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后,别再说自己不懂用户画像了

2017 年 8 月 28 日 R语言中文社区 秦路

作者:秦路,

天善智能特约专家。资深数据分析师,数据化运营专家。擅长结合运营和数据,建立数据化运营体系。

个人公众号:

秦路(微信ID:tracykanc)

用户画像是一个挺新颖的词,最初它是大数据行业言必及之的时髦概念。现在我们运营谈及用户画像,它也是和精准营销、精细化运营直接钩挂的。这篇文章主要讲产品和运营角度的用户画像。

希望看完后,解决你一切关于用户画像的疑问。

什么是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一点也不神秘,它是根据用户在互联网留下的种种数据,主动或被动地收集,最后加工成一系列的标签。比如猜用户是男是女,哪里人,工资多少,有没有谈恋爱,喜欢什么,准备剁手购物吗?

我们常把用户标签和用户画像对等。但凡用户画像的文章,类似上文图片都会出现,有用烂的趋势。标签化是最直观的解释,但它不等于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的正式名称是User Profile,大家往往把它和User Persona混淆,后者更恰当的名字是用户角色。是产品设计和用户调研的一种方式方法。当我们讨论产品、需求、场景、用户体验的时候,往往需要将焦点聚集在某类人群上,用户角色便是一种抽象的方法,是目标用户的集合。

用户角色不指代具体的谁。「她是一位25岁的白领,211大学毕业,现在从事于互联网行业的设计工作,居住在北京。单身,平时喜爱摇滚乐」,这段话语,常用来描述产品的典型用户。


本文谈的User Profile,更多是运营和数据息息相关的平台级应用,本质是对任何一个用户都能用标签和数据描述。

 用户画像的应用

它在企业迈大迈强的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下是主要的应用。


精准营销:这是运营最熟悉的玩法,从粗放式到精细化,将用户群体切割成更细的粒度,辅以短信、推送、邮件、活动等手段,驱以关怀、挽回、激励等策略。

数据应用:用户画像是很多数据产品的基础,诸如耳熟能详的推荐系统广告系统。操作过各大广告投放系统的同学想必都清楚,广告投放基于一系列人口统计相关的标签,性别、年龄、学历、兴趣偏好、手机等等。

用户分析:虽然和Persona不一样,用户画像也是了解用户的必要补充。产品早期,PM们通过用户调研和访谈的形式了解用户。在产品用户量扩大后,调研的效用降低,这时候会辅以用户画像配合研究。新增的用户有什么特征,核心用户的属性是否变化等等。

数据分析:这个就不用多提了,用户画像可以理解为业务层面的数据仓库,各类标签是多维分析的天然要素。数据查询平台会和这些数据打通。


对大部分产品,用户画像用不到推荐系统,个性化推荐也提高不了几个利润,毕竟它需要大量的用户和数据作支撑。所以这些产品,更适合以用户画像为基础去驱动业务。

提了那么多好处,但是据我了解,不少公司,花了一大笔钱招了不少人建设用户画像系统,结果用不起来。或者做了一份用户画像的报告,性别用户地理位置用户消费金额,看上去挺高大上的,看完也就看完了。

归根结底,难以用好。

很多用户画像初衷是好的,但是沦为了形式主义。

举身边的例子,朋友在公司建立用户画像划分了百来个维度。用户消费、属性、行为无所不包。本来这不错啊,但是上线后运营看着这个干瞪眼。


问题包含但不限于,用户有那么多维度,怎么合理地选择标签?我想定义用户的层级,VIP用户应该累积消费金额超过多少?是在什么时间窗口内?为什么选择这几个标准?后续应该怎么维护和监控?业务发生变化了这个标签要不要改?


设立好标签,怎么验证用户画像的有效性?我怎么知道这套系统成功了呢?效果不佳怎么办?它有没有更多的应用场景?


策略的执行也是一个纠结的问题。从岗位的执行看,运营背负着KPI。当月底KPI完不成时,你觉得他们更喜欢选择全量运营,还是精细化呢?


