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对我们的生活意味着什么

2019 年 3 月 14 日 全球创新论坛



未来,我们真正需要担忧的是,在类脑智能领域呈现出超越人脑时,人类是否还会是地球的主宰?人工智能对于我们的生活,究竟意味着什么?

                 



“如同伦理道德是人类文明数千年发展的重要稳定器,人工智能伦理将是未来智能社会的发展基石。”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表示。(发言全文见文末)


李彦宏认为,当前,人工智能还处在发展初期,但已经展现出巨大的变革力量。“机器将不再是单纯的工具,而是有可能帮助甚至部分代替人进行决策。”他还建议,明确人工智能伦理原则,强化领军企业担当,加快人工智能伦理原则落地,加强国际交流,引领行业发展,凝聚全球共识。


正如李彦宏所说,我国要抓住人工智能的战略发展机遇,但也不能忽视目前存在的问题。


未来,或许我们真正需要担忧的是,在类脑智能领域呈现出超越人脑时,人类是否会失去部分控制权?人工智能对于我们的生活,究竟意味着什么?


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类脑智能



截止2017年,全球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超过370亿美元。其中,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达到56亿美元左右。

在下一阶段,得益于技术持续进步和商业模式不断完善,全球人工智能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快速释放,带动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300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60%。


人工智能已不再是只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花架子”,而是在工业、农业、金融、商业、教育、医疗、公共安全、军事等领域有实在且多样化的应用,甚至具备突破性能力的“超能”。



“智能+X”逐渐成为创新时尚,不断催生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引发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重塑产业格局,不仅对传统行业产生重大的颠覆性影响,而且给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变化。


不过,人工智能虽然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至今仍无一个通用智能系统能够真正接近人类水平。人工智能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不少缺陷,这制约了人工智能应用的全面推广。


这些瓶颈与机器学习本身的缺陷相关:


机器学习不灵活,需要较多人工干预或大量标记样本;

人工智能的不同模态和认知功能之间交互与协同较少;

有监督的深度学习不具备通用性;

机器的综合智能水平与人脑相差较大……


要突破这些瓶颈,需要新一代的智能技术革命,类脑智能正是人们的期待所在。


类脑智能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借鉴脑神经结构及信息处理机制,实现机制类脑、行为类人的下一代人工智能系统。它在信息处理机制上类脑,认知行为和智能水平上类人,目标是使机器实现人类具有的多种认知能力及其协同机制,最终达到或超越人类智能水平。



当这种情况变成现实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经典美剧《西部世界》对此有所反映,它改编自《侏罗纪公园》作者迈克尔·卡莱顿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机器人主题公园技术失控的科幻故事。



在第一季中,公园中搭载超高人工智能的仿生人记忆不断被“重置”,使得他们所有的体验都是“第一次”,直到其中一位机器人一点点打开自己的“记忆”,他们所有“人”开始觉醒、逃离、反抗。


他们开始觉得自己有自由意志,却又时常怀疑这一点——人类也一样,也许根本不存在真正的自由。



事实上,也许《西部世界》并不是关于「我们如何走近AI」,而更像是举起了一面镜子来反射人类意识、以及是什么在驱动我们。给人的启发是,我们都在寻找那个丢失的“我自己”,或者寻找那个“尚未到来的”拥有无限可能性的“我与我的生活”。


类脑智能将成为弱人工智能通往强人工智能的途径。


强人工智能观点就认为有可能制造出真正能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智能机器,并且,这样的机器将被认为是有知觉的,有自我意识的。


目前类脑智能取得的进展只是对脑工作原理初步的借鉴,未来的机器智能研究需与脑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深度交叉融合,结合“硬技术”和“软设计”(算法)的突破。到那样一个时代,寻找到自我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人工智能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意味着什么



人工智能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意味着什么?


一个会做饭的机器人?会动手术的仿生手?还是会下象棋的电脑?事实上,人工智能对生活的渗透还远远不止这些。


“大至火箭发射、太空探测、国防装备,小至手臂机器人、汽车喷漆、无人驾驶汽车、看病诊断、天气预测,包括机器人足球赛等等,无不和智能科学息息相关,它已经深入到百姓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中科院计算所主任研究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史忠植曾经这样说。


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


未来在交通方面会更加智能化,智能交通系统是一种先进的运输管理模式。一个成功的智能交通系统,要做到人、车、路整个大系统的协调,通过搜集信息来计算:路能容纳多少车,客流量需要多少车,车怎么发挥最大的效益,最终做到有人必有车,有车必有路。


