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火了~,传统租赁模式借助一个新名词,摇身一变就成了伪共享经济,租赁自古就有,租赁和共享有共通点,但不能化成等号,即使传统租赁+移动互联网也不等于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拆分,用商业画布的方法做创新
共享经济借助共享单车一炮而红,伴随而来的,共享有共享洗衣机,共享打印机,共享KTV,共享婴儿车,共享雨伞,共享马扎,共享马桶,共享...嗨~不胜枚举,有些概念笑一下就过去了,不必当真。
一直都在讨论,共享应该是B端,还是C端,滴滴说是C端,销售的是汽车闲置时间,可自从有了补贴,有些人开始全职做起了滴滴司机,抢占了出租车的市场,俨然把自己做成了B端。单车出租一样,从传统的自行车租赁模式加上互联网的创新,其实也做的是B端的市场,与其说是共享经济,不如说是租赁经济的2.0版本。
今天你去某百科,查询共享经济的概念,依旧没变,只是在下面添加了一些关于共享经济的新闻而已,概念没有变,只是过度的蹭热度,恐怕会背离真正创业的本质,再次回顾一些他的概念。
共享经济,一般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其本质是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劳动力、教育医疗资源。有的也说共享经济是人们公平享有社会资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获得经济红利。此种共享更多的是通过互联网作为媒介来实现的。
共享经济的本质还是C端,起到节能绿色环保,不过多浪费社会闲置资源为目的的,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做法,着实有点本末倒置了。批量采购,批量投放,烧钱,浪费,快速抢占市场等等关键词,哪还有半点共享经济的本质。炒概念,炒过头,不仅会打破原有的平衡,更会为社会带来负担,以及过度消费。
如何构建一套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除了选对产品外,更多的应该体现在这套模式的可行性上。利用商业画布研究共享经济也有不对之处,共享经济讲究的是帮助别人的时候顺便挣点小钱,而作为一个商业性质研究,定会背离其宗旨,鉴于换种思路研究,索性尝试一番。
研究商业画布,经常看到的有几种式样,比如长尾模式,免费模式,多平台模式,开放商业模式等等,今天我们暂且定义为共享式商业模式讨论。
先给个定义,共享式商业模式是基于互联网,链接供需双方,通过移动LBS应用,动态算法与定价方法,来创造和捕捉价值的企业模式。
1,以微盈利为目的,2,使用权暂时转移,3,有效整合线下闲散物品,劳动力等闲置资源,4,用付出公平享有社会资源。
价值主张(VP):要解决客户难题?需求方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实现自己使用目的。满足顾客的需求?解决闲置物品,劳动力,教育,医疗等产品的匹配度与及时性。
客户细分(CS):服务的一个或多个客户分类群体?对产品需求客户进行分析,平台可以设定衣食住行等单个产品,寻找向对应的供求方,一般具有群体性,适用于所有人。
关键业务(KA):主要经营什么业务?提升注册量以及关注度,模式的成功来源与用户活跃度,没有活跃度,平台就丧失了其价值。
渠道通路(CH):主要通过什么方式让客户了解你的价值主张?利用媒体,软文,广告等方式,快速积累原始客户,进行口碑,或病毒式传播。
客户关系(CR):与客户建立什么样的关系?平台客户分供方和需方,有时两方也可以互换位置,供需两方的客户关系同等主要,两方都是平台的衣食父母,才采用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方式,快捷有效。
重要资源(KR):平台有哪些重要资源需要维护?这儿涉及核心竞争力,比如关键技术,关键合作伙伴,政府支持等。
合作伙伴(KP): 平台有哪些合作伙伴?供方是一群庞大的合作伙伴,更多的还有政府,资本方,软件维护等。
成本机构(C$): 有哪些成本?平台的搭建,维护,工作人员,推广等。
收入来源(R$):平台有哪些收入?广告,平台佣金,数据等。
分析了以上的内容后,可以根绝不同的维度进行创新,通过市场验证其可行性,在这选择适合的产品尤其重要,不违背整体结构的完整性的前提下,进行适当修整微调,希望能帮到创业者,利用商业画布的方式,验证共享项目的可行性。
如果你有更好的思路,可以留言,对共享式商业模式进行探索,逐步让其理论更加饱满。
陈菜根频道
