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水下机器人:看机器人如何水下作业

2019 年 7 月 15 日 科学出版社

图片来源:Unsplash  作者:petefogden


浩瀚的海洋蕴藏着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向海洋拓展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不仅调节着全球气候变化,而且为人类提供蛋白质、水和能源等生产资料支撑全球的经济发展。我们曾经认为海洋在维持地球生态系统平衡方面具备无限的潜力,能够修复人类发展对环境造成的伤害。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会造成海洋健康状况的退化。因此,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和认识海洋,评估海洋的健康状况,避免对海洋的再生能力造成破坏性影响。

 

我国既是幅员辽阔的陆地国家,也是广袤的海洋国家,大陆海岸线约1.8万千米,内海和边海水域面积约470万平方千米。深邃宽阔的海域内潜含着的丰富资源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我国的洪涝、干旱、台风等灾害天气的发生与海洋密切相关,海洋与我国的生存和发展密不可分。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认识海洋、开发海洋需要包括海洋机器人在内的各种高新技术和装备,海洋机器人一直为世界各海洋强国所关注。

 

关于机器人,蒋新松院士有一段精彩的诠释:机器人不是人,是机器,它能代替人完成很多需要人类完成的工作。机器人是拟人的机械电子装置,具有机器和拟人的双重属性。海洋机器人是机器人的分支,它还多了一重海洋属性,是人类进入海洋空间的替身。海洋机器人可定义为在水面和水下移动,具有视觉等感知系统,通过遥控或自主操作方式,使用机械手或其他工具,代替或辅助人去完成某些水面和水下作业的装置。


图片来源:Stock Snap  作者:Burst

 

海洋机器人分为水面和水下两大类,在机器人学领域属于服务机器人中的特种机器人类别。根据作业载体上有无操作人员可分为载人和无人两大类,其中无人类又包含遥控、自主和混合三种作业模式,对应的水下机器人分别称为无人遥控水下机器人、无人自主水下机器人和无人混合水下机器人。

 

无人水下机器人也称无人潜水器,相应有无人遥控潜水器、无人自主潜水器和无人混合潜水器。通常在不产生混淆的情况下省略“无人”二字,如无人遥控潜水器可以称为遥控水下机器人或遥控潜水器等。

 

世界海洋机器人发展的历史大约有70年,经历了从载人到无人,从直接操作、遥控、自主到混合的主要阶段。加拿大国际潜艇工程公司创始人麦克法兰,将水下机器人的发展历史总结为四次革命:第一次革命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以潜水员潜水和载人潜水器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二次革命出现在70年代,以遥控水下机器人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产业为标志;第三次革命发生在90年代,以自主水下机器人走向成熟为标志;第四次革命发生在21世纪,进入了各种类型水下机器人混合的发展阶段。

 

我国海洋机器人发展的历程也大致如此,但是我国的科研人员走过上述历程只用了一半多一点的时间。20世纪70年代,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研制了用于打捞水下沉物的“鱼鹰”号载人潜水器,这是我国载人潜水器的开端。1986年,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遥控水下机器人“海人一号”。90年代我国开始研制自主水下机器人,“探索者”、CR-01、CR-02、“智水”系列等先后完成研制任务。目前,上海交通大学研制的“海马”号遥控水下机器人工作水深已经达到4500米,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共同研制的深海科考型ROV系统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611米。近年来,我国海洋机器人更是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其中,“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完成深海观测;有标志意义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将进入业务化运行;“海斗”号混合型水下机器人已经多次成功到达万米水深;“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及全海深无人潜水器已陆续立项研制。海洋机器人的蓬勃发展正推动中国海洋研究进入“万米时代”。


图片来源:Pexels

 

水下机器人的作业模式各有长短。遥控模式需要操作者与水下载体之间存在脐带电缆,电缆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能源动力,但也限制了遥控水下机器人的活动范围;由计算机操作的自主水下机器人代替人工操作的遥控水下机器人虽然解决了作业范围受限的缺陷,但是计算机的自主感知和决策能力还无法与人相比。在这种情形下,综合了遥控和自主两种作业模式的混合型水下机器人应运而生。另外,水面机器人的引入还促成了水面与水下混合作业的新模式,水面机器人成为沟通水下机器人与空中、地面机器人的通信中继,操作者可以在更远的地方对水下机器人实施监控。

 

与水下机器人和潜水器对应的英文分别为underwater robot和underwater vehicle,前者强调仿人行为,后者意在水下运载或潜水,分别视为“人”和“器”,海洋机器人是在海洋环境中运载功能与仿人功能的结合体。应用需求的多样性使得运载与仿人功能的体现程度不尽相同,由此产生了各种功能型的海洋机器人,如观察型、作业型、巡航型和海底型等。如今,在海洋机器人领域robot和vehicle两词的内涵逐渐趋同。

 

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其分支机器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推动海洋机器人以新技术革命的形式进入“智能海洋机器人”时代。严格地说,前述自主水下机器人的“自主”行为已具备某种智能的基本内涵。但是,其“自主”行为泛化能力非常低,属弱智能;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如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深度学习、迁移学习、边缘计算、自主计算和水下传感网等技术将大幅度提升海洋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而且,新理念、新材料、新部件、新动力源、新工艺、新型仪器仪表和传感器还会使智能海洋机器人以各种形态呈现,如海陆空一体化、全海深、超长航程、超高速度、核动力、跨介质、集群作业等。

 

