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外国人这么忌讳戴口罩? | 哇塞

2020 年 3 月 29 日 36氪

奇妙的改变每分每秒都在这个世界上发生,它们新奇、有趣,大部分出人意料,却的确已经或即将改变我们的生活。在这个悠闲的周日下午,36氪邀请「超人测评」为你带来这些全世界最酷的惊喜,哇塞!


来源 |  超人测评(ID:chaorencp)
编辑 |  小黄油
撰文 |  塔塔

视觉 | 火山酱 塔塔


不爱口罩爱自由

只有病人才需要戴口罩? 

图片来源:unsplash.com

国内通过对新冠病毒的严管严控,疫情形势趋于稳定。然而,新冠肺炎病毒迅速席卷全球,国内外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景象。
在中日韩等东方国家,病毒肆虐期间假若外出没戴口罩,相信你的内心羞耻度不亚于在人前裸奔,且人人对你避之不及。
而在一些西方国家,奇葩操作则层出不穷。无论是美国春假聚众狂欢,还是多国超市里疯抢厕纸,我们都会发现——几乎所有人都不戴口罩

图片来源:新华网
先有意大利一位议员因在会议中戴口罩被群嘲质疑,最后怒摔话筒的事件,又有瑞士女议员因戴口罩被认为扰乱秩序逐出会议。海外更是出现了多起中国留学生因戴口罩而遭受袭击的无理行径。
这会儿,口罩在东方人眼中是价比黄金的硬通货,为什么到了西方就成了洪水猛兽,人人避讳呢?

图片来源:微博视频截图

首先,从文化角度来讲,西方人的习惯和意识中压根就没有戴口罩这个选项。
在西方,自小接受的教育告诉他们「生病了才需要戴口罩」。除了医生,健康的人不需要戴口罩。如果你戴了口罩,你就是有病。
甚至一些经常接触病人的医生,也没有戴口罩的习惯,除非会接触一些传染性疾病,否则能不戴就不戴。

图片来源:unsplash.com

而在亚洲地区,由于近20年接连被SARS、甲型H1N1流感以及日常的雾霾问题骚扰,人们早已习惯戴口罩,甚至成为了一种时尚。
没洗头?没洗脸?不要紧,只要出门戴口罩,就不会有人认识我,甚至还会被认为有点酷。所以在亚洲,戴口罩的人大家早已司空见惯

图片来源:南方新闻网

其次,东西方观念不同,导致了人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和逻辑有差异。
在西方国家,人们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接受承担个人责任,但拒绝承担集体责任,这一点还是与我国的家国情怀有很大差别的。
具体可以理解为:我生病了,我会自己吃药戴口罩,因为这是我个人需要承担的责任。
但如果遇见类似雾霾等涉及集体责任的时候,就会以游街抗议的形式要求政府集体解决,而非自己戴口罩做好防护。

图片来源:unsplash.com

政府、官媒的引导对民众戴口罩的观念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国内,从手机电视到居民楼告示,甚至不少居委会大妈都会挨家挨户地提醒出门戴口罩。
而在国外却截然相反。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福布斯等全球知名媒体宣传的核心思想就是:健康人没有必要戴口罩,有些甚至会带来危害。
我们都知道新冠病毒潜伏期长且具有传染性,即使没有症状也可能会传染病毒,所以健康人是绝对有必要戴口罩的,但是这一知识点在国外却并不普及。

“不,你不需要戴口罩来预防新冠病毒——它们有可能让你更容易感染”,图片来源:福布斯杂志

虽然戴口罩确实有效,但政府并不提倡普通民众去买口罩。从德国连续几次「不小心」扣押防护资源就知道,西方国家的医疗物资有多紧缺。
所以西方国家唯一提倡的就是勤洗手,勤洗手,勤洗手,毕竟洗手液这东西还是不太缺的。

药物「氯喹」
特朗普认可的抗疫药物?

图片来源:WH.GOV

当地时间3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记者会上称,一种名为「氯喹」的药物在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时取得惊人效果,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也已批准此类药物用于治疗新冠肺炎。
不过话音刚落,川建国同志就被公开打脸,FDA表示「氯喹尚未获准用于治疗冠状病毒」,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还需要进行测试。
但如今全球疫情严重,世界各国都在努力研制治疗新冠肺炎病毒的特效药。前有中药双黄连,后有西药瑞德西韦,那么这次喜得成效的氯喹究竟是何方神圣?

图片来源:unsplash.com

氯喹的出现由来已久,早在1934年的时候就已由德国拜耳实验室的科学家人工合成。不过它的主要医疗用途是治疗疟疾,只是兼具了多种抗病毒效果。
疟疾是由感染疟原虫引发的寄生虫传染病,而新冠肺炎则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传染病,氯喹为何都有疗效?