智能家居系统,则为普通消费者提供人性化、主动管家式的服务系统。当主人外出时,可以命令各种系统自动工作,比如关掉冷气、音响和电视机的电源,接电话自动留言等。当主人回家后,可以发出指令,打开空调,调节室内光线,开启自动做饭系统做饭、煮咖啡等。


不少科学家目前还在构想未来的智能化厨房,它将通过互联网与超市相连。用扫描仪记录冰箱中食品的条形码,将信息送入计算机;当食品快用完时,它就会自动打出订货清单,通过互联网送到超市,商店则会及时发送当天订购的货物;如果储存的食品将要超过保质期,冰箱还会自动发出警告。


医学方面,机器可以代替专家看病。世界上第一个专家系统DENDRAL是化学分析专家系统,于1968年研制成功。9年后,我国也有了第一个专家系统——中医关幼波肝炎诊断治疗程序,这也是国际上第一个中医专家系统。


当然,人工智能在医学上的应用还远远不止这些。


最近,苏格兰的一家假肢制造公司推出了一种每根手指都装有电动机的人造手,能够帮助患者抓取东西、操作键盘等。


此外,将微型智能机器人应用在体内手术上,不用开颅,开一个小口,把机器人放进去,到指定的位置疏通血管或者切除病变组织;或是把胶囊形状的图像探测机器人吞入腹中,消化道的图像就可以显示出来,达到检查消化道的目的。


随着科学家们对人类大脑和神经系统的研究越来越多,许多科学家断言:机器的智能会迅速超过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霍金的智能之和。


到21世纪中叶,人类生命的形式也许会发生变化。智能芯片的植入将增强人类的思考能力,并且开始向一种新型的人/机复合智能形式过渡。



未来:智能实现“心想事成”



人工智能发展到高级的阶段,就可以真正实现‘心想事成’。比如,你想知道我在想什么,立即就可以通过脑电波和人工智能技术获取。”中科院计算所主任研究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史忠植说。


未来,生物智能的体积可以很小,与生物体同质,能够植入人脑,成为人机共生体,这样就真正出现了人机共同思考的时代。不过,史忠植强调,目前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许多:包括通过脑科学和智能科学结合探讨人的本质、思维过程等。


他指出,智能技术、生物技术与纳米技术结合,研制具有生物特征的智能机,将是21世纪高技术革命的突破口。智能技术革命是实现人工智能的转换与利用,将开启并创造人类智能社会后文明史。


事实上,我们发展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是让机器成为人类得心应手的助手,成为人类团队的后备力量。在一项工作中,人类进行高级决策,把体力上和低级脑力上的劳动交给机器来处理,人机合一,提高效率,生活也将变得更加便利。


人工智能将成为人们生活上的好帮手。



附:李彦宏发言原文


2019年3月10日,北京,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李彦宏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发挥好人工智能的“头雁”效应,也要“加强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社会问题研究”。这为我国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


人工智能将会在未来几十年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带来不可逆转的改变,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如同伦理道德是人类文明数千年发展的重要稳定器,人工智能伦理将是未来智能社会的发展基石。当前,人工智能还处在发展初期,但已经展现出巨大的变革力量。机器不仅在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领域接近,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人的能力,而且未来可以代替人驾驶汽车、诊断病情、教授知识、检验产品等。也就是说,机器将不再是单纯的工具,而是有可能帮助甚至部分代替人进行决策。只有建立完善的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处理好机器与人的新关系,我们才能更多地获得人工智能红利,让技术造福人类。


历史上,几乎每一次重大技术变革都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人工智能已经引发了社会上的一些担忧:人工智能是否安全可控,人会不会被机器取代,人与机器的责任如何界定,等等。例如,随着人工智能在衣食住行领域的广泛应用,个人身份信息和行为数据有可能被整合在一起,这让机器更了解我们,为每个人提供更好的服务,但如果使用不当,则可能引发隐私和数据泄露问题;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社会关注的伦理相关问题,需要我们提早考虑和布局。


2017年,国务院出台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要初步建立部分领域的人工智能伦理规范。一些国内企业也在积极探讨,提出了人工智能伦理的原则,如人工智能的最高原则是安全可控,创新愿景是促进人类更平等地获取技术和能力,存在价值是教人学习、让人成长,而非超越人、替代人,终极理想是为人类带来更多自由和可能。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应用处在国际领先的位置,但有关人工智能伦理的探讨刚刚起步,参与的国际合作也相对较少,尚未形成广泛共识。


建议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组织跨学科领域的行业专家、人工智能企业代表、行业用户和公众等相关方,开展人工智能伦理的研究和顶层设计,促进民生福祉改善,推进行业健康发展,掌握新一轮技术革命的主动权。