图片来自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共享经济太火了,以致于克强总理都站出来力挺,据CECRC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共享经济的市场规模达3.9万亿,增长率更是飙到了76.4%。从共享覆盖的领域来看,多集中在出行(长短距离)、住宿(长短租)、物流(快递搬家)、金融(众筹、P2P网贷)、生活服务(到家、仓储)、知识(技能教育)、基础设施(WiFi、电量)和二手货等。
看完这组数据,我倏地产生了一种新认知:一个概念就是一个行业,概念的外延就是市场规模,概念的本质就是市场经营策略。共享经济的强大之处就是,它不是特指某一个行业,而是特指众多行业的一个共同思想:拥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按照我的理解,共享经济的盛行是消费升级的必然,即从复合式的“拥有权交易+使用权体验”,迭代为单纯的使用权体验的升级,而共享经济从业者们,干的就是供给侧改革的事儿,即,找到一个需求未被满足的市场(要么是场景空缺,要么是产能落后),把一套标准的服务产品植入该场景,再利用互联网的链接效应,火速圈够用户量,然后再利用自己娴熟的商业模式进行规模化变现。这大概就是共享经济的内部原理。
当然,关于共享经济的概念,也出现了一些分化,比如嘉御基金CEO卫哲先生就明确提出,共享经济和分享经济是两码事儿,前者好比是京东,集体采购、标准化供应,后者好比是淘宝,把闲置产能分享出来,赋予其商品意义,抛到市场上流通。商品原材料的来源不同,也造成了商业模式的各异,但无论哪种,凡是涉及到产品为硬件的,大都有一个共同的商业模型:分时租赁,包括个人技能,本质上都是在玩租售的把戏。
一般来说,探讨共享经济的概念是个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老百姓信仰的是“不论是非、只谈得失”,就包括投共享经济项目上瘾的虎哥,挑明说了,“共享还是租赁不是重点”,赢得市场赚到钱才是重点。乍一看还真是这个理儿,可对概念的理解深度,恰恰就是一个项目的战略高度,它决定着商业模式的优劣,Pony和虎哥在朋友圈的撕逼大战,表面上看是一把智能锁引起的纠纷,本质上是对“锁钥匙”认知维度的一次公开show。毕竟,嘴上喊着提高认知,出手却劣招频出的人,不在少数。
由于工作的原因,平时喜欢研究项目,尤其是习惯于把一些纷繁复杂的商业现象总结成一些条条框框,甚至公式,因为这样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受芒格先生的栅栏思维影响太深)。就“共享+”的项目来说,用商业模式的框架做评判,或许有用。
关于商业模式的框架,市面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就捡个最简单的来套,比如周鸿祎先生对商业模式的四要素概括:用户模式、产品模式、流量模式和盈利模式。接下来,我们按照四大模式、九个细分点,对共享类项目做一个框架性解析。
一、用户模式
1、刚需程度。不错的共享项目大都有个特点,即解决的是刚需、准痛点,如果刚需用户的规模足够大,这个项目的成功概率就会上升几个百分点,比如WiFi、出行,只要开手机就得用,只要出门就会遇到。
2、使用频次(甚至是交易频次)。为啥要提到数据呢,很简单:考虑到盈利模式的设计。因为共享产品的使用频次就跟一个APP的打开率和使用时长一样,只有频次上来了,才会有更多的注意力场景诞生,即流量分发的盈利点才有支撑。这一点上,共享单车要比共享充电宝好很多,就目前来看,单车的频次在2次/日,充电宝的频次约为0.4~0.7次/日,如果乘以投放量,基本可以算出该场景里能否出一个分众传媒了。
二、产品模式
3、体验效率。互联网人重新做一遍传统行业的最厉害之处就是,这些人天生带有产品经理的基因,用做软件的思维来做硬件,如果共享类产品不符合“7秒钟定律”,可能就要被用户舍弃掉,你身边的共享产品需要几秒才能体验到,说说看呗。
4、资源壁垒。投资人大都喜欢“护城河”这个词儿,除了因为河里有水、水代表财之外,主要是因为护城河高了,容易享受到市场集中度的红利,就目前来看共享类项目的壁垒主要是投放规模,以及用户高频体验后的品牌记忆,但也有些项目属于资源排他性的,比如空间类的共享仓储,你提前抢占了这个位置,竞争对手再想进来,死活没招,安东自助仓就是这么一个案例。
