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的伊什瓦丽生活在尼泊尔西部的小村庄里,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她会离开家,住进野外一个简陋的小棚屋里。这连屋都算不上,稻草做顶,一面敞开,风吹日晒。
尼泊尔的“月经小屋” | bbc.com
这一切源于尼泊尔的月经禁忌,经期的女性被认为是会带来厄运的不洁之人。当地一个叫做“Chhaupadi”的习俗规定,经期女性必须被隔离到一个茅草屋生活直到经期结束。她们也不可以碰男人、水源、植物和牲口,因为 “肮脏”的经血会污染环境、带来疾病,像是奶牛被碰了就不会产奶了。
听起来有点荒谬。实际上,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月经禁忌,不同的语言环境里都出现了对月经的隐晦说法。中文语境里,从过去古文里的“月水”“信水”,到现在你和小伙伴之间压低声音悄悄说的“姨妈”“好朋友”等,谈论月经就像在对什么神秘的暗号一样。英文中也通常会用“period”代替“menstruation”,除此之外,还有数十种婉辞在女性群体中流行。
月经禁忌似乎是许多文化中的共通点,这究竟是从何而来又是为什么呢?
受困于月经禁忌的女性 | Economic Times
被污名化的月经
许多宗教的教义都提到“月经具有污染性”这一点。上面说到的尼泊尔Chhaupadi习俗就被认为是源于印度教。《圣经·利未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女性在月经期间是不干净的。无论何人何物被经期女性触碰到都会变得一样肮脏不洁。” 。
在古罗马,经期的女性被认为具有破坏力,她们可以抑制种子萌芽,致使植物枯萎。在传统汉文化社会的民间信仰里,经期女性不能去庙里上香,不准进入产房以及有病人的房间,不能与自己的丈夫同床 共枕等等。
关于月经被污名化的起源众说纷纭,尤其是爱好观察不同社会文化的人类学家们,他们着眼于“出生、死亡、性、狩猎”这些话题,对于月经禁忌的产生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图 | ARVIDA BYSTROM
医学人类学家雪利·林登博姆教授(Shirley Lindenbaum)的一个著名理论是:禁忌是一种自然的人口控制的方式。简单来说,月经与生育密不可分,将月经污名化是为了限制人之间的性接触,从而达到控制人口数量的目的。我们现在羞于谈论月经,也和羞于谈论“性”这的禁忌有关,觉得月经是私人的、羞耻的事情。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月经禁忌源于早期人类对女性生理特征的不理解和敬畏。流血通常意味着疼痛和死亡,但是女性每月有规律地流出经血,持续数天,在多数情况下没有痛感也没有因此变得虚弱;更重要的是除了女人,男人和孩子都没有经血。人们无法对这些情况做出解释,月经对他们来说是未知的、不确定的事物,有着不可预知的危险。为了隔离和控制这些未知的恐惧和危险,于是发展出了多样且成系统的行为规范习俗,即月经禁忌。
图 | Katrin Friedman
月经禁忌延伸到与月经有关的一切,包括女性身份本身也被污名化。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在《洁净与危险》 中解释,“污秽”(pollution)和“不洁(dirt)”并非字面意义的“脏”,而是象征对固有的社会秩序造成的威胁——人们的观念里有一个总体的分类系统,不符合这一有序分类系统的事物会被认为是违反了秩序,是“脏”的。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类学家走遍世界各地发现,越是父权文化发达的地方,对于女性的禁忌越多越严。在父权社会家庭里,女性既是“外来人”又是“自家人”,这个模糊、不确定的身份被认为会破坏父系群体的团结。因此,月经禁忌或许可以用“男性畏惧社会结构中具有模糊性的女性力量”来解释。
“月经禁忌”并不一定都是负面的
的确,大部分的传统社会和宗教,都认为月经是脏的、污秽的或是令人感到羞耻的。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月经禁忌的进化人类学家贝弗利•施特拉斯曼说:“月经禁忌如此普遍,几乎成了一种文化通病。”
但是,也不是没有特例。
对于美洲原住民尤罗克族(Yurok)的女性来说,月经是净化身体的机制。这些女性会在每月的同一个时间段来月经,然后聚集到一个小屋中冥想和思考。来月经的这段时间被当地人称为“神圣的月亮时间”——女性无需做家务、干农活,于她们而言这是一段神圣的、精神体验高涨的时期。
类似的还有非洲中部的俾格米人(Mbendjele)。当地女性群体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谚语:“月亮是我最大的丈夫”。在这里,月经被认为是强大的,受到保护的,这与“肮脏”、“污秽”甚至是“危险”的观念截然不同。
在一些文化中,月经是神圣的 | Hanna Barczyk for NPR
在这些社会中,月经代表着某种神圣的力量,与其说是“月经禁忌”,不如说是“月经特权”,女性在经期这段时间对自己的身体拥有自治的权力。这与社会人类学家克里斯·奈特(Chris Knight)对于月经禁忌的解释不谋而合——这个禁忌可能源于早期人类女性的主导地位,女性自己把经期塑造成了一个特殊的时期,这段时间里男人无法触碰她们的身体,这是一种属于她们自己的禁忌。
都有月经emoji了,有什么好忌讳呢?
