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 36氪Pro(ID:Krtech36kr)
作者:石亚琼
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 5G 商用牌照,我国也将正式进入 5G 商用元年。
7 年内万亿规模的基建投入、到 2022 年近 6 亿用户的市场潜力、争夺行业话语权的可能机会……十年一遇的通信行业红利,正在全面开启。
全球厂商入局 5G 市场。华尔街著名投行 Jefferies 预估,中国三大运营商将于 2019 年启动 5G 基础建设,预计 7 年内总支出金额达 1800 亿美元,是 2013~2020 年期间的 4G 投资金额(1170 亿美元)的 1.54 倍;与此同时,到 2022 年中国内地将有 5.883 亿 5G 用户,占当年全国手机总用户数的 39.9%。在这样规模的市场机遇之下,每一次通信技术升级迭代,也都意味着行业洗牌的可能。
基于乐观的预期,围绕 5G 的产业创新早已展开。芯片厂、运营商、设备商竞合博弈不断,已默默过招数个回合;终端设备厂商跃跃欲试,更多 5G 手机终端即将问世;各类下游应用商翘首以待,筹谋 5G 时代新的行业增长点。
资本也早已在一二级市场加码 5G 创新。A 股市场 5G 概念股股价走高。上证报记者根据 Choice 的数据梳理发现,今年 2 月份以来的约 3 个月内,5G 概念指数涨幅超过 50%;近 3 个月来,合计有 26 家 5G 概念股企业获得了 55 次机构调研,上市公司的合计接待机构调研数量达到 519 家/次。一级市场中多家 5G 相关的公司,也受到资本青睐,包括小基站、光芯片、边缘计算概念等在内的公司也获得了融资。
十万亿级规模 5G 大生态生成图谱
万亿级的通信基建市场,通信设备往往先行。长江证券分析,5G 投入中,无线接入网 (RAN) 至少占总投入的 50%-70%,是 5G 投资的重头戏,而无线接入网由大量的基站组成。
虽然关于 5G 时代中国宏基站建设数量的预测数据存有差异,但目前普遍来看,多在 500 万台个以上。长江证券预测,2020-2025 年中国建设规模在 400 万站左右 (2018 年底中国 4G 基站数为 372 万站),按照中国基站占全球基站数一半来计算,全球 5G 基站建设量在 800 万左右。
华泰证券的分析更为乐观,按照中国 5G 网络的建设周期为 6 年(2019 年预商用,2020 年正式商用,建设周期为 2020~2025 年),5G 基站按照基站中性假设的数量进行预测,很可能达到 506.4 万个。
长期以来,宏基站设备技术壁垒高,以华为、中兴、诺基亚、爱立信为代表的四大公司行业地位稳固。但随着 4G 到 5G 的频率变化,小基站迎来了发展的红利。
资料来源:昆仲整理
小基站(Small Cell)在 3G 时代开始商用,主要是为了在流量密集区域进行补网。从 4G 到 5G,使用的通信频段大幅提升,从 1755-2655MHz 提升到了 24.25G -43.5GHz。一般来说,载频越高,其传播距离越近。4G 时代,尚且能通过宏基站实现大规模组网覆盖,但在 5G 时代,成本则基本难以承担。
根据相关研究,当前 4G 基站的典型覆盖半径约为 1-3 公里,实际城市中一般为 500 米,城市中心区域约是 200-300 米,密度特别高的地区甚至达到了 100 米级别。理论上,5G 基站的典型覆盖半径约为 100-300 米,要达到优质用户体验,密度或会更高。可以预见的是,全球范围内几乎很难有运营商可以承担如此高昂的成本。
考虑到当前室内场景是最需要容量的场景,4G 时代通过宏基站实现大范围覆盖的组网模式在 5G 时代基本没有可能沿用。有数据显示,在 4G 时代,70%-80% 的移动流量来自于室内;同时运营商 80% 的用户投诉来自于室内信号质量差。
小基站在设计之初所具备的特点——几十米覆盖间距、区域内密集部署,契合了 5G 时代下高频通信的覆盖与功耗要求。有数据认为,5G 时代,宏基站与小基站的配比可能达到 8:1,若按国内宏基站需求 400 万台计算,小基站 5G 建设周期内平均售价 3000 元/台,市场规模可达到千亿元左右。
对于小基站发展前景的乐观预期,推动了一二级市场的活跃。二级市场方面,邦讯技术、三元达、京信通信、超讯通信、中兴通讯等有小基站业务的公司股价已有增长。一级市场方面,佰才邦也在 2019 年获得多家资本关注。
基站建设启动,上游产业链最先受益。基站天线、FPGA 芯片、光器件等上游产业链已从 5G 订单中受益。以基站所需要的 FPGA 芯片为例,2019 年赛灵思股价最高已升至 134 美元,在 1 月公布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上,赛灵思高管也曾表示,「没有预料到起量会这么快」。
作为主通信设备中产业链重要的一环,光芯片也受到关注。
光通信行业主要由「光器件、 光纤光缆、光设备」三部分组成。光器件是光通信系统的核心,光芯片又是光器件核心元器件,其性能与传输速率直接决定了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其成本一般也占到了光器件的 30-50% 且呈现出占比提升趋势。
光芯片主要利用半导体材料(例如 InP 系和 GaAs 系等)内部能级跃迁过程伴随的光子的产生和吸收,进而实现光电信号的相互转换。
业内人士认为,5G 商用,电信市场传输网扩容,基站大规模建设可能带来数十亿美元的直接市场。
