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解大赛详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
它是他的眼,带视觉识别的摄像头辅助无人驾驶汽车的感知系统。
在车子刚兴起之时,人们去考驾照时,“双眼”是重要的考核对象。除了对视力有要求之外,对色盲色弱的审核也很严格。而且,在2016年4月之前,单眼视力障碍的人都是不可以开车的。这一切无非是因为双眼对于开车而言,重要性非同一般。
以前开车需要目不斜视
所以,要实现无人驾驶,首先要能有配件代替人眼感知的功能。目前几乎所有的自动驾驶汽车的感知部分都由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等多种方式共同组成。
突破人眼局限
如果只是具有双眼的功能,而就加以替换,有些人会不服气。其实有一句话永远能应用在机器与人的差别上,那就是“人会累,机器不会”。没错,人眼会有局限,机器却会做到更广阔。
由于速度的增加,人的双眼的视野水平随之逐渐变窄,车速越快,越要注意到远方,视野即随之缩窄了。一般来说,在静止状态下,人的双眼视野可达210°;在驾驶车辆时,随着车速的增加,驾驶员的双眼视野度数减小。从一组车速与视野关系的实验数据,就可以看出来,车速对人眼的影响。
△ 车速与视野关系的实验数据表
人的双眼能做的事,以及做不到的事,都可以由不同的感知部件来合力实现。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等这些,往往不是单刀作战,而是协作。而且由于各种感知方式在不同环境、不同距离、不同作用上各有所长,因此采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方式有利于保证全方位信息的收集,进而使计算机做出更加精准的判断和规划。
关键时刻能救命
大部分满足感知需求的部件大多起“预防”的作用。比如测算距离、发布警告等,并不能自动在关键时刻“救命”。但是带软件技术的必须配件有时候能做到,比如带视觉识别的摄像头。最近有一家公司研发了放置在卡车司机右前方的摄像头,带视觉识别功能。
带视觉识别的摄像头
首先,它可以“监督”司机,可以检测司机的视线是否脱离路面,发现在打手机可能会引起提醒,同时它们也能识别出司机的精神状态,一旦表情呆滞也会受到提醒。同时,反方向的摄像头则识别车况与路况,在出现超速、与前车相对距离过短或相对速度过大、违规变道、转弯时速度过快、因疲劳驾驶而出现蛇形路线这类情况时,AI也会发出警示。
目前,这样接地气的AI产品已经落地300多家国内外物流、运输和公交企业,已帮助卡车司机脱离危险状态数百万次,从死神手里拉回上百次。
单目和双目有何区别
目前,车载摄像头主要分为单目和双目两种。双目摄像头基于视差原理,可以在数据量不足的情况下,测定车辆前方环境,包括树木、行人、车辆、坑洞等,并且获得准确的距离数据,可以提供给自动驾驶系统进行车辆控制。
国内双目摄像头企业
而单目摄像头,主要基于机器学习原理,使用大量数据进行训练,进行环境识别。尽管需要大量数据支持,且在恶劣光线条件下的表现不如双目摄像头,价格更便宜,技术更成熟。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公司寻求采访报道,请联系:
王先生 0755—83173200,微信号:cr-wang209
公众号对话框回复1109可获取【人工智能产业全景图】和【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市场研究报告】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2017上半年,这8大资本事件引发了全球机器人领域的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