5、成本结构。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大大的井坑,很多没有过实操的脑热玩家,容易在这里犯下自作聪明的错误,因为大家喜欢算软硬件这些明账,而很少人去关注运营成本这个深不见底的暗账,再加上烧钱成瘾、融资节奏加速、对国民人性低估等,好好一个模式因为积重难返而不得不折戟沉沙。所有,每当有人算一辆单车的投资回报周期时,我就嗤之以鼻孔,因为这样的错误曾经在网约车早期也发生过,出租车司机的第一桶金就是网约车的沉没成本,甚至分众的市值很大一部分是被这些不合理的成本结构给催起来的,只是很少人在明面上说而已。
三、推广模式
6、教育成本。有需求不等于用户就会为此买单,这里还会涉及到一个跳转成本,如果顺应习惯、解放人性中的懒惰,教育成本就会很低,另外,教育成本的降低也很依赖行业成熟度,所以,数一数该领域的竞争对手数量及市场投入规模,对判断自己行业的窗口期也有帮助,但对于一些伪需求类的项目,谈教育成本等于是推石头上山,没啥意义。
7、规模复制性。推广的速度和规模,非常依赖于“可复制单元”,这个颗粒越小越容易复制,要是带有“蒲公英属性”(自传播、落地即活、体验零损失、巧遇风口),那再好不过了,资本的钱主要用在放量上,但它对没啥传播基因的团队和产品表示无感。
四、盈利模式
8、投资回报周期。对重资产类的共享项目,大家喜欢算这个账目,因为这个数据直接关系到资产利用效率。当年虎哥投某充电宝项目时掐指一算,我靠,一个充电宝两到三个月就能回收成本,二话没说,半小时就敲定了这笔投资。所以,在关注该类项目时,你不妨也学一下虎哥算算账,一个经典的最小财务模型很值得被反复考究。
9、盈利层级。之所以把盈利层级放在最后,因为它是压轴大戏,也是被诟病最多的点,因为只要涉及到赚钱,大家就不愿意明说,而外人又喜欢猜来猜去。
比如Pony和虎哥撕逼点,本质上是盈利层级的不对等,虎哥手下的ofo走的是规模扩张路线,其盈利模式本质是纯租赁,所以它才那么在乎投资回报周期,从而牺牲了智能锁,被Pony戏谑为一个个的哑终端(ofo已经在弥补了),摩拜则不同,人家要的是短距离出行这个场景的数据,有可能是为腾讯搞人工智能做准备的,有了这些数据后,即使短期变不了现又能咋地,反正有腾讯给输血输流量,大家各取所需,挺好的。
但不管怎样,一个共享项目的成败,不是说在商业模式上跑通就代表万事顺遂了,冠军就那么一个,有时候还得靠命。甚至说,同一个项目,不同的投资人在不同阶段助力,最后的结果也大相径庭,成功往往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拼图,少一截儿都画不成圆。
共享经济是不是一阵风不知道,但它的确是离钱最近的赛道之一,尤其是使用即交易。另外,但凡火爆的共享项目还有个共同的商业模式,既不是to B、to C,也不是to VC,而是to BAT,因为在线上流量被BAT瓜分后,线下场景的流量入口成为BAT们忌惮的蚁穴,共享经济创业者如果不审时度势、在商业模式上布设“+BAT”的触点,会很容易被当今霸主们舍弃,就提醒到这里了。
『陈菜根频道』是陈菜根的个人微信公众号
可以加我的微信号:328608137 ,好项目、好课程、好资源,等着与大家一起分享,
新一代技术+商业操作系统:
AI-CPS OS
在新一代技术+商业操作系统(AI-CPS OS: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分支用来的今天,企业领导者必须了解如何将“技术”全面渗入整个公司、产品等“商业”场景中,利用AI-CPS OS形成数字化力量,实现行业的重新布局、企业的重新构建和自我的焕然新生,在行业、企业和自身三个层面勇立鳌头。
数字化力量与行业、企业及个人三个层面的交叉,形成了领导力模式,使数字化融入到领导者所在企业与领导方式的核心位置。
分辨率革命:这种力量能够使人在更加真实、细致的层面观察与感知现实世界和数字化世界正在发生的一切,进而理解和更加精细地进行产品控制、事件控制和结果控制。
复合不确定性:数字化变更颠覆和改变了领导者曾经仰仗的思维方式、结构和实践经验,其结果就是形成了复合不确定性这种颠覆性力量。主要的不确定性蕴含于三个领域:技术、文化、制度。
边界模糊化: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不断融合成CPS不仅让人们所知行业的核心产品、经济学定理和可能性都产生了变化,还模糊了不同行业间的界限。这种效应正在向生态系统、企业、客户、产品快速蔓延。
领导者无法依靠某种单一战略方法来应对多维度的数字化变革。随着变革范围不断扩大,一切都几乎变得不确定,即使是最精明的领导者也可能失去方向。面对新一代技术+商业操作系统(AI-CPS OS: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颠覆性的数字化力量,领导者必须在行业、企业与个人这三个层面都保持领先地位。
如果不能在上述三个层面保持领先,领导力将会不断弱化并难以维继:
重新进行行业布局:你的世界观要怎样改变才算足够?你必须对行业典范进行怎样的反思?