我想不少公司都存在这样类似情况:使用过用户画像一段时间后,发现也就那么一回事,也就渐渐不再使用。


这是用户画像在业务层面遇到老大难的问题。虽然企业自称建立用户画像,应用还是挺粗糙的。


 怎样深入理解用户画像


画虎不全反类汪,想要用好它,首先得深入理解用户画像。

现在运营按用户生命周期设立了几个标签,比如新用户、活跃用户、流失用户,这些标签当然够细分。但它真的是一个好标签么?不是。


因为这些都是滞后性的。按流失用户的一般定义,往往是用户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应和行动,但是都几个月没有响应了,哪怕知道是流失用户也于事无补。它有价值,但太滞后。

聪明的运营会设立一个新的标签,最近一次活跃距今天数,用户有六个月没有活跃,那么天数就是180天。这个比单纯的流失用户标签好,能凭此划分不同的距今天数,设立30天,90天,180天的时间节点。


距今天数也不是最好的。用户有差异,同样两个用户A和B,哪怕不活跃天数相同,我也不能认为它们的流失可能性相等。该问题在低频场景更凸显,旅游APP,半年没有活跃也是正常的,此时距今天数力有未逮。

回过头看流失用户,我们定义它,不是为了设立一个高大上的系统。任何企业,肯定一开始就希望流失用户越少越好,其次才是如何挽回。这种业务前提下,预防性的减少流失用户比已经流失的标签更重要。

所以最好的标签的标签是用户流失概率,流失概率>距今消费天数>流失标签。

不要想当然的归纳一个齐全完备的体系,却忽略了画像的核心价值。用户画像首先得是商业目的下的用户标签集合。

猜用户是男是女,哪里人,工资多少,有没有谈恋爱,喜欢什么,准备剁手购物吗?探讨这些是没有意义的。是男是女如何影响消费决策,工资多少影响消费能力,有没有谈恋爱会否带来新的营销场景,剁手购物怎么精准推荐,这些才是用户画像背后的逻辑。


不是我有了用户画像,便能驱动和提高业务。而是为了驱动和提高业务,才需要用户画像。这是很容易犯的错误。

用户画像的标签一般通过两种形式获得,基于已有数据或者一定规则加工,流失标签和距今天数皆是。另外一种是基于已有的数据计算概率模型,会用到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

概率是介于0~1之间的数值。拿性别举例,除非能直接获取用户的身份证信息,用户很少会填写性别,填写的性别也不一定准确,网游中性别为女的扣脚大汉一抓一大把呢。


这里就要增加一层推断用户真实性别的算法。中国人的性别和名字是强相关,建国建军,翠花翠兰,很容易判断。算法中常用贝叶斯,通过已有的姓名性别库预测新加入的用户性别。


特殊情况下,不少姓名是中性,男女不辩。像晓晶,可男可女。更特殊的情况,看上去是男性的名字,也有可能是女性,我的初中老师就叫建军,然而是个和蔼可亲的小姐姐。


特殊情况意味着特殊的概率,所以不能用非此即彼的二分法。所谓概率,它更习惯告诉你,通过模型推断,建军有95%的可能是男性姓名,表示为0.95;晓晶有55%的可能是男性,表示为0.55。


虽然为了方便,模型会设立阈值,将50%以上的概率默认为男性,以下默认为女性。但业务部门的同学要清楚,用户标签的本质往往是0~1之间的概率。

概率型的标签很难验证。某位用户被标上学生标签,要么真的哄他上传学籍证明,否则很难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学生。这种黑箱情况下,针对学生用户进行营销活动,效果好与不好,都受标签准确率的影响。广告、推荐、精准营销都会遇到这个问题。

概率肯定有多有少。90%流失概率的用户,和30%流失概率的用户,虽然是模型建立出的预测值,非真实,我们还是会认为前者更有离开的可能性,凭此设立运营策略。

这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如何选择概率的阈值?


