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合成生物学家实验室落户中科院深圳先进院

2017 年 10 月 4 日 未来产业促进会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近日在中科院深圳先进院

有一件事得到了许多媒体的关注




新华社报道如下

哇~~小伙伴们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嘛?


美国院士合成生物学实验室

 落户深圳先进院啦!


那么画面中这位又是谁呢?

杰·基斯林院士个人简介


杰·基斯林院士,是国际合成生物学产业化先驱,美国工程院院士,现任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生物科学首席科技官、美国生物能源联合研究所CEO、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成生物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Hubbard Howe杰出讲席教授。杰·基斯林院士曾荣获“国际埃尼奖”、“海因茨奖”、 “国际代谢工程奖等”等重要奖项,还先后被世界经济论坛、《探索》、《经济学家》等杂志评为“技术先锋”、 “年度科学家”和“年度创新家”。杰·基斯林院士开创性设计构建了生产抗疟药物青蒿素的微生物,变革了中药提取青蒿素的传统手段。杰·基斯林院士作为发起人先后成立了美国上市公司Amyris、LS9公司及Lygos公司,是合成生物学产业化及商业化最成功的典范之一。

看文科小编崇拜的眼神~

先进院院长这样说


樊建平介绍,基斯林院士对于青蒿素的研发,变革了中药提取青蒿素的传统手段,是全球合成生物学产业化的最重要案例。此次基斯林实验室的成立,结合深圳先进院团队的已有积累,将有力促进中药资源的合成生物学创新开发与商业化,是先进院朝着世界一流研究机构迈进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这个实验室能做什么呢?

美国院士领衔:创新利用传统中药有效成分

1

 基斯林院士经历十年研发之路  微生物合成青蒿素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先生因为发现抗疟疾药物青蒿素喜获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青蒿素”迅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青蒿素是一种萜类化合物,于上世纪70年代被发现,最初是从植物黄花蒿提取而来,现在国内主要生产方法依然是从黄花蒿提取,但是植物提取存在占用耕地、依赖环境气候、提取过程繁琐等问题。全世界每年有几亿人左右感染疟疾(2010年感染人数高达2亿,死亡数高达655000人),解决青蒿素的生产原料问题,经济社会意义重大。


近些年随着合成生物技术、代谢工程技术、基因合成技术等快速发展,人类改造微生物的能力迅猛提高,为重要化学品的微生物合成技术开发提供了坚实基础。在青蒿素的微生物合成上率先取得重大进展的就是这位杰·基斯林教授(Jay Keasling)。2004年,在盖茨基金会赞助下,Keasling教授和生物技术公司Amyris合作启动了“青蒿素项目”。


 项目初期,Keasling等尝试在大肠杆菌中完成青蒿素的前体-青蒿酸的微生物合成,这是由于大肠杆菌的遗传信息丰富、基因操作技术成熟,在当时是最为成熟的模式微生物之一。早在2003年,Keasling教授课题组就在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文章,介绍在大肠杆菌中合成青蒿酸的另外一个前体物-青蒿二烯的工作,相关的科研成果还发表在2013年4月25日的《Nature》杂志上。科学人员耗时十年完成了青蒿素的半合成工艺(微生物合成加化学合成)。


2013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批准微生物合成的青蒿素作为临床药物使用,说明微生物合成技术生产的青蒿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传统植物提取法生产的青蒿素相同,相信以后越来越多的疟疾患者尤其是非洲地区的患者会使用微生物生产的廉价青蒿素药物。这种半合成青蒿素的工艺技术在未来若干年有望取代传统植物提取技术。


微生物合成技术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


延伸阅读:

《难以忘却的十年—— 纪念青蒿素微生物合成的十年研发之路》

深度阅读请戳文末阅读原文↓↓↓

2

这次在深圳,这支中美合作的团队想做的是~

基斯林院士指出,铁皮石斛、天山雪莲、人参、何首乌、茯苓、灵芝、珍珠、冬虫夏草、苁蓉等传统中药蕴藏的活性分子都具有成为创新药物的巨大潜力。以抗疟疾药青蒿素、抗癌药紫杉醇、抗艾滋病毒药蔓生素、止痛药萨尔维诺林等为代表。中药材植物的天然活性分子含量低,难以分离提取;且结构复杂,难以化学合成。该实验室成立,将尝试突破以上困境,通过改造微生物或植物细胞,以生物合成手段生产植物药活性分子。

为什么选深圳先进院呢?

