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期云上微表情于2021年9月24日晚上7点进行,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甦菁老师团队的李婧婷博士主持。此次讲座有幸邀请到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邬霞教授,做了主题为“基于脑电的情感计算研究”的报告,面向情感计算,以脑电为数据基础,介绍多种经典和最新研究,以期双向推动面向情感计算的算法与情感机制研究。此次讲座得到了微表情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期间有五十多位听众参加了此次讲座。
情感计算是通过赋予计算机识别、理解、表达和适应人的情感的能力来建立和谐人机环境,使计算机具有更高的、全面的智能,是模拟脑、创造脑的情感基础。脑电数据由于具有准确率高、不易伪装、时间分辨率高、无创和安全的优势,从众多情感计算手段中脱颖而出。
邬霞教授的讲座内容主要包括研究背景、情感计算研究现状、基于特征选择的情感计算、基于源定位的情感计算和展望五个部分。
研究背景
邬霞教授从最基本的情感开始,介绍了情感模型、情感计算以及常见的情感计算数据源。其中,常见的数据源包括:非生理信号,即行为数据、面部表情和语音信号以及生理信号,即外周生理信号、脑信号(磁共振信号、脑电信号)。
邬教授通过展示利用几种数据源进行情感计算的流程,分析了相应的优缺点,从而引出针对脑信号的详细介绍。
由此,邬教授团队构建了一个脑电情感计算系统,通过所提方法从多域特征中去除冗余信息,提升多类别情感分类效率。
然后,针对源定位计算的一些细节问题,邬教授介绍了详细的实验设计。然后,邬教授通过展示方法流程说明了数据分析方法。此外,邬教授团队还介绍了高密度脑电和相对低密度脑电的溯源性能比较。
基于源定位的方法验证表明溯源的方法有助于提升情感计算的效率。此外,邬教授还展示了前32个具有判别性的脑连接判别特征,和其所对应的不同情感状态下的连接模式。
在讨论环节,听众们踊跃发言,提出了很多非常有讨论意义的问题,例如探讨了微表情与脑电信号的结合分析、结合脑电信号与肌电信号的情感计算、通过源定位的脑电分析可以有助于解释微表情的产生机制等。
在活动的最后,讲座的主持人李婧婷博士对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第二十一期CSIG云上微表情活动进行了预告,将由来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东子朝带来主题为“表情标注:从大脑到人脸”的报告。敬请继续关注!
此次讲座的回放已经发布在B站: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q4y1o7vz,欢迎观看!
此外,王甦菁博士等人在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申请了主题为“Face-based Emotion Understanding”的专刊,欢迎大家关注。
另外,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微表情实验室(MELAB)诚聘博士后,微表情相关方向、计算机或心理学专业皆可,有意请联系王甦菁老师(wangsujing@psych.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