重新构建你的企业:你的企业需要做出什么样的变化?你准备如何重新定义你的公司?
重新打造新的自己:你需要成为怎样的人?要重塑自己并在数字化时代保有领先地位,你必须如何去做?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和 人工智能,像君子一般融合,一起体现科技就是生产力。
如果说上一次哥伦布地理大发现,拓展的是人类的物理空间。那么这一次地理大发现,拓展的就是人们的数字空间。
在数学空间,建立新的商业文明,从而发现新的创富模式,为人类社会带来新的财富空间。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区块链,是进入这个数字空间的船,而人工智能就是那船上的帆,哥伦布之帆!
人工智能通过三个方式激发经济增长:
创造虚拟劳动力,承担需要适应性和敏捷性的复杂任务,即“智能自动化”,以区别于传统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对现有劳动力和实物资产进行有利的补充和提升,提高资本效率;
人工智能的普及,将推动多行业的相关创新,开辟崭新的经济增长空间。
新一代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商业化落地进度远不及技术其本身的革新来得迅猛,究其原因,技术供应商(乙方)不明确自己的技术可服务于谁,传统企业机构(甲方)不懂如何有效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和提升效率。
“产业智能官”,通过甲、乙方价值巨大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论文、研究报告和商业合作项目,面向企业CEO、CDO、CTO和CIO,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输出者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消费者。
助力新一代信息技术公司寻找最有价值的潜在传统客户与商业化落地路径,帮助传统企业选择与开发适合自己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和技术方案,消除新一代信息技术公司与传统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商业化浪潮。
给决策制定者和商业领袖的建议:
超越自动化,开启新创新模式:利用具有自主学习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动态机器智能,为企业创造新商机;
迎接新一代信息技术,迎接人工智能:无缝整合人类智慧与机器智能,重新
评估未来的知识和技能类型;
制定道德规范:切实为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制定道德准则,并在智能机器的开
发过程中确定更加明晰的标准和最佳实践;
重视再分配效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冲击做好准备,制定战略帮助面临
较高失业风险的人群;
开发人工智能型企业所需新能力:员工团队需要积极掌握判断、沟通及想象力和创造力等人类所特有的重要能力。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创造兼具包容性和多样性的文化也非常重要。
新一代技术+商业操作系统(AI-CPS OS: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并创造新的强大引擎。
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形成从宏观到微观各领域的智能化新需求,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
新一代技术+商业操作系统(AI-CPS OS: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正在经历从“概念”到“落地”,最终实现“大范围规模化应用,深刻改变人类生活”的过程。
产业智能官 AI-CPS
用新一代技术+商业操作系统(AI-CPS OS: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在场景中构建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学习提升的认知计算和机器智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DT驱动业务、价值创新创造的产业互联生态链。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AI-CPS,更多信息回复:
新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新产业:“智能制造”、“智能驾驶”、“智能金融”、“智能城市”、“智能零售”;新模式:“案例分析”、“研究报告”、“商业模式”、“供应链金融”、“财富空间”。
本文系“产业智能官”(公众号ID:AI-CPS)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由产业智能官(公众号ID:AI-CPS)推荐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联系、投稿邮箱:erp_vip@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