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会观察 | 数字模型技术为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奠基

2018 年 4 月 27 日 走向智能论坛 胡虎
关注 走向智能论坛 ,与我们同行!
小智的话

日前,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众多重量级嘉宾围绕“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主题展开热议。作为出席会议的行业观察者,人民邮电报要闻部副主任胡虎撰写了深度分析文章,认为数字模型技术将为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奠基。本文来自:人民邮电报,原标题“数字中国建设将叩开“四重门””,由《走向智能论坛》微信公众号推荐阅读。

峰会观察 | 数字模型技术为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奠基



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4 月 22 日至 24 日在福州举行。上百位重量级嘉宾在9场论坛中,围绕“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主题展开热议。同期发布了30个数字中国建设年度最佳实践,展示了数字福建、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诸多成就,特别是国家各部委、各省市电子政务新应用的展示,让人们直观感受到各级政府在驾驭数字技术方面的整体水平、思路与能力。


早在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率先提出建设“数字福建”,开启了我国大规模建设省域信息化的序幕。17年后,党的十九大对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作出战略部署。中国信息化迈入整体带动和提升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时代,一个更加高效、便利、智慧的社会形态向人们大步走来。


数字模型——

打开数字中国走向智能的技术之门


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智慧社会分论坛上,首次明确了智慧社会的定义,提出智慧社会是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一种更为高级的社会形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蓬勃兴起是推动智慧社会产生的根本动力,智能成为企业、行业、地区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构成要素是智慧社会到来的重要特征。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将智慧社会概括为:高度被感知的社会,高度互联互通的社会、高度数字化和备精准计算的社会、高度透明的社会、高度智能化的社会。智慧社会的形成有诸多特征,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重要基础设施从物理世界进入虚拟空间。


技术的高度数字化、智能化是智慧社会应有之义,在人工智能尚未大规模落地和商用的今天,什么是今天就能把握、可以不断积累和提升的实用型智慧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梅宏表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软件定义的时代,通过虚拟化和接口“暴露”硬件可操控成分,实现“基础资源虚拟化”与“任务可编程”。当硬件乃至物理世界加入“软件定义”,基础设施的开放共享和智能化的互联互通得以加速,城市也更加智慧。据悉,伦敦市早在2012年就宣布将部署“智能城市”操作系统。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邬贺铨在峰会指出,工业互联网以智慧工厂为目标,是数字经济的新动能和智慧社会的支柱。“数字孪生”(注:或称“数字双胞胎”)是为物理实体“赋能”的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借助安装在物理对象上的传感器数据和仿真手段来映射产品实时状态、工作条件或位置,获得物理对象的属性及状态的最新和准确的镜像,这也将极大推动智慧城市、智慧社会的发展。


数字孪生是物理实体或业务系统的动态数字化模型,模拟其在现实中的行为和性能,是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领域一种颇为成熟的数字化关键技术,已经发展了至少10多年,成功地支撑起美国GE航天航空器维保系统、法国达索的三维设计制造一体化平台、德国西门子数字化工厂。比如要为电厂做优化,首先要基于煤耗、热效率、总风量、炉压、水位等知识来建模,通过人对模型参数的解析引导算法流程的设计与优化。多位产业界大咖表示,数字化是智能化的基石,要更快推开智慧社会的大门,应在数字中国建设中,加快向各行业普及应用包括数字孪生在内的数字模型技术。


原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在峰会上展望了智慧社会的技术本质——即从小到大、从个别到全局构建实体世界的数字双胞胎。当人们深刻认识到系统模型是智慧社会最重要的数字部件,就不难发现,建设智慧社会真正的技术短板不仅存在于信息领域,各行业对物理世界的规律性认识——模式与方法应加快数字化。数字中国建设需要模型、数据、算法等领域涌现大批数字工匠,有了高质量的模型、积累高质量的数据链,不断优化算法和参数,才能让实体、业务真正走向智能。


 核心技术——

自主创新守好“数字国门”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钦敏在峰会上指出,“数字中国”本质就是新时代的国家信息化体系。这一体系的基础是信息技术与信息网络。而核心技术的突破,已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第一要务。


