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2019第二届国际医用机器人创新发展论坛上,各方嘉宾针对医疗机器人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与路径进行了探讨。其中,张送根教授和王田苗教授针对医疗机器人和医疗行业如何实现创新成果产业转化,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动脉网对其观点进行了整理。
两家实现盈利的医疗机器人公司
近几年,全球的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长迅速。2021年,医疗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07亿美元。2014年到2021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0%,其中手术机器人占整个医疗机器人市场的60%。
美国在全球医疗机器人行业布局处于领先地位,亚太地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医疗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应用方向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硬组织手术和一类是用于软组织手术。由于应用场景不同,这两种方向的基础方案设计完全不同。用于软组织手术的机器人无论是单孔机器人还是多孔机器人,原理都是用设备代替人的眼睛、双手,在体内操作。用于硬组织手术的机器人的核心是帮助医生定位,并逐步增加磨削功能。
在软组织手术机器人方面,达芬奇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而在硬组织手术机器人方向,天智航目前是最有代表性的公司。据动脉网了解,目前天智航已经盈利,成为继达芬奇之后全球第二家实现商业化运营盈利的手术机器人公司。
患者需求助推医疗技术进步
据统计,目前全球手术机器人的手术量已经从2005年的2.5万例,增长到2018年的130多万例,13年增长了52倍。尤其是前列腺手术,有80% 是由达芬奇机器人完成的。达芬奇也正是找到这样的适应证,才保持其稳固的市场地位。
手术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增长,不仅与技术进步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是患者需求助推临床进步的结果。
随着患者对微创手术认识越来越强,如果医院没有开展相应的微创手术,或者医生不具备微创手术的能力,患者就会选择去其他的医院就诊,这种现象推着医院引进手术机器人设备,助推医生进步学习新技术。
不过,机器人只是工具,再好的手术机器人也需要经验丰富的手术医生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手术机器人的另一个作用是延长外科医生的黄金时间。外科医生的黄金时间是指医生的手术技能、经验和体力都达到职业生涯的最佳状态。
一名外科医生的黄金时间其实是很短的。开始从医时,医生需要几年的时间锻炼,学会手术后还需要时间去适应,长时间手术引发的脑力和体力耗损从而引发的手抖、脚肿等现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又开始不支,各种原因都在缩短医生的黄金时间。手术机器人的出现,可以解决体力的问题,延长医生的黄金时间,进而提供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
中国医疗机器人研发的两个优势
推动中国医疗机器人发展的除了患者需求,还有科研人员的努力。中国的医疗机器人研发有两个特别明显的优势。
第一,我国大医院的医生经验十分丰富,研究人员的任何想法,医生都可以快速理解吸收,并鼓励科研人员在伦理框架下进行动物实验或者临床实验。
第二,大部分医生在医工结合的科研方面有强烈的积极性。其中一些医生是发表学术论文的需求,另一些医生则是个人兴趣,希望接触到新的技术前沿。
无论哪种因素的驱动对于医疗科技创业者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医疗科技创业需要产、学、研、医多方合作,尤其是医疗机构的支持和医生的参与,这对产品的研发和后续的落地起到决定性作用。
合作的医院与科室对项目起到重要影响
中国的手术机器人发展有自己的优势,但也有明显的差距。首先手术机器人在不同的领域都有研发,但是目前真正做出产品,产业化落地的屈指可数。
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承担国家相关项目的群体比较分散,涉及医院、高校、科研院所等,他们从自身的需求出发进行创新,并发表论文,但是到了具体的产品化、商业化的时候,没有一套完整的落地模式,没有成熟的企业愿意接收。
另一方面,由于手术机器人产业落地往往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从立项到形成产品需要5年,获得认证又需要大约5年。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至少1亿美元以上的资金支持,并且很难有回报。创业者该如何坚持?
