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遗传密码 97% 待解读

2017 年 12 月 26 日 中国生物技术网 科技日报

“最近30年测定人类遗传密码以后,迄今全世界科学家可以解读的遗传密码不超过 3%。”12月20日在河北省保定市举行的第一期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大讲堂上,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表示,还有97%的遗传密码可以测出来但还没有人能很好解读,当中蕴含着大量原始创新的机会。

陈润生院士表示,这 97% 的遗传密码的突变也与疾病有关。已经发表的研究表明,其突变可导致多种疾病,仅肿瘤就有前列腺癌、白血病和非小细胞肺癌等,此外与心脑血管病和代谢病也相关,还会影响肿瘤干细胞的活性以及免疫系统的能力。“肿瘤干细胞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们的研究在这 97% 的非密码区里发现了一个元件可以影响肿瘤干细胞的活性,这很有意义。迄今为止这 97% 的遗传密码突变还没有纳入到疾病的诊断治疗当中来,现在医院里可查的指标都是人类可以解读的 3% 遗传密码。”

“解读这 97% 当中的任何新的一点,你就会获得原始创新的机会。”陈润生院士说:“97% 的遗传密码中有各种各样的元件和功能,以我们和协和肿瘤医院研究的食管鳞癌为例,我们找到了 97% 的遗传密码中很多突变与食管鳞癌有关,并提供一个可以判断食管鳞癌分期的指标,将会对治疗及愈后提供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个人的遗传密码到底有多长?陈润生院士用一个简单的计算给出了回答。“如果把遗传密码每 3000 个字符打到一页纸上,一百页装订成 1 厘米厚的一本书,大约有 1 万本书才能装完,这些书从地面可以排到 40 层楼房高。”遗传密码犹如一座科学尚未突破的巨塔。“在这些没有突破的困难当中,蕴含的是无限创新的机会,把握这个机会就能获得世界级的成果。”陈润生院士说。

中国生物技术网诚邀生物领域科学家在我们的平台上,发表和介绍国内外原创的科研成果。

注:国内为原创研究成果或评论、综述,国际为在线发表一个月内的最新成果或综述,字数500字以上,并请提供至少一张图片。投稿者,请将文章发送至weixin@im.ac.cn

本公众号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办

微信公众号:中国生物技术网

回复关键词热点”可阅读热点专题文章,包括“施一公”、“肠道菌群”、“肿瘤”、“免疫”和“健康”

近期热文TOP15(统计周期:2017.2.1-2017.12.20)

直接点击文字即可浏览!

1、补牙或将成为历史?

2、科学你慢慢学,中医我先治病去了

3、科学告诉你应该多久洗一次澡

4、新证据:喝咖啡能延长寿命! 

5、据说,这是生物医学硕士博士生的真实的生活写照
6、一顿早餐到底有多重要?
7、情商也是把双刃剑!高情商或让你更脆弱
8、施一公: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鼓励科学家创业!
9、“科学禁食法”真能降低重大疾病风险
10、睡眠科学家揭示出8种睡好觉的秘诀

11、有志者事竟成!2型糖尿病成功被逆转

12、每周两半小时,任何形式的锻炼都可以使你更长寿

13、喝醉以后,你以为睡一觉就没事儿了?!

14、仰卧起坐等或将成为延寿运动? 

15、冥想、瑜伽、太极等不仅能够改善身心健康...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陈润生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核酸生物学院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HUGO)会员;国际数据库组织(CODATA)生物大分子专业组委员。国际纯粹及应用物理学会(IUPAP)生物信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国际纯粹及应用物理学会(IUPAP)生物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1992-1996);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秘书长、副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 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1985-1987年,获洪堡奖学金在德国纽伦堡大学从事量子生物学研究;1994-2003年,作为访问学者或访问教授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日本大阪大学蛋白质研究所;台湾理论科学中心等从事合作研究。是中国最早从事理论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的科研人员之一。二十年来在生物信息学领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曾参加中国第一个完整基因组泉生热袍菌B4基因组序列的组装和基因标识,曾参加人类基因组1%和水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研究。近十几年来主要从事非编码RNA的系统发现与功能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自1996年以来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共作大会报告及分组会报告十余次。由于其在基因组信息学领域的早期工作,1996年 9月29日至10月3日在日本筑波召开的第十五届国际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CODATA)大会上应邀作“Kotani Memorial Lecture”,同时获得“小谷正雄 ”奖 (“ Kotani Prize ”,生物领域 )。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进步奖。2012年获谈家桢生命科学与成就奖。2013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4年当选为欧亚科学院院士。
零样本图像识别综述论文
专知会员服务
58+阅读 · 2020年4月4日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专知会员服务
71+阅读 · 2020年1月18日
2019必读的十大深度强化学习论文
专知会员服务
59+阅读 · 2020年1月16日
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2020十大科技趋势」
专知会员服务
107+阅读 · 2020年1月2日
密歇根大学《20年目标检测综述》
专知会员服务
99+阅读 · 2019年10月13日
PACIFIC试验影响了我们什么?
肿瘤资讯
19+阅读 · 2019年7月25日
见字如面:二十年,终于等到你
肿瘤资讯
7+阅读 · 2019年6月19日
2019中国肿瘤免疫治疗会议(附最新版日程)
肿瘤资讯
11+阅读 · 2019年6月13日
浅谈外泌体抑制剂——鞘磷脂酶抑制剂GW4869
外泌体之家
8+阅读 · 2018年12月19日
2017-2018年抗肿瘤药物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7+阅读 · 2018年11月1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6月24日
Arxiv
5+阅读 · 2018年3月16日
Arxiv
3+阅读 · 2017年10月1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零样本图像识别综述论文
专知会员服务
58+阅读 · 2020年4月4日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专知会员服务
71+阅读 · 2020年1月18日
2019必读的十大深度强化学习论文
专知会员服务
59+阅读 · 2020年1月16日
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2020十大科技趋势」
专知会员服务
107+阅读 · 2020年1月2日
密歇根大学《20年目标检测综述》
专知会员服务
99+阅读 · 2019年10月13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