海洋机器人的理念正在使大型有人平台向大型无人平台转化,推动少人化和无人化的浪潮滚滚向前,无人商船、无人游艇、无人渔船、无人潜艇、无人战舰以及与此关联的无人码头、无人港口、无人商船队的出现已不是遥远的神话,有些已经成为现实。无人化的势头将冲破现有行业、领域和部门的界限,其影响深远。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无人”的含义是人干预的程度、时机和方式与有人模式不同。无人系统绝非是无人监管、独立自由运行的系统,仍是有人监管或操控的系统。



 

研发海洋机器人装备属于工程科学范畴。由于技术体系的复杂性、海洋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用户需求的多样性,目前海洋机器人装备尚未被打造成大规模的产业和产业链,也还没有形成规范的通用设计程序。科研人员在海洋机器人相关研究开发中主要采用先验模型法和试错法,通过多次试验和改进才能达到预期设计目标。因此,研究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总结经验、利于来者是本丛书作者的共同愿望,他们都是在海洋机器人领域拥有长时间研究工作经历的专家,他们奉献的知识和经验成为本丛书的一个特色。

 

海洋机器人涉及的学科领域很宽,内容十分丰富,我国学者和工程师已经撰写了大量的著作,但是仍不能覆盖全部领域。“海洋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丛书”集合了我国海洋机器人领域的有关研究团队,阐述我国在海洋机器人基础理论、工程技术和应用技术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对现有著作的系统补充。

 

“海洋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丛书”内容主要涵盖基础理论研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和应用等,囊括多种类型的海洋机器人,如水面、水下、浮游以及用于深水、极地等特殊环境的各类机器人,涉及机械、液压、控制、导航、电气、动力、能源、流体动力学、声学工程、材料和部件等多学科,对于正在发展的新技术以及有关海洋机器人的伦理道德社会属性等内容也有专门阐述。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风雨的温床、贸易的通道以及国防的屏障,海洋机器人是摇篮中的新生命、资源开发者、新领域开拓者、奥秘探索者和国门守卫者。为它“著书立传”,让它为我们实现海洋强国梦的夙愿服务,意义重大。



本文摘编自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丛书”主编封锡盛先生为丛书所写的前言,内容有删减,题目为编者所加。


“海洋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丛书”得到 2018 年度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并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封锡盛,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他领导国内多所院校和研究所的知名专家组成的总体组,完成了多项“863”重大项目,有些项目达到了国际先进或国际领先水平,使我国在国际高科技的前沿阵地有了一席之地,“无缆水下自治机器人的研究、开发、与应用”项目获得9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与他人合著《水下机器人》、《机器人学导论》、论文约60篇。先后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9项。封锡盛院士从1982年起至今从事水下机器人研究工作。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领导了我国第一台潜深200米的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海人一号”的研究工作;作为总设计师,主持了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无缆水下机器人”——潜深1000米的“探索者”号的研制工作。他是我国第一台6000米自主水下机器人“CR-01”的副总设计师、“CR-01”工程化项目的总设计师,第二台6000米水下机器人“CR-02”的总设计师。他作为负责人或主要参与者共获得省部级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10项,其中项目“无缆水下机器人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CR-01”6000米自主水下机器人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



徐会希,正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水下机器人研究室AUV部部长。长期从事自主水下机器人总体技术、载体结构和布放回收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作为负责人主持和承担了科技部、中科院、大洋协会等部委重点项目5项。荣获2013年度“中国十大海洋人物”、2014年度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2014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15年辽宁省直属机关青年五四奖章、2016年辽宁青年五四奖章。在国内外期刊或会议发表论文15篇,申请专利50余项。




自主水下机器人

(海洋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丛书)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封锡盛,李硕 主编

徐会希 等 著

责任编辑:王喜军 纪四稳 张 震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9.05

ISBN 978-7-5088-5545-5


       


长按二维码  购买本书


《自主水下机器人》结合“潜龙”系列深海自主水下机器人,深入浅出、图文并茂、 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自主水下机器人的相关理论、技术、方法和应用,主要 包括自主水下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总体技术、结构、能源与推进、 电气控制、导航、路径规划、运动控制、应急安全控制、布放回收、实际 应用等方面的技术理论和工程实践。


(本期编辑:安 静)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更多好素材,期待您的来稿

与科学相约 | 科学出版社征稿启事

登录查看更多
1

相关内容

【UCLA】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工业大模型预测控制,36页ppt
少标签数据学习,54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96+阅读 · 2020年5月22日
专知会员服务
123+阅读 · 2020年3月26日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专知会员服务
69+阅读 · 2020年1月18日
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如何在复杂环境进行
智能交通技术
18+阅读 · 2019年9月27日
【精益】精益生产与智能制造的联系和支撑
产业智能官
37+阅读 · 2019年9月14日
如何做数据治理?
智能交通技术
18+阅读 · 2019年4月20日
【学科发展报告】无人船
中国自动化学会
26+阅读 · 2019年1月8日
【机器人】机器人PID控制
产业智能官
10+阅读 · 2018年11月25日
【无人机】无人机的自主与智能控制
产业智能官
46+阅读 · 2017年11月27日
Arxiv
35+阅读 · 2019年11月7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如何在复杂环境进行
智能交通技术
18+阅读 · 2019年9月27日
【精益】精益生产与智能制造的联系和支撑
产业智能官
37+阅读 · 2019年9月14日
如何做数据治理?
智能交通技术
18+阅读 · 2019年4月20日
【学科发展报告】无人船
中国自动化学会
26+阅读 · 2019年1月8日
【机器人】机器人PID控制
产业智能官
10+阅读 · 2018年11月25日
【无人机】无人机的自主与智能控制
产业智能官
46+阅读 · 2017年11月27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