一方面,由于 5G 频谱频率上升,信号穿透建筑物的衰减增大,相比于 4G 时代建站建设的密度将会提升。基站数量很可能达到至少 400-500 万个以上。另一方面,单个基站来看,4G 时代的基站架构多是前传-回传,5G 时代则有可能演变为前传—中传—回传,单个基站所需要的光模块数也会增加,有可能达到 8 个以上。两者叠加,有望带动很可能带动数十亿美元的市场。
中国移动投资公司在《洞见 5G,投资未来》的报告里也曾做过测算。测算认为,假设我国 5G 宏基站数量达到 200 万,则仅是基站和对接的传输设备客户侧的接口就至少需要 400 万量级的光模块,再考虑线路侧接口光模块、专线用户光模块、数据中心光模块等,预计整个 5G 网络会带来高速光模块需求将达数千万量级,5G 光模块的总 量是 4G 时代的 2 至 4 倍。
5G 发展洞察
一般来说,光芯片的速率越高,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越高,但研发、量产的难度也越高。高速光芯片的设计需要在提高传输速率的同时确保信号的质量,控制激光器开启与关闭的频率的难度也会提升。
得益于此前通信行业的高速扩张,业内对光芯片国产化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近年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 10Gb/s 速率的光芯片国产化率接近 50%,但 25Gb/s 速率及以上国产化率不超过 5%,严重依赖于新博通、MAOM、三菱、住友、Oclaro 等美日公司,也成为近年来一二级市场相关公司研发的重点。
二级市场方面,光迅科技、海信宽带、华工正源等也通过自研或者收购的形式入局;一级市场方面,云岭光电、光安伦、长光华芯、中科光芯、源杰科技、仕佳光电子、华兴半导体、芯芸光电等也受到资本关注。
5G 终端蓄势待发,也被认为是具有商业价值的环节。Qorvo 公司预测,在未来 10 年内,5G 终端将会成为手机产业中发展最快的部分。根据 StrategyAnalytics 预测,5G 终端的出货量将会从 2019 年的 200 万部增长到 2025 年的 15 亿部。
但要设计一部信号稳定、且支持多通信频段的 5G 手机并非易事。直观来看,5G 手机需要处理的频段数量大幅增加。虽然 5G 的标准还没有最终确定,但考虑到 4G LTE 已经增加到了 52 个波段,5G 时很可能会增加到 60 个以上。
其次,5G 增加了高频段信号,对于射频前端元器件的性能要求也进一步提高。MIMO 和 CA 技术在 5G 中的应用,滤波器、PA 的复杂度进一步提升。这也使得射频前端的价值相应增加。市场调查机构 Navian 预测,2020 年仅移动终端中射频前端芯片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212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15.4%。
4G 手机最大的制造成本在屏幕与处理器,但有通信领域的业内人士认为,5G 手机最大的成本或许会转向整套的射频方案。相关分析显示,一部 4G 全网通手机,射频前端套片往往包含 2-3 颗功率放大器、2-4 颗开关、6-10 颗滤波器,其成本约为 8-10 美元,但 5G 时代,射频前端套片的成本很可能会达到 25-40 美元,超过手机主芯片。
当前,手机中的核心器件大多已可国产化,但被认为是模拟芯片皇冠上明珠的射频,则一直难以突破。据悉,欧美厂商已占据全球约 95% 的射频市场。射频芯片中的 BAW 滤波器市场,Avago 和 Qorvo 的市占率在 95% 左右,Skyworks、Qorvo、Murata 等公司则基本占据了功率放大器市场。
从 4G 时代开始,本土射频器件厂商,如广州智慧微电子(SmarterMicro)、唯捷创芯(Vanchip)、中科汉天下(Huntersun)、国民飞骧等公司也获得了进一步关注。如,2019 年初,慧智微电子完成新一轮融资,由广发信德领投。
万亿级规模的通信市场迭代,往往意味着全产业链的红利。
本文的上述部分也只是介绍了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上游环节。而诸如 5G 网络切片、移动边缘计算等也将影响网络产品的形态及应用。
上游基建、终端供应链端的红利相比之外,更多的下游应用被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洞见 5G,投资未来》的报告测算,上游的基建投入规模在 2025 年或达到 3.3 万亿元,下游应用则有望达到 6.6 万亿元;到 2030 年,这两个数字或达到 6.3 万亿、10.6 万亿,后者约是 2017 年中国 GDP 的 12.8%。
网络带宽及速度的提升,应用红利随之而来。3G 时代,不少工具应用至今全民耳熟能详,内容红利也催生了微博、大众点评这样百亿美元量级的公司。4G 网络普及,带动了新的富媒体内容创业,直播、短视频至今热度犹存,成为不能忽略的媒介形式。5G 提供高速率、低时延网络承载,或会促使更多互联网应用向云端发展,助推新的产品出现,云游戏、云 VR、云机器人等概念不断涌现,AIOT、边缘计算、车联网、自动驾驶等行业被寄予厚望,吸引了更多资本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