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科学网」↑关注我们!
摘 要
Ioannidis等人邀请400位科学家给自己被引最多的10篇文章的水平打分,你猜结果会怎样?
李贤 / 郑州大学 & 李江 / 浙江大学
注:图片来源于参考文献中的论文
每个人审视自己已经发表的论文时,都会发现,某些不起眼的成果的被引次数竟然特别高。于是,在填写自己的三篇代表作时,我们会纠结。我们是填三篇被引次数最高、或者发表的期刊影响因子最高的论文呢,还是填三篇我们自己认为水平最高但被引次数不一定高的论文呢?这是个问题。
意外
Ioannidis等人调查了生物医学领域400位高被引科学家(其中123位答复),让他们对自己被引前10的论文的质量打分。其中有16%的科学家认为自己最好的成果并不在列出的10篇文章中。
如何衡量『水平』?
——研究的延续性
(1)推动进展
(2)吸引关注
(3)整合知识
——研究的突破性
(4)颠覆式创新
(5)出人意料的发现
——研究的发表难易程度
(6)发表难度
Ioannidis等人设计了上述六个指标,让科学家对自己的文章的水平从这六个方面进行打分。结果发现,科学家往往
(1)对自己的延续性研究论文(1-3三个方面)打分更高,认为他们的成名作大多属于延续性研究,而非突破性研究;
(2)对突破性研究论文(4-5两个方面)打分较低;
(3)认为他们的成名作的发表难度并不大。
相关性
从科学家打分的结果来看,指标4(颠覆式创新)和5(出人意料的发现)之间的相关性、指标5(出人意料的发现)和指标6(发表难度)之间的相关性都最强。
延续性与突破性两者之间不可兼得,即两者之间负相关。有趣的是,指标2(吸引关注)与延续性和突破性指标的相关性都是正向的。也就是说,只要研究主题好玩、有趣,不管是延续性研究还是突破性研究,都被科学家打了高分。
未来,我们该何去何从?
长在矮处的苹果被摘光了,人们只能尝试去摘高处的苹果。
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也是这样的,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被发现,人们只能继续往深处探索。而且随着研究成果表现形式的不断变化,利用上述六个指标是否足以描述论文的水平?
从科学家打分的结果来看,被引次数以及基于被引次数的指标或许不应该作为唯一的评价论文的维度,我们或许应该尝试其他类型的指标,以作为被引次数的补充。
参考文献
Ioannidis, J. P., Boyack, K. W., Small, H., Sorensen, A. A., & Klavans, R. (2014). Bibliometrics: is your most cited work your best?. Nature,514(7524), 561.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江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792012-1090928.html
关注我们
微信号:sciencenet-cas (←长按复制)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