另外,手术机器人是否可以实现产业落地,往往与合作的科室总体实力有很大关系。目前我国手术机器人率先出成果的是骨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这几个科室都是医院营收较高的几个科室。
关于康复机器人,市场上有很多成熟的产品,但是我国康复发展较慢,科室收入不高,康复行业最近几年已经在快速增长,但是康复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还需时日。
临床价值≠商业价值,创新≠创业,项目≠公司
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关村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
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董事长张送根
让手术机器人落地,除了需要时间和金钱投入,从业者的思想状态也需要紧跟时代。为此,张送根教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临床价值≠商业价值。很多技术和应用可以解决临床上的需求,但它不一定有商业价值。比如说盆骨手术,临床有需求,技术也可实现,但是市场的量很小,市场规模不足以覆盖研发成本,运营成本,这样的研发很难进行市场化运作。
其次,创新≠创业。很多高校把创新和创业混在一起。技术型创业包含有技术创新、产业转化、商业运营多个维度。而创新多为实验室、医院的研究,更多也只是研究,与商业化无关。所以创新就是创新,创业就是创业,两个是不同的范畴,不可混为一谈。
再次,项目≠公司。同样的,项目和公司也是不一样的,项目可能是研究人员向国家、省市、学校申请的研究,国家给经费,研究人员给出研究成果,甚至没有成果都可以。但是作为公司,研究只是一部分工作,如何管理好团队,如何运营好公司,如何实现盈利,对员工、投资人负责都是公司需要考虑的。
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导、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王田苗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2017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超1.76万亿元,同比增长12.3%。
王田苗教授表示,科技成果中90%的基础研究、90%的专利来自于高校院所,80%的科技成果也来自于高校院所。如此大量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却非常低,这中间有三个问题需要思考。
首先是科研创新的定位问题。科研创新比较好的定位应该是“书架”和“货架”。
“书架”是指,科研论文和理论足够有原创性,甚至可以著书立说,为后续的研发者和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让他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快步向前。
“货架”是指,研发成果可以实现产业化应用,得到客户认可。
目前的现状是,很多研究人员的成果处在两者中间,原创性不足,对产业应用不接触。这些科研成果成了鸡肋,被高校束之高阁,似乎感受不到这个研究的价值。
第二是解决产权的问题。如果研发项目定位是上“货架”,那么就需要让市场证明成果的价值,需要具备商业头脑的CEO参与。这样就牵扯产权的问题。
关于产权问题,目前国家已经有相应的指导意见。相关部门曾公开表示,研究成果70%归个人。产权明确后,才可以顺理成章的设立法人,走商业化道路。
据了解,目前科研转化做的比较好的单位是上海交通大学和北医三院。
第三,需要长期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医疗产业转化周期长,涉及单位人员多。有时需要10年左右的研发,产业落地周期长,研发团队和临床及其他参与方有可能会有意见和分歧,这些问题处理不好,项目很难持续走下去。
国内不少项目是因为团队中途夭折掉的,因此寻找一个能够倾听意见,包容缺点的合作伙伴非常重要。庆幸的是,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长达10多年的研发过程中,产、学、研、医各方协同工作,虽然在内部也有不同意见,但是大家愿意彼此倾听,最终成为并肩作战的好战友。
当然,不仅是医疗机器人的产业转化需要产学研医多方协调,医疗其他领域的科研产业转化也应该是这样:找到合作的医院和团队,沉下心来,各司其职,将放在储藏室的研究成果尽可能的转化为商业价值。
文 | 王晓行
微信 | wxh-666-666
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巅峰赛事,就在本次!长按识别,参与报名~
近期推荐
★ 康复治疗师收入现状知多少?我们调研了江浙沪80多家康复机构
★ 关于远程医疗的未来,American Well访问了美国800名医生
★ 29家企业取得互联网医院牌照,宁夏“互联网+医疗健康 ”的发展现状划重点
动脉新医药
★ CDE发布《真实世界证据支持药物研发的基本考虑》意见稿,用以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2019年生命科学“40岁以下十大人物”名单,工业界入围人数首超学术界,华人一人入选
★ 卖北京两套房才用得起,第一款基因治疗小儿脊髓性肌萎缩症(SMA)药物获批
直击2019基层医疗
★ 政策鼓励互联网护理、日照中心、嵌入式养老,但社区养老的盈利问题解决了吗?
★ 家庭医生签约进入深水区,智慧家医模式实践能否撬动千亿级市场?
★ 阿斯利康、拜耳、正大天晴等药企瞄准基层,布局“互联网+医药”、院边店、DTP药房
★ 12大领域30个项目榜上有名,2019基层医疗创新实践优秀案例正式颁发
★ 智慧家庭医生专题报告:调研工作站落地进展,解决家医服务五大痛点,效率提升5~10倍
★ 基层医疗项目不赚钱为什么还要投?未来可在“医、药、检”上盈利
点击“阅读全文”,每天都有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