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行业中,最先进的技术往往是从进口或者合资品牌率先引进,并且成为引领潮流趋势的标杆,而中国品牌一直扮演着“追随者”的角色。不过随着中国品牌在技术上的不断研发投入,这种现象开始出现转变,并且还是在汽车智能化这个关键的领域。
11月28日,长安汽车技术开放日暨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荣誉活动在重庆垫江试验场举办,ZEALER与全国400多家媒体见证了五十五辆长安汽车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荣誉——“最大规模的自动驾驶车巡游”。长安成为全球首个成功创造该纪录的汽车品牌。同时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公开发出贺信:“长安汽车以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为牵引,引领了中国智能汽车的发展。”
在3.2公里的距离内,55辆车紧紧的排成一条线,有序的在试验场的高环道路上匀速行驶。我们知道,自动驾驶技术是关乎环境感知、分析决策、行动控制三大系统的复杂制约来实现。同时,巨大规模的车队以及挑战现场比标准车道窄12%的车道也对自动驾驶技术的稳定性提出了高要求。
我们具体来看,首先,传感技术方面,长安汽车将车道线横向距离和前方车辆的横向距离探测精度由20cm提高到了接近5cm,前方车辆纵向距离精度由1m提高到接近10cm。其次,决策控制方面,将响应精度由之前的5%提高到了接近1%;行动控制方面,对车辆设计中自动驾驶相关精度要求进行重新优化,保障自动驾驶车队在行进中的一致和稳定。
可能还会有人去追溯这项挑战的技术含量究竟有多大,以及我们是否拥有全球范围内真正最厉害的自动驾驶技术。但比这更重要的是,中国汽车技术在向世界发起挑战。
如今,汽车产业正在向新四化方向发展,如果从技术和价值链两个维度来说,电动化是基础,网联化是条件,共享化是趋势,而智能化才是关键。
从开创国内2000公里自动驾驶先河,到同时拥有中美两地智能汽车上路测试牌照,再到以自动驾驶成功穿越无人区。长安汽车成为中国智能化发展的探路者。在自动驾驶技术上实现突破,都得益于长安汽车在智能化领域的不断探索与深耕。
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说,长安目前已经掌握智能互联、智能交互、智能驾驶三大类60余项智能化技术。
在这次挑战的背后,我们看到长安汽车的智能化技术储备远不止于此,长安不仅是首家实现自动驾驶核心技术IACC与APA4.0量产的中国品牌,并且实现全速自适应巡航(ACC)、智能语音、飞屏互动等70余项技术成功量产。
目前,长安面向公众展出和可供体验的L4级自动驾驶体验车,是国内首家面向公众体验L4级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已经能实现手机一键约车、远程自动取还车、规范道路上的自动行驶和远程自动泊车等功能。
包括长安最近发布的“北斗天枢智能化战略”和更早之前公布的“香格里拉计划”都对外传递出一个核心信息,长安正在从一家“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按照规划,到2020年,长安汽车将实现L3级车型的量产化,到2025年将实现L4级自动驾驶量产,同国际一线汽车品牌齐头并进。同时,到2020年长安将不再生产非网联新车,新车将实现100%联网,100%搭载驾驶辅助系统,2025年实现100%语音控制。
当下,汽车产业正在向新四化方向发展,传统汽车巨头角力的同时,造车新势力也在高举高打。随着智能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长安汽车也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排头兵。
加入 ZEALER
「十万人测评俱乐部」
发现更多科技相关
点赞加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