我们想要挽回流失用户,选择80%以上概率的人群,还是60%呢?答案已经说过了,要考虑业务,挽回流失用户是手段不是目的,实际目的是通过挽回流失用户提高利润,那么阈值的选择迎刃而解。计算不同阈值下,挽回用户的收入和成本,选择最优解。

推而广之,推荐系统也好,广告系统也罢,它们有更复杂的维度、标签、特征,本质也是找出用户最近想不想买车,用户最近想不想旅游。把最合适的信息在最恰当时机推给用户,获取最大的利益。

我列举的案例,是简化过的。像姓名,在电商和消费行业,除了生理上的性别,还会建立消费模型上的性别标签,有些人虽然是男性,但购物行为是女性,这是要区分的。


看到这里别怕,想要建好用户画像,说简单不简单,说难也不难。

  如何建立正确的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首先是基于业务模型的。业务部门连业务模型都没有想好,数据部门只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数据部门也别关门造车,这和做产品一样,连用户需求都没有理解透彻,匆匆忙忙上线一个APP,结果无人问津。


理解消费者的决策,考虑业务场景,考虑业务形态,考虑业务部门的需求…这些概念说得很虚,但是一个好的用户画像离不开它们。本文没有说数据、模型和算法,是我认为,它们比技术层面更重要。


我们从一个故事开始设立用户画像吧。

老王是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的核心人员,产品主营绿色健康沙拉,老王和绿色比较搭嘛。这家公司推出了APP专卖各式各样的沙拉,现在需要建立用户画像指导运营。

公司现阶段在业务层面,更关注营销和销售:如何将沙拉卖得更好。下图是老王简单梳理的运营流程。

老王将顾客按是否购买过沙拉,划分成潜在用户和新客。潜在用户是注册过APP但还没有下单,新客是只购买过一次沙拉的用户,除此以外还有老客,即消费了两次及以上的人群。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用JSON格式表示一个简易的用户画像。


为什么独立出新客标签?因为老王的沙拉针对未消费用户会有新人红包引导消费,万事开头难。这也带来新客一次后不再消费的问题,所以需要潜在、新客、老客的划分。

作为一个有追求的运营人员,划分老客也是不够,这里继续用户分层。


传统的分层用RFM三个维度衡量,沙拉的客单价比较固定,F和M取一个就够用了。老王现在计算不同消费档次的用户留存度差异,譬如某时间段内消费达XX元的用户,在未来时间段是否依旧消费。


沙拉这类餐饮是高频消费,XX应该选择一个较窄的时间窗口,统计365天内的消费意义不大。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沙拉不同季节的销量是有差异的,冬天沙拉肯定卖的不如夏天,要综合考虑消费分布。

这里姑且定义,30天内消费200元以上为VIP用户。老王的生意如果特别好,也可以继续划分超级VIP。这种标签往往配合业务,譬如VIP有赠送饮料,优先配送的权益。非VIP人群,也需要激励往VIP发展。

画像的人口统计属性,老王靠用户填写订单上的收货人姓名搞定。籍贯年龄这几个,对沙拉生意没有特别大的帮助,难道为四川籍用户提高麻辣沙拉?

用户地址,可以通过收货地设立规则判断,比如某个地址出现X次,可以将其认为常用地地址。再依据送货地在写字楼还是学校,推算用户是白领还是学生。

老王针对不同属性的人群,采取了特殊的运营策略。像学生群体,因为7,8月份是暑假,所以老王提前预估到校园地区的销售额下降。当9月开学季,又能对返校学生进行召回。


白领相关的群体,更关注消费体验,对价格敏感是次要的。如果平台女用户的消费占比高,老王就主打减肥功能的沙拉,并且以包月套餐的形式提高销量。

以一家沙拉店来看,老王的用户画像已经不错了,但他还是焦头烂额,因为用户流失率开始上升。用户流失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对手老李沙拉的竞争、沙拉的口味、用户觉得性价比不高、老王不够帅等。

流失是一个老大难的预测问题。老王对流失用户的定义是30天没有消费。想要准确预测,这里得尝试用机器学习建模,技术方面先这里略过。所谓建模,最好要找到用户开始不消费的时间点之前的关键因素,可是是行为,可以是属性。

用户历史窗口内消费金额少,有可能流失;用户历史窗口内消费频次低,有可能流失;用户历史窗口内打开APP次数少,有可能流失;用户给过差评,有可能流失;用户等餐时间长,有可能流失;用户的性别差异,有可能流失;餐饮的季度因素,有可能流失…

