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12 月 31 日晚上 8 点 30 分,在五粮液成都金融城演艺中心,罗振宇和他的得到团队筹备了近两个月的「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如期而至。
这场承诺过要办二十年的大型线下活动,这一年来到了第七场。和往年不太一样的是,今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现场除了少数工作人员没有任何观众:场内观众席上摆满了一只只可爱的玩具熊猫,原本放在座位上的 4000 多份伴手礼,则在演讲前通过一天半的时间全部邮寄给了未能到场的观众——用跨年演讲现场指挥丁迪飞的话来说,仅仅是送出这些快递,就调动了当天整个成都市顺丰所有的快递箱子。
时间的朋友 2022 跨年演讲现场,观众席上摆放着大量熊猫玩具
刚刚上线的《意料之外》这一期纪录片,讲的就是这么一段和疫情、和「意外」有关的故事,同时也让我个人倍感共鸣。
一方面,少数派从疫情之前就已经开始实践远程协作、目前已经有超过半数员工都是常年居家办公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过很多问题,也在引入飞书这套方案之后积累下来了不少经验,所以第一次看这段纪录片时会发现很多共同的心得体会。
另一方面,当你按照去年的经历,看着天气预报里日渐回暖的气温以为一切都会开始好转的时候,席卷而来的又一波疫情再次击碎了你的一个个「原本打算」。因为最近卷土重来的疫情,我们也刚刚取消了期望已久的 10 周年线下活动,对比得到在纪录片中的类似经历,又不得不感叹学习没有止境,优秀工具不断涌现的当下,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案其实也并不唯一。
少数派和飞书的结缘,最初其实是由编辑部主要在驱动的。早在疫情来袭之前,少数派编辑部就已经开始了对「远程协作」这一模式的尝试。为此编辑部试过不少工具,Slack、Trello、Quip、Teambition、Notion……
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也渐渐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国内使用的网络稳定性,不同服务之间的整合与自动化,服务付费使用成本等等。因此飞书开始测试的时候,编辑部几乎也是毫不犹豫地就跳上了这趟快车。
对少数派这样的团队来说,飞书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作为一款效率协作工具,它直接将即时沟通、日历、在线文档、云盘、工作台等重要功能整合在一起,且做到了数据的全平台实时同步,充分拓展了应用场景。这种从功能到平台上的「全能」后来也毫不意外地成为了飞书最具竞争力的核心特性之一。
往后,少数派的协作模式也一直跟随飞书的高速版本迭代不断演进,比如将改稿过程完全融入飞书文档,2021 年甚至还整合网站后台直接上线了能够写稿、提交、审核「一条路」跑通的飞书应用。再比如日历、待办、在线文档与群聊整合,任何一个跨越全国乃至全球(没错咱们也有 base 德国的同事)想法都能快速转化为可以讨论、执行或沉淀的内容。
疫情到来,越来越多的同事转为远程或因为隔离被迫居家,少数派几乎所有的日常工作也转移到了飞书这套生态之下,不管是行政、财务、商务、渠道还是内容。至此,仍然留在少数派深圳本地办公室的成员变成了「少数」,公司每一件事情几乎都会牵涉到远程员工的参与——这种状态说是全体远程协作也毫不夸张。
飞书在这个过程中以一种非常开放、进取的姿态不断推陈出新,也给了我们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探索、优化工作流程的可能性。两年前我们还在为「微信并不适合用来进行社群运营」这个问题挠头时绝对不曾想到,现在我们会将 Matrix 社区作者和 Prime 会员都全部放在一个平台上运作。
至于当初推动整个迁移流程的「始作俑者」,一直以来对工具、方法论和工作流等概念都十分热衷的编辑部,这两年也再没有过想要换个平台试试的想法了。从这个角度来说,飞书应该是少数派自成立以来遇到过的最趁手、也最对胃口的产品了吧——少数派团队一直在成长,但飞书的成长速度更快,优秀的工具和团队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也能够相互成就。
我们已经整理了一篇更加详细的飞书进阶用法,详细的解析,飞书从一个团队协作工具,变成了一个运营生产力工具的各种案例。如果你对细节感兴趣,可以去看看我们之前发布的文章。
在团队内部学习、探索飞书用法的同时,我也学习了飞书 CEO 谢欣在得到上线的组织数字化工具课程。虽然规模不同、具体情况也不相同,但当中提到的一些团队协作底层逻辑与实践、思考,也值得好好跟大家聊一聊。
少数派到现在还是一个不到 30 人的小团队,但我们的业务线却非常多,内容方面包括媒体内容、付费栏目、会员服务,产品方面包括周边定制、电商销售、渠道运营等等,这么小的团队,我们却细分了很多小组,包括付费组、会员组、视频组、电商组、商务组、产品组、渠道组等等,除了大编辑部,有的组只有两三个人,那我们怎样完成这么多业务工作呢?
