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通过改变微生物内部的代谢途径使它们合成需要的产品,在产业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科研圈专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SIAT)合成生物化学研究中心主任杰·基斯林(Jay Keasling)及研究员罗小舟,谈谈这一学科在深圳的发展前景。
罗小舟(左)和基斯林(右)在实验室里。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科研圈记者 戚译引
有一个笑话说:“21 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因为学生物的转行到各行各业。”但是在生物学领域里,有一个分支正在不断吸纳着来自其他领域的人才,那就是合成生物学。
合成生物学改变微生物内部的化学路径,使它合成我们需要的产品,而这个过程需要与其他许多领域的科学家协作完成。例如最近,一种能制造“大麻啤酒”的酵母菌登上了《自然》(Nature),它有望帮助制药公司以较低的成本批量生产大麻中的各种化学成分。论文第一作者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罗小舟(Xiaozhou Luo)和迈克尔·A·赖特(Michael A. Reiter),通讯作者为合成生物学家杰·基斯林(Jay Keasling)。
基斯林也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SIAT)合成生物化学研究中心主任,最近在深圳出差。科研圈对基斯林和罗小舟进行了视频采访,谈谈酵母菌、合成生物学和在深圳的发展计划。
大麻中的多种活性物质统称大麻素(cannabinoids),其医疗用途最近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但种植大麻在许多国家受到严格管制,而且大麻素通常只聚集在大麻的树脂腺中,提取后还需要经过分离提纯,才能得到不同的成分,因此用大麻生产大麻素成本较高。这些因素都为大麻的应用造成了阻碍。
而用酵母制造大麻素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些问题。基斯林团队将大麻中的相关基因插入啤酒酵母,使得酵母能够利用半乳糖合成四氢大麻酚(THC)和大麻二酚(CBD)。其中,THC 是大麻中主要的精神活性物质;而 CBD 没有精神活性,被认为有较高的医疗应用价值,一种含有 CBD 的药物已经被 FDA 批准用于治疗癫痫。更加令人惊喜的是,如果用不同的脂肪酸“投喂”这些酵母菌,它们能够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大麻素类似物,这为新药研发提供了许多新的候选分子。
通过利用微生物内部的化学通路,合成生物学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大量纯净的产物。使用合成化学方法得到的大麻素价格高达每千克 4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27 万元),而基斯林估计,酵母菌生产的大麻素的价格仅为每千克 400 美元左右(约合人民币 2700 元)。此前,基斯林研究团队使用经过改造的酵母菌生产抗疟疾药物青蒿素,于 2013 年实现了量产。该实验室还进行生物燃料和通用化学品方面的研究。
合成生物学属于生物学、化学等学科的交叉领域,这项研究本身也体现了这种趋势。论文作者一共 21 人,其中有分析化学家、软件工程师和生物信息学家等,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多个院系和其他多家研究机构。
基斯林说:“合成生物学不仅是生物学,而是生物学与其他许多学科的结合。”他提到了化学、计算、机器人学和机器学习四个方面。化学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因为对微生物测序的竞争变得越发激烈,计算机科学家能够帮助团队分析基因序列,找出需要的基因;最后,基因编辑方面的工作将由机器人完成,能够节约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也大大受益于人工智能这一新兴学科,或者说机器学习。基斯林说:“对这些经过编辑的微生物,我们收集了大量数据,了解它们的行为和代谢过程。而因为它们十分复杂,我们很难去理解和组织数据,因此我们需要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的帮助。”
多学科合作也有利于建设多样化的团队。基斯林说:“团队多样性能产生新的想法。我们做的是前沿研究,所以新的想法至关重要……并且,和我这个年龄段的人相比,和年轻人在一起尤其更容易产生新的想法。如果你在这个领域有了一定的经验,那么你总会觉得什么方法行不通;而如果你不了解什么方法失败了、什么方法成功了,那么你可能就会愿意放手一试。”
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完成实验室研究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这些经过改造的酵母菌由位于旧金山湾区的创业公司 Demetrix 接手,以接受进一步改造,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基斯林说:“创业公司是完成这类产品转化的一种良好途径,因为它通常围绕核心技术创立,并且创始人通常很熟悉这项技术,能够保证技术接下来的良好发展。”
多学科协作和产业的发展将对科研人才的就业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受雇于私企的博士比例已达到 42%,首次接近学术界(43%)。尤其在生命与健康科学领域,许多年轻科学家进入了生物技术公司,2017 年仅有 23% 的博士获得或即将获得终身教职。
随着基斯林的合成生物学实验室落地深圳,这一趋势最终也将蔓延到中国。罗小舟说:“在深圳,合成生物学与产业有着十分密切的合作联系,包括美国的产业和中国的产业。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合成生物学家能够帮助他们实现一些目标。所以我想,在私企,合成生物学领域将为博士就业作出不小的贡献。”
基斯林介绍,深圳实验室的目标不仅是改造微生物来进行生产,还包括围绕相关技术发展产业。具体而言,这一目标可以拆分成三步:首先是在深圳发展合成生物化学领域,使其能够与合成化学相匹敌;其次是培养研究生和博士后,增强中国的年轻科研力量,发展专利池;最后是建立企业,以环境友好的方式进行生产。基斯林说:“(环境友好型企业)在未来将有巨大的需求,尤其是在中国。”
在研究方向方面,实验室正在招募有链霉菌或谷氨酸棒状菌研究经验的科研人员。基斯林介绍,链霉菌培养成本低廉,甚至能用农业废弃物培养,而且它们有着复杂的化学反应,因此具备较大的改造潜力;而谷氨酸棒状菌能够制造氨基酸,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维生素等营养补充剂,因此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能够快速实现转化。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SIAT)合成生物化学研究中心团队,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合成生物学也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这一领域的全球竞赛——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 iGEM(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iGEM)面向高中生和本科生举办,2004 年首次举办时只有 5 个团队共 31 人参加;到刚刚结束的 2018 年比赛,参赛者已经超过 6000 人。合成生物学家正在把微生物改造成“超级工厂”,用廉价、清洁、高效的方式生产我们需要的产品,青蒿素和大麻素仅仅是一个开始。
(如果你有兴趣加入 Keasling 实验室,请点击查看职位信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研圈”。如需转载,请在“科研圈”后台回复“转载”,或通过公众号菜单与我们取得联系。
更多故事,尽在👉领研网科研生涯频道。
▽ 精彩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