图片来源:pexels.com

氯喹之所以对抗击新冠病毒有所成效,完全是因为它的附加属性「广谱的抗病毒作用」。
新冠病毒在人体细胞中通过RNA聚合酶来完成自身的转录和复制,而氯喹的抗病毒作用主要依靠的是通过改变内吞实体酸碱度值,抑制病毒复制,在转录中进行阻断。

图片来源:pixabay.com

在新冠病毒感染初期,病毒在人体内含量还比较低,它们的主要手段是在人体内开始疯狂复制病毒。此时氯喹便通过阻断病毒复制过程,减少病毒数量,再让机体免疫系统消灭少数病毒。
而在新冠病毒感染后期,病毒已成功占领人体细胞,抑制病毒复制的意义已经不大,此时氯喹在重症患者内主要发挥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作用。

图片来源:unsplash.com

「广谱的抗病毒作用」决定了氯喹的疗效并非独此一家,它在医治登革热病毒、寨卡病毒和HIV病毒中也具有相同的作用。
不过抛开剂量谈毒性,那都是耍流氓,氯喹在高剂量使用时具有毒性。但是从更全面的角度来看,氯喹被普遍认为是安全的,因为其即使在中剂量下也有非常好的耐受性。
但由于临床试验的数据不足,目前所得到的数据都没有足够的临床病例支撑,且过往试验有许多漏洞,所以距离氯喹被批准为新冠肺炎病毒治疗特效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图片来源:pixabay.com

在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出现治疗新冠肺炎病毒的特效药之前,大家还是不能放松警惕。超妹还是老实在家喝双黄连吧。

新型口服疫苗问世
接种疫苗再也不用打针啦

图片来源:CC BY-ND

近日,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药物学教授 玛丽亚·克罗伊尔(Maria Croyle)发表文章称,她的团队研制出一种可在口中迅速融化的薄膜型疫苗。
这种薄膜型疫苗不仅无需冷藏,且保质期可达三年之久, 这对于一些无法提供长期冷藏疫苗的落后地区来说是莫大的福音。

图片来源:CC BY-ND

这项薄膜封存疫苗的灵感来源于一部昆虫在琥珀中留存数百万年的纪录片。玛利亚希望通过糖和盐等自然成分混合后形成类似琥珀的结构来保护疫苗成分。
这项薄膜型疫苗的主要原理是将病毒和细菌等生物夹在两层可溶解的薄膜之间,并维持细菌、病毒、抗体和酶的活性。

图片来源:CC BY-ND

玛利亚的团队在通过450次的配方测试后,发现山梨糖醇能在短时间内高效地释放药剂,且成膜后的延展性很强,增加了生产的可行性,成为了最优粘合剂。
研究人员通过对小白鼠肌肉注射疫苗和口服薄膜疫苗进行对比后发现,口服薄膜型疫苗的动物体内含有更高的抗体含量更高,且薄膜耐受性好。
而且其与肌肉注射型疫苗相比,刺激更低,这些优点都证明了口服疫苗值得推广的可行性。

图片来源:taopic.com

口服薄膜型疫苗除了活性强、无需冷藏外,还能以最小的空间容纳单支疫苗,节省储存空间。
因为吞下去就行了,在使用过程中也不会产生注射器、棉签、药瓶等医疗垃圾,更加环保。

图片来源:pixabay.com

目前团队正在和创业型企业合作,希望能在两年内得到推广。
在这项技术推广后,超妹相信可以让更多人免遭疾病的困扰。

「T-Pod」无人驾驶卡车
车在,人不在

图片来源:Einride官网

货车运输司机可以算得上是个高危职业,常年奔波在情况复杂的高速公路上,时间一长会引发驾驶疲劳,一晃眼的功夫就可能发生意外。
或许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瑞士科技公司Einride研发了一辆全自动无人驾驶卡车「T-Pod」,让司机在千里之外也能灵活控制它。

图片来源:unsplash.com

T-Pod虽然被称为卡车,但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可自动运输的大货箱。它没有配置驾驶舱,方向盘、油门、制动踏板更是通通取消,甚至连挡风玻璃也索性剔除。
全车身长7米左右,底部配有6个轮子,其中两个后轮可自由升降。整体风格简约,外观设计科技感满满。

图片来源:Einride官网

从Einride公司在设计时取消驾驶舱的行为就可以看出,他们对自家的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十分自信。去年5月,T-Pod已成为全球首辆成功上路测试的无人驾驶卡车。
它的车头搭载了车载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和Nvidia的Drive平台,具备四级自动驾驶功能,可以在2500公里的范围内自由切换无人自动驾驶或在监控室里远程操控的模式。

图片来源:Einride官网

T-Pod满载重量约为20吨,动力和续航系统采用的是一块20kWh的电池,最高时速可达到85km/h,续航里程数可达200km,邻近城市间的物流运输需求基本可以满足。

图片来源:Einride官网

目前,T-Pod全自动无人驾驶卡车已经在瑞士的一个货站里使用,只不过为了安全起见,车速被限制在了5km/h。
Einride公司计划在2020年推出一套完整的交通运输系统,一旦投入使用,每年将会运输200万个标准托盘的货物。

图片来源:Einride官网

是不是离科幻片中的无人交通运输的道路不远了?只不过,可能有大量司机师傅要面临失业的风险了。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专知会员服务
145+阅读 · 2020年6月15日
专知会员服务
27+阅读 · 2020年3月6日
广东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65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8+阅读 · 2020年1月26日
深度解读 | 美国打压华为这事水很深——什么是华为?(1)
混沌研习社广州分社
21+阅读 · 2019年6月27日
关于医学影像背后的科学,你都知道多少?
中科院物理所
3+阅读 · 2017年12月14日
为什么大家都不戳破深度学习的本质?
36大数据
4+阅读 · 2017年12月7日
为什么不能和阿里巴巴好好说话呢?
创业邦杂志
3+阅读 · 2017年7月3日
VrR-VG: Refocusing Visually-Relevant Relationships
Arxiv
6+阅读 · 2019年8月26日
Arxiv
5+阅读 · 2019年4月21日
Music Transformer
Arxiv
5+阅读 · 2018年12月12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5月21日
VIP会员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