老王依据业务,挑选了可能影响业务的特征,提交给数据组尝试预测流失。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用户行为不能反应真实的情况。大家不妨想一下,流失用户的行为,是不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我曾经消费过很多次,但是突然吃腻了,于是减少消费次数,再之后不怎么消费,最终流失。单位时间段内的消费忠诚度是梯度下降的,为了更好的描述变化过程,将时间窗口细分成多个等距段。前30~20天、前20~10天、前10天内,这种切分比前30天内可以更好地表达下降趋势,也更好的预测流失。

从老王的思路看,所谓流失,可以通过用户行为的细节预判。机器学习的建模虽然依赖统计手段,也离不开业务洞察。这里再次证明,用户画像建立在业务模型上。

流失概率解决了老王的心头之患,通过提前发现降低流失用户。挽回流失推行一段时间后,老王发现虽然流失用户减少了,但是成本提高了,因为挽回用户也是要花钱的呀。亏本可不行,老王心头又生一计,他只挽回有价值的,那种拿了红包才消费的用户老王他不要了!老王要的是真爱粉。于是他配合消费档次区别对待,虽然流失用户的数量没有控制好,但是利润提高了。

上述的用户画像,没有一个标签脱离于业务之外。基于业务场景,我们还能想象很多用户画像的玩法。沙拉有不同的口味,蔬果鸡肉海鲜。用户的口味偏好,可以用矩阵分解、模糊聚类或者多分类的问题计算,也以0~1之间的数字表示喜好程度,相似的,还有价格偏好,即价格敏感度。

再深入想一下业务场景,如果某个办公地点,每天都有五六笔的订单,分属不同的客户不同的时间段,外卖小哥得送个五六次,对人力成本是多大的浪费呀。运营可以在后台分析相关的数据,以团购或拼单的形式,促成订单合并,或许销售额的利润会下降,但是外卖的人力成本也节约了。这也是用画像作为数据分析的依据。


老王的运营故事说完了,现在对用户画像的建立有一套想法了吧。


  用户画像的架构


不同业务的画像标签体系并不一致,这需要数据和运营目的性的提炼。


用户画像一般按业务属性划分多个类别模块。除了常见的人口统计,社会属性外。还有用户消费画像,用户行为画像,用户兴趣画像等。具体的画像得看产品形态,像金融领域,还会有风险画像,包括征信、违约、洗钱、还款能力、保险黑名单等。电商领域会有商品的类目偏好、品类偏好、品牌偏好,不一而足。

上图是随手画的的例子,画一个架构不难,难得是了解每个标签背后的业务逻辑和落地方式,至于算法,又能单独扯很多文章了。

从数据流向和加工看,用户画像包含上下级递进关系。


以上文的流失系数举例,它通过建模,其依赖于用户早期的历史行为。而用户早期的历史行为,即10天内的消费金额、消费次数、登录次数等,本身也是一个标签,它们是通过原始的明细数据获得。

上图列举了标签加工和计算的过程,很好理解。最上层的策略标签,是针对业务的落地,运营人员通过多个标签的组合形成一个用户群组,方便执行。


公司越大,用户画像越复杂。某家主打内容分发的公司进入了全新的视频领域,现在有两款APP,那么用户画像的结构也需要改变。既有内容相关的标签,也有视频相关的标签,两者是并行且关联的。


比如A用户在内容标签下是重度使用,而在视频标签下是轻度。比如B用户很久没打开内容APP有流失风险,但在视频APP的使用时长上看很忠诚。如此种种,看的是灵活应用。当然,姓名性别这类人口统计标签,是通用的。


用户画像作为平台级的应用,很多运营策略及工具,都是在其基础上构建的。

基于营销和消费相关的标签,新客、老客、用户的流失和忠诚、用户的消费水平和频率等,都是构成CRM(客户关系管理)的基础,可能大家更习惯叫它用户/会员管理运营平台。


它的作用在于,将数据化的标签,转换成产品运营策略。不同的标签对应不同的用户群体,也对应不同的营销手段。CRM的结构中会包含各类触达用户的常用渠道比如短信、邮件、推送等。也包含CMS(内容管理系统),执行人员通过其快速配置活动页、活动通道、优惠券等,靠营销活动拉动数据。