无论线上线下,一国皆守土有责。守护好数字的“国门”,惟有核心技术。本届峰会最强的声音莫过于IT领军人物对“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的高度共识。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在演讲中指出,未来 30 年,数据将成为生产资料,计算会成为生产力。当前,是这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关键期、决胜之时,大企业必须有大担当。他强调,市场份额牛不算牛,掌握核心技术才算牛。阿里未来要争夺在技术领域的创新,要做数字工匠。仅仅数日前,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全资收购中国大陆唯一的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中天微。此外,阿里巴巴还投资了寒武纪在内的多家芯片创新企业。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强调,今天,中国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需求已越来越迫切,只有科技这块“骨头” 足够硬,我们才有机会站起来,与国际巨头平等对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在今天看来,非常有针对性和前瞻性。数字中国建设是一个时代的变革,需要我们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让数字创新深入各行各业,让更多的人能够跨过数字鸿沟,并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目前,微信的月活跃用户已经达到 10 亿。截至 2017 年底,微信城市服务平台在全国 362 个城市上线,累计服务 4.16 亿人次。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腾讯,帮助 600 多个家庭通过平台找到了走失的家人。利用 AI 医学影像技术,帮助医生诊断癌症等多种疾病,未来对很多偏远地区的基层医院提高诊疗水平会很有帮助。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华提出,数字化正在进入新阶段,ICT 数字产业正进入一个全新的产业周期,数字技术从以前的支撑系统,变成生产系统和决策系统。伴随着这个变化,ICT 数字产业也从前 30 年的垂直产业走向平台性水平产业。5G、IoT、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成为构建万物互联智能世界的关键。“三十而立”的华为将面向ICT 数字产业三大核心能力 “芯片设计、数学算法、架构设计”发力,构建端、网、云协同的 ICT 基础设施平台,打造万物互联智能世界。


中国芯片行业旗帜性人物,中科院电子所院士、"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邓中翰邓中翰对中央领导有关“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核心技术买是买不来的”等指示感同身受。在“数字经济*闽江夜话”活动中,邓中翰强调,数字中国不单是建设应用大国。有了应用,有了市场,理应有更大的能力、空间发展核心技术。集成电路是国之重器,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不仅需要国家政策层面更多支持,同时需要全社会予以高度的重视。比如应用厂家能否考虑更多购买中国芯片,带动底层核心技术的发展。

     

数字便利——

提升获得感叩开数字需求之门


“数字福建”曾引领全国风向——电子政务,一张网从省里直通县乡,办文、开会不用东奔西走;就诊看病,一卡(社保卡)在手,全省通行……。如今,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召开前夕,福州市政府和阿里巴巴签约,基于“ET城市大脑”技术构建智慧城市,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自动识别交通拥堵,利用大数据的计算能力和人工智能算法,自动调节交通灯的通行时长,从而提高重点路段的通行效率、优化公共交通,全方位打造“数字中国”的福州样本。


此次峰会采用了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无现金支付、无接触安检、无人驾驶等智能会务会展系统。人脸识别作为本次峰会场馆进出的主要安检方式首次亮相,吸引重任眼球,从对准摄像设备“刷脸”,到闸机放行仅需3秒,极大提高入场效率。


同期举行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293个参展单位携最新数字成果,亮相数字社会体验馆、数字经济馆、电子政务馆、数字福建馆。数十个部委、地方政府,带来了电子政务和社会服务领域最新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应用。 4月2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主任翟燕为青岛的刘女士签发了全国首张电子社保卡。在“智慧社会分论坛”上,一批新时代智慧社会创新和典型成功应用案例脱颖而出。数字福建馆,集中展示了福建近年来在数字经济、电子政务、新城建设等方面的优秀成果。其中,数字滨海新城展区依托“规划云”、“建设云”、“管理云”,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都能在“规建管一体运营中心”完成,避免“多规冲突”等问题的发生。


展会现场,可垂直起降的旋翼无人机、自动驾驶的配送机器人、无人驾驶巴士、高科技柔性显示智能可穿戴设备、天地一体化网络体系、民用飞机未来智能驾驶舱,以及无现金社会、智能试衣、数字城市线下体验等,吸引着市民们驻足围观。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数字中国建设,最持久的动力,无疑就是满足亿万人民的切身需求。