一是明确人工智能伦理原则。统筹各方力量,加强相关研究,以老百姓的美好生活为终极目标,兼顾行业创新发展,明确人工智能在安全、隐私、公平等方面的伦理原则,制定人工智能伦理的指引性文件,对涉及人工智能伦理的相关问题进行评估和指导。


二是强化领军企业担当,加快人工智能伦理原则落地。在信息推荐、自动驾驶、虚拟现实等热点领域,推进企业引领示范,在产品设计和业务运营中贯彻人工智能伦理原则,让人工智能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帮助人们成长,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同时,鼓励企业探索解决实践中产生的人工智能伦理新问题,共享行业经验,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和伦理的协同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三是加强国际交流,引领行业发展,凝聚全球共识。我们要积极参与全球人工智能伦理原则的研究和制定,及早识别禁区,吸收和弘扬“以人为本”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让技术创新更好地造福人类,为国际人工智能伦理研究贡献中国智慧。


未来已来,让我们抓住人工智能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加快伦理研究和创新步伐,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竞争优势,早日建成智能社会,用技术造福百姓。




你可能还想看:

施一公最新专访:年轻人如果把钱作为奋斗目标,那就全完蛋了

23万,最便宜的特斯拉来了!国产车的噩梦也来了

2018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名单总榜(附名单)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新创业模式揭秘,这些方面值得中国学习

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公布,谁是大赢家?

“法国华为”是如何被美国吃掉的?

德国工业战略走向何方?全面解读《国家工业战略2030》


粉丝可添加论坛君微信

进入粉丝群

(添加时请备注简要个人信息,昵称+学生或某公司职位)


欢迎关注公众号:世界科技创新论坛(ID:bdqqcxlt),为您提供一手科技资讯、产业转型升级案例分析、新奇有趣的创意想法…… | 编辑:Sugar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2020年中国《知识图谱》行业研究报告,45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239+阅读 · 2020年4月18日
专知会员服务
124+阅读 · 2020年3月26日
《人工智能2020:落地挑战与应对 》56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95+阅读 · 2020年3月8日
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2020十大科技趋势」
专知会员服务
106+阅读 · 2020年1月2日
【德勤】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6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303+阅读 · 2019年12月23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82+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人工智能商业化研究报告(2019)
腾讯大讲堂
15+阅读 · 2019年7月9日
当 AI 全面实现认知智能时,机器人还只是机器吗?
未来产业促进会
5+阅读 · 2019年5月9日
2019,转行人工智能?美国哈佛博士后有话说!
大数据技术
3+阅读 · 2019年2月25日
人工智能能够预测地震吗?
人工智能学家
7+阅读 · 2018年12月10日
过了尬吹的年代,人工智能都落地了些什么?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8+阅读 · 2018年11月5日
人工智能可以预测女朋友什么时候生气吗?
中科院物理所
3+阅读 · 2017年11月22日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之间的差异是什么?
大数据技术
6+阅读 · 2017年11月22日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5大商业模式
产业智能官
15+阅读 · 2017年10月16日
Seeing What a GAN Cannot Generate
Arxiv
8+阅读 · 2019年10月24日
Arxiv
20+阅读 · 2019年9月7日
Learning to Weight for Text Classification
Arxiv
8+阅读 · 2019年3月28日
Arxiv
13+阅读 · 2019年1月26日
Arxiv
11+阅读 · 2018年1月15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2020年中国《知识图谱》行业研究报告,45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239+阅读 · 2020年4月18日
专知会员服务
124+阅读 · 2020年3月26日
《人工智能2020:落地挑战与应对 》56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95+阅读 · 2020年3月8日
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2020十大科技趋势」
专知会员服务
106+阅读 · 2020年1月2日
【德勤】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6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303+阅读 · 2019年12月23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82+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相关资讯
人工智能商业化研究报告(2019)
腾讯大讲堂
15+阅读 · 2019年7月9日
当 AI 全面实现认知智能时,机器人还只是机器吗?
未来产业促进会
5+阅读 · 2019年5月9日
2019,转行人工智能?美国哈佛博士后有话说!
大数据技术
3+阅读 · 2019年2月25日
人工智能能够预测地震吗?
人工智能学家
7+阅读 · 2018年12月10日
过了尬吹的年代,人工智能都落地了些什么?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8+阅读 · 2018年11月5日
人工智能可以预测女朋友什么时候生气吗?
中科院物理所
3+阅读 · 2017年11月22日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之间的差异是什么?
大数据技术
6+阅读 · 2017年11月22日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5大商业模式
产业智能官
15+阅读 · 2017年10月16日
相关论文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