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并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设为星标
每天早 07 : 45 按时送达
自ofo暴雷开始,1000多万用户都只能被动地排队等待退还押金。而ofo自身貌似也在努力“自救”,之前还有公众号卖东西的操作。而这一次,直接让你邀请好友才能退还押金——虽然当前页面已经下线,但这种操作,真的合适吗?
编辑:定西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全文共 3070 字,阅读需要 6 分钟
——————/ BEGIN /——————
沉寂许久的“小黄车”居然上热搜了!
作为国内第一批试水共享单车的企业,ofo小黄车可谓是“来得快去得更快”,2019年,就在大家都习惯了“出门骑小黄”时,ofo突然宣告破产,近2000万用户押金被冻结,至今杳无音讯。
但就在最近,ofo推出了一个名为“拉好友,帮你退押金”的新活动,活动显示:邀请好友越多,退押金越快,上不封顶。
其中在“好友下单奖励”活动详情为:单单有奖,最高奖励购物金额的 40%;“10 元特惠充值”活动详情为:被邀请的好友充值成功,立即退还邀请用户 2.5 元押金。
也就是说:用户需要再缴纳10元,才可以返还2.5元——稍微懂点数学知识的人都会算出其中的猫腻。
ofo的这一操作引起网友的激烈讨论。
按时退押金本来是消费者合法权益,此次ofo又加上了邀请好友、再充值等条件引起了用户不满。
对此,网友纷纷开启吐槽。
甚至有网友直言有网友表示:“这家公司已经没有底线了,还欠我199块,现在坑钱就算了,还让我们坑自己朋友”。还有网友表示,为了押金就得拉好友入坑?
据悉,目前ofo线上申请排队等待退押金的用户仍有1600余万人。此前,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申请强制执行ofo公司为用户提供退押金服务,可惜的是其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
图源微博网友
ofo作为曾经的国内第一共享单车企业,为何会在短短几年内沦落至此?它的竞争对手们又活得如何?
2015年,一个名叫ofo的单车共享计划,在北京大学横空出世。“小黄车”也如同一阵旋风一般迅速风靡全国,甚至还推广到了海外。短短3年时间,ofo遍布全球20个国家,250座城市,出行服务次数高达40亿次。
但随着其他竞争对手的不断崛起,为了留住用户,ofo不得不学习竞争对手的方法——疯狂烧钱。
为此,ofo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活动,例如免费骑行、1元骑行、充100元返还200元等只亏不赚的活动。根据数据统计,在2017年光是摩拜和ofo两家一天就能烧掉4000万元的骑行红包。
为了赢下这场“战争”,ofo还多次找到滴滴,希望能多给自己一些投资资金;滴滴也十分厚道,表示只要ofo能够将日订单量提升到3000万单就给予其18亿美元的投资。但无奈当时的ofo根本无力再购买/招聘更多的单车/运营人员,唯一的办法就是将用户100多亿押金全部投进去。
后续的结果大家也都清楚:ofo最后仍未达到滴滴的要求,18亿美元的投资资金黄了,而被挪用的押金,自然也就回不来了。
如今我们在打开ofo共享单车的APP,可以发现“购物返现金”已经成ofo客户端的主要功能。
据页面介绍,只有用户同意将ofo押金兑换为返钱余额后,可使用购物返现功能,返钱余额需等用户通过ofo返钱平台跳转至第三方平台购物后才可提现。
按照兑换规则,“一旦您确认将ofo平台的押金转移到ofo返钱进行兑换后,则视为您放弃对押金的索取,ofo平台对您的骑行押金不再具有归还义务;且押金一旦转换,即不可撤销。”也就是说,一旦同意,用户需要大量购物才能够得到平台应返还的押金。
这种“用钱换钱”的套路自然会遭到老用户们的吐槽,退还押金本来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ofo却“花招百出”、“百般阻挠”,而目的就是想再圈钱。
短时间内,ofo是无力偿还这笔高额押金的;但不管这么样,用这种套路来“欺骗”用户的方式都是难以得到消费者和市场认可的。
经历了最初的混战,如今的共享单车市场已接近稳定,美团、滴滴、哈啰成了新的“三国杀”。