在上文已经提到的各种用法背后,是「以事为中心」的观念,以及以此为核心的小组交叉协作。
比如当会员组发起一个选题的时候,付费组和编辑部会同步进行支援,因为这件事的核心是内容,只要具备这个资源能力的小组,都要一起参与。
这样的好处是尽量复用资源,同时给团队成员更多挑战和锻炼的机会,大家的成就感是以完整这件事为准,而不是满足某个人的需求和意愿为准,只要没有违背大的战略方向,我这个老板也只能提供建议,不能改变和阻止。这体现在飞书里,就是一个一个的项目沟通群组,一事一办,所以的资料和记录都保留下来,团队的执行力变强,大大减少管理成本。
至于周报,我们没有周报的要求,一般是每个月进行一次工作总结,这份总结更多是个人对自己的评价,我们不主张流水账的工作罗列,鼓励有更多的个人思考和探讨。在总结最后,提出自己希望获得的里程碑奖励。
在很多企业里,汇报变成了管理者监督团队成员的手段,甚至变成一种形式化的流程。而我当年写的第一个工作报告,就包含了更多我个人对业务的想法和建议,也因此获得了管理者的认可。因此,我要求大家把向上汇报变成个人总结,相比于工作条目,我更关注个人的能力提升和情绪状态,因为一个好的组织中,领导者只能决定方向,不能决定执行的结果,只有团队成员的能力变强,才能实现整体的跃迁。
在这个过程中,飞书文档的丰富性,提供了各种有趣的总结呈现形式,表格、任务、链接,可以全方位的呈现个人的工作表达,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某个问题直接文字沟通或者发起会议。
好的工作流和协作模式是可以被参考和复用的,在《意料之外》纪录片中你会发现类似的例子,但在这个比少数派大十倍的得到团队中,这些方法被应用得更加深层、也更加有趣。
得到联合创始人脱不花提到的「我要问罗胖」也是个很有借鉴意义的玩法
比如他们的每周汇报,竟然是由管理层向员工进行汇报,就是说 CEO 和部门管理者,要将自己的工作和思考,每周准时的写给自己的部门成员,从下级向上汇报,变成了上级与下级的沟通,打开下级员工的视野,以此来激发更多团队碰撞。并且这些周报全体公开的,既保持了整个组织的公开透明,同时也更好的监督管理者,实现榜样的效果。
罗振宇在《意料之外》中说,2021 年是一个屡屡被惊吓的一年,但面对问题,原来还能这么解。2022 年网络上则出现了一个与之对应的段子,叫做「上班带被子、下班带电脑」。
疫情之下,谁也不知道下一个被封的是哪栋楼、哪个小区,只能随时做好上班被封、下班被居家隔离的准备。也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今年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找来,向我咨询飞书的用法、教程,希望像少数派、像得到一样探索「长在飞书上」的协作模式。
在家办公这个模式,从早年让人羡慕的陌生概念,到如今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都不得不面对的「新常态」。而不管是坐在公司的椅子上还是躺在客厅的沙发上,我们总得把事情做完、甚至做得更好。
如何做得更好?向先进团队学习一点新思路吧。在《意料之外》纪录片正式上线之前,我有幸看过好几次、不同版本的样片,但每次我的脑海中都会想同样一个问题:同样的意外、同样的工具,如果换做是少数派,我会怎么做?
比如如何同时采访上千人、甚至上万人,让集体智慧成为内容创作的来源?
《2021 年,你觉得哪本书对你启发最大?为什么?》文档页面
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飞书云文档,在得到手中变成了一把化危机为转机的利器。同为飞书用户,看完纪录片之前我绝对不会想到还有「万人共创」罗振宇请教清单这种玩法。在这份文档中,跨越空间、地域与行业的不同参与者,从各自视角回答了 2021 年的教育、生育、就业、环境、经济等等问题:从三胎政策到碳中和背后的机遇,从双减政策到老龄化社会的主动式学习内容开拓,从中年职场更换赛道到「元宇宙」是什么……
以前我们也会思考在线文档、协作工具还有哪些值得挖掘、可以创新的用法,得到这次成功化解「意外」的经验,也给了刚刚因为近期疫情错失线下活动机会的少数派很多新的启示。
整个《意料之外》的高潮、也是最让我敬佩的地方在于,距离原计划还有一周的时间,因为隔壁城市日渐严峻的疫情,得到筹备已久的线下演讲不得不进行退票,并直面随之而来的空场。在疫情反复的氛围下,得到成功推动了一场需要同时协调场地、人员和观众多方面意外的线下活动,结果甚至还比以往办得更好。
比起迟迟不散的疫情本身,它的反反复复和不确定性,杀伤力往往更大。在中小型创业团队的「俱乐部」里,过去这两年聊变现、聊转型、聊发展的声音越来越少,被各种意外打得措手不及、思考如何生存下来的狼狈才是家常便饭。
因此即便是站在观众的角度,透过屏幕你也能感受到演讲筹备过程中那种什么都在发生变化、处处都是突如其来的紧张感——但同时你应该也能感受到,得到整个团队因为飞书这套体系,面对变化时的那种从容。
在《意料之外》的片头,旁白抛出了「7 年的演讲如何跨越时间」这个问题。看完全片不难发现,最后实际办成的这场演讲,在飞书的助力之下不仅在时间意义上完成了仪式感的传承,更在地域上完成了对疫情之下空间隔阂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