鼠一立方毫米区域中脑组织的神经元结构,研究5万个神经元以及5亿个突触之间的连通模式,逆向推演小鼠大脑是如何对外界刺激进行反应的。
目前已知的最简单的动物大脑是线虫大脑。线虫大脑只有302个神经元和7000个突触。虽然线虫所具有的认知能力远远弱于人类,但线虫拥有惊人的学习能力和形成记忆的能力。2019年,历经八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完成了秀丽隐杆线虫全部神经元完整图谱的绘制工作,成果刊登在《自然》(Nature)杂志封面上。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绘制了全部神经元之间的所有连接,甚至能将线虫两种性别的差别都画出来,从而解释神经元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得以产生不同的行为。
从平常的喜怒哀乐到人生的生死离别,每个人的命运都与人类大脑这个神奇的器官息息相关。正是这个独特、神秘、平均重量大约为 1.2千克的大脑,才让人类 “生而为人”、建立人类文明。人脑大约拥有860亿个神经元和100万亿个突触,复杂性几乎是无限的。
产品名称:走进人工智能∣有声通识十五讲
主理人:吴飞
出品机构: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合作机构: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智能教育中心
出品时间:202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