数字经济——

打开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财富之门


以数字技术提升管理、服务管理水平,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是数字中国最直观的价值所在。而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壮大数字经济,则是数字中国的核心内容,对加快动力转换和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尤为重大。


数字经济已经连续三年作为G20峰会的重要议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日前发布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27.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32.9%。带动就业人数占当年总就业人数的22.1%,已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


近期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及数字经济的时候,既强调数字产业化,也强调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的最大魅力,缘于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进入传统产业,通过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激发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随着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规模快速提升,竞争新优势开始积聚。在峰会数字经济、大数据、数字海丝等分坛上,多位企业界代表分享了制造、电力、医疗、农业、零售乃至生态等领域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孕育新经济、新业态,助力建设数字中国的经验与成果。


几天前,华为发布的全球产业展望 GIV 2025 预测,人类将步入一个万物智能的世界。到 2025 年,个人智能终端数将达 400 亿,全球联接总数达到 1000 亿,并基于此创造 23 万亿美金的产业价值。而这还远远不是未来数字经济蛋糕的全貌。


浪潮董事长孙丕恕告诉本报记者,计算平台和数据平台将成为城市的基础设施,未来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将产生新“三大运营商”——云服务运营商、大数据运营商和智慧城市运营商。数字经济时代下,人人都是数据的生产者,也都可使用并受益于数据。未来3年会出现大规模的数商,能超过电商的,一定是“数商”。


在浪潮大数据展区,浪潮数据工厂展示了30多个数据中心、2万节点规模采集的工业互联网数据之后处理并形成主体数据库的全过程。观众通过智能设备采集健康体征数据,输入身高体重等基本指标,利用大屏幕上的全息数字人图像,可以现场了解身体健康状况。


声  明

本文来自:人民邮电报,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由《走向智能论坛》微信公众号推荐阅读。

相关阅读

1、学习时报:我们为什么要培养科学精神

2、经济日报:工业互联网 你知道多少

3、产业观察 | 2018年新兴产业将迎重大发展机遇期

4、媒体聚焦 | 经济学人:中美“数字霸权”的争夺将何去何从?

5、《经济学人》:中国科技比拼美国科技

6、人民日报: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转型

7、半月谈:中国智造,既需“强身”亦需“健脑”

8、媒体聚焦 | 2018行业前瞻:工业互联网衔枚疾进

9、媒体聚焦 | 如何迎接工业互联网重大利好?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数字经济 作为经济学概念的数字经济是人类通过大数据(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通过不断升级的网络基础设施与智能机等信息工具,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人类处理大数据的数量、质量和速度的能力不断增强,推动人类经济形态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智慧经济形态转化,极大地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优化配置效率,提高产品、企业、产业附加值,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同时为落后国家后来居上实现超越性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数字经济也称智能经济,是工业4.0或后工业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智慧经济的核心要素。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专知会员服务
69+阅读 · 2020年1月18日
报告 | 2020中国5G经济报告,10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97+阅读 · 2019年12月29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81+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大数据白皮书 2019】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专知会员服务
137+阅读 · 2019年12月12日
【数字孪生】数字孪生标准体系探究
产业智能官
47+阅读 · 2019年11月27日
腾讯85页PPT:“智能+”产业互联网生态报告(附PPT下载)
数据科学浅谈
23+阅读 · 2019年5月19日
2019 GAITC 专题论坛之十二丨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核心动脉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7+阅读 · 2019年5月6日
王彬文:数字孪生的强度思考与实践(附PPT)
走向智能论坛
21+阅读 · 2019年3月21日
【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技术与数字化工厂应用!
产业智能官
13+阅读 · 2018年2月21日
How to Fine-Tune BERT for Text Classification?
Arxiv
13+阅读 · 2019年5月14日
UPSNet: A Unified Panoptic Segmentation Network
Arxiv
4+阅读 · 2019年1月12日
Arxiv
5+阅读 · 2018年5月5日
VIP会员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