1

魅力深圳

合成生物学是本世纪发展起来的崭新的交叉学科领域,它汇聚生命科学、工程学和信息科学,在认识生命和生物制造方面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与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发布的报告都将合成生物学评价为改变未来人类社会的颠覆性技术。

 

深圳是全球独特的、年轻、开放、创新城市,充满活力,每年对于研发投入超百亿元;而合成生物学正处在生机勃勃的发展初期,很适合在深圳这片创新的土地上植根,带动和引领生物技术快步发展。作为地处深圳的唯一的科研院所,中科院深圳先进院作为纽带,将促进基斯林院士与中科院的广泛合作,带来一大批高水平优秀人才与前沿项目,助力深圳的生命科学研究实现跨越式发展,并率先形成合成生物学新兴产业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书记邱宣表示,深圳市十分重视合成生物学相关的科研和产业发展,正积极推动相关计划,希望这支有活力的科研队伍,站在世界科技的前沿,解决重大科学问题,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



据悉,深圳正在推进的“十大行动计划”也将合成生物学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列入其中。基斯林院士对深圳市政府正在规划的“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表示赞赏,他认为:“如果可以建成全球最大的合成生物学自动化设施平台,将会对世界做出重要贡献,对深圳乃至中国经济也将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振奋!”


2

深圳先进院人才优势明显

先进院成立十年来,已从全球范围内吸引了众多杰出学者,组建有7个国家级创新载体,19个中科院/省级载体。


特别是,先进院合成生物中心目前已全职引进了来自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纽约大学、杜克大学等国际著名学府学成归国的科学家,形成了国内合成生物学的青千、杰青等青年中坚力量逐步汇聚于此的态势,组成了一支多学科交叉的前沿创新队伍。中心还成立了3个企业联合实验室,团队成员在人造生命设计原理、人工合成酵母染色体、人工改造细菌治疗肿瘤等前沿项目上领跑全国,部分达到了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的层次。

团队座右铭“与其期待未来,不如自己创造”

图为2016年底中心合影(在深圳穿着秋衣就知道是冬天啦)

 团队日新月异 现已有上百人规模


基斯林院士这样说



翻译大略如下:


“我过去十年大多围绕青蒿素在做相关研究,并成功完成了产业化的相关工作。就像青蒿素一样,中国的中医药里有许多宝贵成分,都可以通过合成生物学方法来加速生产,降低成本,整个的发现过程也可以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来提高效率。


非常高兴能来到深圳、来到先进院,感谢先进院有这样的机会可以在这里成立一个实验室,期待未来几年内与刘陈立组建的这支优秀的团队在深圳继续开展研究,将这支团队打造成全世界顶尖的合成生物学团队之一。

 

我在过去的15年里,除了做科学研究之外,也先后成立了几个上市公司,希望能与深圳的风投和年轻的企业家们合作,把合成生物学的产业在深圳做起来,感谢!非常期待与大家一起合作!”



注:投稿请电邮至124239956@qq.com ,合作 或 加入未来产业促进会请加:www13923462501 微信号或者扫描下面二维码: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或协商版权问题!联系QQ:124239956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具有动能的生命体。
生物数据挖掘中的深度学习,诺丁汉特伦特大学
专知会员服务
68+阅读 · 2020年3月5日
广东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65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9+阅读 · 2020年1月26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86+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CAAI 2019】自然语言与理解,苏州大学| 周国栋教授
专知会员服务
63+阅读 · 2019年12月1日
曹雪涛院士团队:刚发完Nature,又发一篇Cell
中科院赵地:深度学习在 4 大超声影像中的应用
AI掘金志
9+阅读 · 2017年12月17日
【消息】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学科前沿研讨会在自动化所召开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6+阅读 · 2017年11月27日
Arxiv
5+阅读 · 2020年3月26日
Revealing the Dark Secrets of BERT
Arxiv
4+阅读 · 2019年9月11日
Arxiv
8+阅读 · 2019年2月15日
Arxiv
6+阅读 · 2018年10月3日
Neural Arithmetic Logic Units
Arxiv
5+阅读 · 2018年8月1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6月19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3月29日
VIP会员
相关论文
Arxiv
5+阅读 · 2020年3月26日
Revealing the Dark Secrets of BERT
Arxiv
4+阅读 · 2019年9月11日
Arxiv
8+阅读 · 2019年2月15日
Arxiv
6+阅读 · 2018年10月3日
Neural Arithmetic Logic Units
Arxiv
5+阅读 · 2018年8月1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6月19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3月29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