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新型龋齿抑制剂有望终结蛀牙?

2017 年 8 月 13 日 生物探索 M记



龋齿是一种牙菌斑生物膜感染性疾病,是最常见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据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全球约有23亿人有龋齿。目前防止蛀牙的做法主要是通过化学和物理的方法(漱口水和刷牙)来去除口腔细菌,由于“生物膜”使得细菌变得更加耐抗生素和其他操作,所以这些传统的方法抗龋齿的效果甚微。


据了解,变形链球菌S.mutans是牙菌斑生物膜中的主要致龋菌。变形链球菌通过胞内和胞外的葡糖基转移酶(glucosyltransferases, Gtfs)从蔗糖中产生水溶性和水不溶性葡聚糖,这种不溶解的粘性葡聚糖有助于在光滑的牙齿表面聚集微生物(齿斑),形成所谓的“生物膜”,在生物膜内部充分利用高碳水化合物产酸,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从而导致牙釉质脱矿、晶体崩解、龋齿形成。


近日,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UAB)的研究人员传来好消息,他们创建了一种小分子,这种分子可以靶向和干扰致龋毒力因子Gtfs,还有助于保护口腔中的天然微生物菌群。试验证明,Gtfs抑制剂可以显著减少大鼠的龋齿,促进饮食。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


研究人员表示,“我们的化合物是药物样、非杀菌性的、易于合成,在体内效果非常明显。它可以做为一个优秀候选,开发成为预防和治疗龋齿的治疗药物。”


这项研究的主要研究员、UAB的Sadanandan Velu博士表示,“如果我们可以有选择性消除细菌形成生物膜的能力,这将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这项研究的主要调查员、UAB大学小儿牙科学院教授、UAB微生物组中心主任Hui Wu博士表示,“在广泛的目标人群中,使用针对复杂微生物群体中的特定病原体的化学探针,这是特别令人兴奋的。”


Hui Wu博士还表示,“这种选择性抑制剂在牙科中的成功,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证明,即对重点细菌的选择性靶向治疗将为新疗法的设计带来希望。这也为许多难以捉摸的人类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思路,因为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和疾病息息相关。”

End

参考资料:1)Small molecule inhibitor prevents or impedes tooth cavities in a preclinical model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须在正文前注明来源生物探索。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具有动能的生命体。
【学科交叉】抗生素发现的深度学习方法
专知会员服务
25+阅读 · 2020年2月23日
广东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65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9+阅读 · 2020年1月26日
斯坦福&谷歌Jeff Dean最新Nature论文:医疗深度学习技术指南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8 月 8 日
科研圈
6+阅读 · 2019年8月18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5 月 30 日
科研圈
15+阅读 · 2019年6月9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4 月 4 日
科研圈
7+阅读 · 2019年4月14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2 月 28 日
科研圈
13+阅读 · 2019年3月10日
Science:脂肪细胞外泌体对巨噬细胞发挥调节功能
外泌体之家
19+阅读 · 2019年3月7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8 年 3 月 29 日
科研圈
12+阅读 · 2018年4月7日
曹雪涛院士团队:刚发完Nature,又发一篇Cell
Arxiv
4+阅读 · 2019年12月2日
Arxiv
5+阅读 · 2019年6月5日
Arxiv
13+阅读 · 2018年4月6日
VIP会员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