老王的沙拉业务要是做大,那么运营平台就会以图中的结构搭建。老王在CRM中组合标签,新客老客流失客的数据借助BI监控,然后通过CMS系统配置红包啊优惠券啊等等,再通过短或Push触达。


好的用户画像系统,既是数据生态体系,也是业务和运营的生态体系,它是一门复杂的交叉领域。因为篇幅有限,算法,数据产品没有更多的涉及,以后有机会再讲吧。核心思想希望大家能吃透。若有吐槽和疑问欢迎留言。


万千用法,存乎一心。


更多精彩干货:

明星讲师。资深数据分析师,数据化运营专家秦路老师,潜心磨剑打造精品课程


课程试听:七周成为数据分析师 | 课程视频抢先看

课程大纲:七周,成为数据分析师!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码立即购买

登录查看更多
15

相关内容

用户画像是真实用户的虚拟代表,是 建立在一系列真实数据(Marketing data,Usability data)之上的目标用户模型。通过用户调研去了解用户,根据他们的目标、行为和观点的差 异,将他们区分为不同的类型,然后每种类型中抽取出典型特征,赋予名字、照片、一些人口统计学要素、场景等描述,就形成了一个人物原型 。

知识荟萃

精品入门和进阶教程、论文和代码整理等

更多

查看相关VIP内容、论文、资讯等
【实用书】Python数据科学从零开始,33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43+阅读 · 2020年5月19日
【干货书】流畅Python,766页pdf,中英文版
专知会员服务
226+阅读 · 2020年3月22日
中科大-人工智能方向专业课程2020《脑与认知科学导论》
【经典书】Python计算机视觉编程,中文版,363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40+阅读 · 2020年2月16日
【经典书】精通机器学习特征工程,中文版,17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358+阅读 · 2020年2月15日
【知识图谱】基于知识图谱的用户画像技术
产业智能官
102+阅读 · 2019年1月9日
两套经典的用户画像
产品100干货速递
26+阅读 · 2018年6月19日
思路+步骤+方法,三步教你如何快速构建用户画像
产品100干货速递
9+阅读 · 2017年12月21日
如何利用动态信息数据构建用户画像?
NPDP产品经理资讯
6+阅读 · 2017年10月11日
【大数据】如何用大数据构建精准用户画像?
产业智能官
12+阅读 · 2017年9月21日
京东用户画像揭秘:原来买iPhone X的是这么些人
R语言中文社区
10+阅读 · 2017年9月14日
教你 5 步画出用户画像
职人社
8+阅读 · 2017年9月13日
谈谈用户画像
caoz的梦呓
10+阅读 · 2017年8月17日
你以为自己真的了解用户画像?其实猫腻可多了
THU数据派
8+阅读 · 2017年7月12日
Attend More Times for Image Captioning
Arxiv
6+阅读 · 2018年12月8日
Arxiv
7+阅读 · 2018年3月19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知识图谱】基于知识图谱的用户画像技术
产业智能官
102+阅读 · 2019年1月9日
两套经典的用户画像
产品100干货速递
26+阅读 · 2018年6月19日
思路+步骤+方法,三步教你如何快速构建用户画像
产品100干货速递
9+阅读 · 2017年12月21日
如何利用动态信息数据构建用户画像?
NPDP产品经理资讯
6+阅读 · 2017年10月11日
【大数据】如何用大数据构建精准用户画像?
产业智能官
12+阅读 · 2017年9月21日
京东用户画像揭秘:原来买iPhone X的是这么些人
R语言中文社区
10+阅读 · 2017年9月14日
教你 5 步画出用户画像
职人社
8+阅读 · 2017年9月13日
谈谈用户画像
caoz的梦呓
10+阅读 · 2017年8月17日
你以为自己真的了解用户画像?其实猫腻可多了
THU数据派
8+阅读 · 2017年7月12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