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加入「得到」的这一个月里,我也常常觉得自己和周围的人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刚开始,我也会有一些疑惑,我为啥跟他们不一样,怎么跟他们不一样?
后来意识到“不一样”恰恰是我们互相影响、互相学习的好机会,好好处理这种“不一样”,我们就能收获成长。
所以本周,我从「得到」近期上线的新书里挑了5本非常值得关注的书,来和你聊聊,人与人之间的“不一样”到底是怎么对彼此产生影响的。
一、一个人怎样帮助一群人
《汉密尔顿传》
一个人能力越强,能帮助的人就越多,一般这样的人,不是能人,就是高人,有些甚至是伟人。本周“每天听本书”新上线了一本《汉密尔顿传》,书里的汉密尔顿就可以说是一位伟人,因为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美国。
说起美国的国父,你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华盛顿和富兰克林,如果你熟悉美国历史,也许还能说出杰弗逊和约翰·亚当斯,汉密尔顿的名气还真没有那么大,可他对于美国的贡献,并不亚于前边说的那几位。他最大的贡献是推动了联邦制。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汉密尔顿是华盛顿的副官,结果战争打完,13个州并没有成立联合政府,而是开始各过各的小日子,互相竞争,矛盾越来越深,甚至有发生内战的可能。为了解决这个麻烦,各州派代表坐到一起开了那个历史上著名的制宪会议。
但是这个会开来开去,也没有什么结果,大家对于美国的未来争论不休,连要不要总统都定不下来。最后是汉密尔顿拍案而起,发表了一篇长达6个小时的激情演讲,才让各州代表意见统一,共同起草了美国的宪法。
后来华盛顿成为了美国第一任总统,汉密尔顿就被任命为了财政大臣。历史学家们认为,他名义上是财政大臣,其实干的是一国总理的活儿,美国的税务、海关、邮政、金融都是汉密尔顿一手建起来的。
你看,优秀的人,站在历史的关键点上,就能影响一个国家。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汉密尔顿的故事,欢迎收听“每天听本书”解读版的《汉密尔顿传》。
《文学回忆录》
本周我们还新上线了一本电子书《文学回忆录》,这本书的作者木心先生称不上伟人,但是一定是一位高人。
木心先生是1927年生人,家中书香门第,还和茅盾先生是亲戚,所以少年时读遍了茅盾的藏书,并且主要是看茅盾写在书上的注释,学他的思想,文学功底非常深厚。
但木心先生的人生比较坎坷,五十六岁时,才以留学生身份自费到美国,开始绘画和写作。在纽约,他认识了陈丹青、曹立伟这些今天中国最重要的画家,当时的他们都还很年轻,木心和这些艺术家聊天以后惊讶地发现:他们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于是他就在家中开了个小课,为纽约这十几位青年艺术家讲了五年文学史。这本83讲的《文学回忆录》,就是陈丹青后来根据听课笔记整理出来的。
如果你想换种角度了解文学史,欢迎查看全版电子书。原价48.99元,特价15.99元,截止至10月18日。
《张茀与木心》
这几年的课,对这些青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关于这些,建议你和本周我们新上线的另一本电子书《张岪与木心》一起读,因为《文学回忆录》讲得是课上的笔记,这本书讲得是课外的事情。
这个张岪其实是木心先生给陈丹青的笔名。有一次陈丹青想给杂志写文章,但是不好意思用真名,就请教木心先生说,我母亲姓张,您给我想个笔名吧。木心先生就给他取了“张岪”这个笔名。
这本书里,你能读到陈丹青对于木心先生的怀念,那种像对老师一样的崇拜,像对父亲一样的尊敬,又像朋友一样亲近。你就能明白,木心先生对于陈丹青他们,产生过多大的影响。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趣的故事,欢迎你阅读全版电子书《张茀与木心》,原价40.80元,特价16.99元,截止至10月18日。
二、一群人怎样帮助一个人
《西贝的服务员
为什么总爱笑》
这几年特别流行一个词,叫“赋能”,很多管理者都说公司要给员工赋能,帮助员工成长,关键是,这个“能”要怎么样给他“赋”上?
本周我们新上线了一本电子书《西贝的服务员为什么总爱笑》,这本书就会告诉你,西贝这家企业,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帮助员工成长的。
书中有一个故事,让我非常惊讶。西贝让一个年轻店长去筹备一家新店,营业执照已经审批好了,但还在走流程,没有正式发下来。这个店长开店心切,就提前了几天开业,结果被执法部门抓了个正着,罚款了100万!想象中,我们肯定会觉得这个店长麻烦了,出了这么大的事儿,就算不让她赔钱,至少也得开除。
可是西贝既没有开除这名店长,也没有惩罚她,甚至连重话都没有说过一句,反而继续培养她。经过几年的摔打、磨练,这名店长如今已经成长为支部经理,开了4家新门店。西贝的观点是:人从错误中学到的东西最多,这个店长刚刚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有所成长,结果你把她开了,那这100万罚款不就白缴了?换个新人,还得从头教起。
很多人都会觉得,企业给员工赋能,就一定是要把人从错误的路领到正确的路上,但其实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不犯错,甚至有时候从错误中能学到更多。
西贝的这个例子就给了我们另一个角度,给员工试错的机会,用企业的力量去为员工兜底,替员工交学费,这也是一种赋能。
想了解更多企业管理的技巧,欢迎查看全版电子书《西贝的服务员为什么总爱笑》,原价56元,特价15.99元,截止至10月18日。
三、一群人为什么会伤害一个人
《像我这样的机器》
这个话题可能有一点沉重,人和人之间的不一样,有时候是我们互相学习的动力,但有时候却变成了我们互相伤害的理由。
本周“每天听本书”新解读了一本科幻小说《像我这样的机器》,就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作者写的是另一个平行世界下的80年代,跟现实世界不同的是,这个世界里艾伦·图灵还活着。
艾伦·图灵你可能不太熟悉,他是一位科学家,也是计算机界的大神,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计算机和AI技术,遗憾的是,因为性取向的问题,他在当时的英国处处受到歧视,最后选择了自杀。
而在这部小说中,图灵活下来了,并且一直在研究人工智能,在小说中的80年代,图灵已经发明了可以以假乱真的人形机器人,这部小说的故事,就关于人和机器人。
其中有一个情节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男主人公买了一个人形机器人,邀请喜欢的女孩来参观,结果,女孩喜欢上了这个机器人,接下来他们就开始讨论,这个男孩、女孩、机器人,这个三角关系,到底应该怎么办。男主人公一怒之下,打算把这个机器人关了,但机器人说,我们俩是同时爱上一个女孩的,你要关掉我的意识,这不对。
我想这个情节是作家想拿来和图灵的故事对照,当年的人看图灵,会不会就像是男主人公看机器人呢?
小说没有给我们明确的答案,不过我觉得通过故事,已经能看出作家的想法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一样,不应该成为我们互相伤害的理由。
想了解更多的情节,欢迎收听“每天听本书”解读版的《像我这样的机器》。
其实一个人和一群人如何互相影响,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对待人和人之间的这些不一样。如果选择尊重,人与人就可以相互学习和成就。但如果不尊重这些差异,就会产生排挤、争斗和伤害。
所以,我们要善待身边与自己不同的人。
我是陈章鱼,祝你周末愉快,我们下个周末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