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人类愈发地重视健康问题。然而,现代社会各类慢性疾病蔓延,给国家带来沉重的医疗保障负担,迫切需要改革当前的医疗与健康服务体系。为此,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旨在推动健康技术与服务发展。近年来,新型信息技术不断出现,特别是新型感知、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为智能健康感知与计算研究与应用提供了良好支撑。
本次“智能健康感知与计算”前沿技术论坛由周兴社教授主持。周教授自2006年以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向老年人健康的非干预式感知与持续计算研究”等课题支持下,系统开展了健康感知与计算领域研究工作。他首先从国家需求、现实意义与研究挑战等几个方面简要介绍了组织本次论坛的背景和宗旨,期望通过“纵论健康智能感知新模式、热议健康智能计算新方法”,服务“健康中国”愿景的早日实现。随后周教授简要介绍了本次论坛几位讲者的情况以及论坛的日程安排。
论坛主席周兴社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燕咏教授带来题为“Towards the Internet of Medical Things”的报告。燕咏教授指出健康物联网(IoMT)的愿景之一是实现人类健康管理方式由被动治疗向主动监测和及早干预的转变。重点介绍了一种基于智能床垫的健康感知系统,利用震动传感器捕捉用户心跳、躯干和四肢动作等产生的震动信息,实现面向睡眠过程中的非干预健康监测。
特邀讲者张燕咏教授
北京大学张大庆教授带来题为“WiFi无接触感知与智能健康:理论、实践、挑战与机遇”的报告。利用无处不在的WiFi无线信号进行非侵扰、无接触的人体行为状态感知是近年来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大庆教授首先介绍了WiFi感知的菲涅尔区模型(Fresnel Zone Model),阐述了无线信号在空间中感知人体活动的机理与极限;随后介绍了利用WiFi信号实现呼吸检测、睡眠监测、行为识别等一系列智能健康养老相关典型应用的创新方法;最后展望了该领域面临的一些问题、挑战和机遇。
特邀讲者张大庆教授
兰州大学胡斌教授带来题为“心理生理计算与精神健康”的报告。胡教授针对如何在生理“大数据”时代,准确地从心理状态和生理体征之间的复杂对应关系中找出具有可靠性、复现性、普遍性的一对一关系这一重大科学挑战,从工程学角度将信息获取、计算及分析的思想与方法应用到心理生理学,分析复杂的心理生理映射关系,实现对不同心理状态更为客观、及时和准确的解释,量化评估以及推理计算,最后介绍了相关理论与方法在抑郁症等典型精神障碍疾病诊断方面的临床应用。
特邀讲者胡斌教授
复旦大学张彦春教授带来题为“医学数据分析与睡眠疾病辅助诊断”的报告。彦春教授指出健康的睡眠对人的正常生活至关重要,而睡眠分析可用于诊断和治疗多种生理和神经疾病,如呼吸暂停、失眠和发作性睡病等。报告重点介绍了睡眠的分期以及不同分期所对应脑电图(EEG)的特征,以及如何通过分析睡眠脑电图实现发作性睡眠疾病的辅助诊断,对其中涉及的多维数据实时关联分析与异常检测、提前预警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
特邀讲者张彦春教授
论坛Panel环节陈益强、张燕咏、张大庆、张彦春、周兴社等五位专家首先围绕健康感知如何精准高效、人类生命能否持续计算、智能健康感知与计算面临的研究挑战等问题发表观点。陈益强研究员认为当前健康感知与计算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是如何同步、持续地获取多模态健康数据,以及如何有效发现蕴含于健康数据中的异常;张燕咏教授认为计算机领域的健康感知研究应该更多面向家庭环境,而不是医院环境,在这一前提下通过长期持续的监测,可以发现健康状态的趋势性变化,从而保证感知的精准高效;张大庆教授指出开展健康感知与计算相关研究的一个关键之处在于能否通过与医学或健康领域专家的交流,发掘真正有价值的实际需求和应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具有实用价值的方法和系统;张彦春教授同样指出开展健康相关研究关键就在于能否与医学专家有效合作,实现“人机共融”的健康感知与计算;周兴社教授指出健康感知与计算研究具有典型的多学科方向交叉特点,可以通过将健康作为应用背景、应用问题或应用对象,实现不同层面的跨学科研究。
Panel交流环节(发言者:陈益强研究员)
之后进入问答交流环节,现场参会学者结合专家报告和个人研究兴趣,针对健康感知是否会对用户带来负面影响、健康感知设备能否成为医疗级设备从而进入医院、如何获取和标注健康数据、健康领域研究需要怎样规模的数据、如何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等踊跃提问,几位专家则给出了深入浅出、严谨而不失风趣的回答,现场气氛热烈。最后,本次“智能健康感知与计算”技术论坛在与会学者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论坛嘉宾及主要组织者合影
中国计算机学会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CCF推荐
【精品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C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