但交通联合部门发布的《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指导意见》直接让这些企业的美梦破碎,随着对运营的监管规范化,共享单车的运营成本越来越高。
随之带来的便是用户骑行成本增加,从原本的“一块钱一小时”增加到“一块钱半小时”,各种花里胡哨的套餐、维护力度不够,让用户渐渐失去了骑行的动力。
图源水印
根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虽然共享单车市场规模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但短期之内难以再突破,换言之就是发展路上遇到了瓶颈。
例如今年传出将要上市的哈啰,在今年3月,哈啰出行获得由宁德时代投资的2.34亿美元,如今,哈啰出行2021年完成融资超5亿美金,同年11月9日,哈啰出行宣布完成2.8亿美元新一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蚂蚁集团和阿里巴巴。
但可惜的是:在如此有钱且被资本市场看好的情况下,哈啰却未成功上市;除了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外,更关键的是哈啰应该如何挖掘出新模式以引导整个共享单车走出困境。
因此对于哈啰也好,还是美团滴滴也罢,现在拼的不是钱,而是效率和服务。
个人认为,共享单车企业要想继续存活下去,甚至成为市场的领头羊,这三点是需要严格遵守的:
如何及时排查存在隐患的共享单车?
如何定时定点的维护共享单车?
如何利用大数据有效的协调产品分布?
虽然各大共享单车APP/小程序都有用户反馈机制,但用户毕竟是用户,自然没有专业人士靠谱,对问题的反馈可能不到位,难以发现潜在隐患;因此如果共享单车企业不能及时有效的定时定点维护共享单车,必然会直接影响到用户体验,造成用户流失,这几乎是难以调和的矛盾。
最后,共享单车企业们还必须对市场进行深度的调研,通过大数据统计等技术来进行深度挖掘,有效调整产品分布,及时对产品投放的时间、地点进行优化和改进,使之更符合用户使用习惯。
共享单车竞争已由“交押金、价格战”进入信用免押金新赛道,企业应减少车辆盲目投放,提升价格的同时提升服务,降低车辆损坏率,这样才有利于共享单车良性发展。 疯狂烧钱抢夺市场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何通过健康、正确的方式将共享单车融入到自家的生态中,才是这几家巨头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2015年是共享单车的元年,2016年是共享单车疯狂发展的过程年,2017年是共享单车占领市场和定位的关键年,但时至今日,共享单车市场行业确实已经进入了一个“寒冬”期。
共享单车是不是一个伪命题不得而知,但共享单车市场如果在短时间内难以挣脱传统思维的束缚的话,谁也不确定会不会成为下一个ofo或是摩拜。
共享单车的诞生,掀起了共享经济的热潮,但真正的共享经济是原本社会上闲置的资源,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来提高这些资源的利用率,破解用户的痛点和难题。
但是,现在市场上流动的共享单车并非是闲置的社会资源,更多的是被厂家生产出来的,这显然不能算是真正的共享。
对此,未来的共享单车或许只有回归共享经济本身,深度绑定单车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破解当下共享单车市场出现的诸多痛点和问题。
另外从目前几家共享单车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有一个点值得我们质疑,那就是当下的共享单车不再局限于共享单车这一个概念,它将会被赋予更多的意义。
例如它很可能成为“吃喝玩乐”的本地生活消费入口,内容包含酒旅、餐饮到店业务,以及金融、车服、地图服务,战略意义更为重要。
共享单车的下半场“战争”,已不再是单一最后一公里出行的竞争,必然会处于整个衣食住行体系服务能力的竞争之下。
—————— / END / ——————
产品经理培训|产品运营培训|企业内训服务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培训」了解更多
▼ 喜欢请分享&收藏,满意点个赞,最后点「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