月经禁忌也好,月经特权也罢,月经本身没有那么多意义。有“月经是污秽的”这种相对普遍的观念,也不乏“月经是神圣的”这种截然不同的声音,都是由不同的社会文化所塑造的,也反映了社会本身的权力结构与控制体系。说白了,是人类自己赋予了月经各种含义。
现代医学告诉我们,月经不过是女性的正常生理现象——通常以一个月为单位,子宫内的血液和组织脱落从阴道流出的过程。随着卫生巾、卫生棉条和止痛药的普及,经期对于女性来说也不再那么难熬。因此,对这种生理现象的忌讳,也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但是月经禁忌还是无处不在。
电视广告里的“蓝血” | always
电视里的卫生巾广告仍然用蓝色的而非红色的液体模拟月经。在学校里,来月经的女孩们仍要偷偷地从书包里拿出卫生巾,然后迅速地放进口袋跑去卫生间。而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比如开头提到的尼泊尔,限制女性自由、甚至威胁到女性身心健康的月经禁忌习俗仍在延续。
一些国际组织以及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致力于科学知识的传播,试图改变这些月经文化,破除关于月经的种种迷思。在英国和澳大利亚,人们陆续掀起过废除“卫生巾税”(Tampon tax)的运动。2014年,联合国宣布5月28日为年度月经卫生日。
致力于消除“月经耻辱”的全球妇女权利慈善机构英国国际计划组织(Plan International UK)设计了“血滴”月经emoji表情包,希望将月经话题正常化,经过两年的努力,这款emoji终于在今年通过了批准。
月经表情包 | Plan International UK
朋友们,月经都有表情包了,还有什么可忌讳的呢!下次跟小伙伴聊天的时候,就能大大方方地说出来了,是好事儿啊!
参考文献
[1] https://helloclue.com/articles/culture/how-did-menstruation-become-taboo
[2] https://plan-uk.org/act-for-girls/join-our-campaign-for-a-period-emoji
[3] https://www.newyorker.com/magazine/2019/01/14/the-history-of-blood
[4] https://aeon.co/essays/throughout-history-and-still-today-women-are-shamed-for-menstruating
[5] 焦杰, 2014. 传统习俗禁忌中的 “厌女情结” 及其原因考察. 南开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4).
[6] 李金莲 and 朱和双, 2005. 汉文化视野中的月经禁忌与民间信仰. 中国俗文化研究, (0), p.5.
[7] 张小红, 2014. 污染力与女性: 人类学视角下的月经禁忌. 昌吉学院学报, (2)
作者:PYQ
编辑:Edan,李子
一个AI
都9012年了,你还要忌讳月经吗?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来月经时,你身边的人除了劝慰“多喝热水”,还能为你做哪些事?(欢迎大家都说说自己做过些什么)
BTW,我们设置了小小的门槛,相信热爱科学的你肯定会通过考验!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在42秒内答对尽可能多的题,达到一定分数才可以加入,每24小时仅能答题一次。呼~深吸一口气,然后好好答题吧!
AI和同事们等你来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