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大家谈——高压物理组的建立:中国高压物理研究是怎样开展起来的

2018 年 6 月 23 日 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

作者:王积方 (原工作单位:物理所512 组)


我是1956 年由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分配进入中科院物理所工作的。先是在晶体学研究组,当时组长是刘益焕研究员,我的指导老师是北京钢铁学院教授赵松鹤,他也是刘益焕的中学老师,曾在英国Braggle实验室研究长石结构,有成绩,所以到物理所做兼职教授。


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体,有“工业的牙齿”之称,钻硬地层和加工硬物质都少不了金刚石。当时中国非常需要金刚石,但国内的产量很少,国外又禁运。中国此前没有高压研究工作,只是1949 年之前叶企孙和汤定元在美国学过高压工作,但压力都低,而且没有温度。美国人造金刚石做成功了,是在6 万大气压和2500 ℃条件下进行的。1958 年,晶体学室章综、田静华等先后提出不应该只做晶体结构的研究,也应该做国家急需的晶体生长工作,吴乾章和张乐惠夫妇还提出国外在做金刚石生长工作。于是物理所晶体学组决定开展人造金刚石的工作。由于物理所晶体学组的研究力量不够,于是通过所里把何寿安、唐棣生从金属研究组调入晶体学组,搞金刚石研究。开始时晶体学组一部分人也参加了这项工作,但不久逐渐退出,后来只有戚德余和我两人,另外还有成向荣等一批复员军人参加进来,由戚德余负责。这样,高压研究工作就在中国开始了。


这项工作需要高温、高压的实验手段。初期我们只在圆柱状高压容器上打交道,没有任何基础,一切材料和装备都要另起炉灶,困难非常大。那时国家是计划经济体制,所有物资来源都要事先订计划,我们的工作没有列入国家计划,压机、合金钢材、硬质合金碳化钨等都没有来源,根本无法工作。于是组内同志都行动起来,到处求人帮助,例如我们拿着张劲夫给的函,辽宁和山西省委书记的介绍,请太重、沈重解决压机都未成功。当时一台300 吨千斤顶就是用所里一台变压器从沈阳一个小工厂换来的。甚至硬质合金碳化钨的烧结和加工都是自己动手。所内器材科认为高压的事情太多,是例外的工作,根本不管。所里工厂没有大件淬火、回火的炉子,对高压的研究也难以配合,所以,名义上我们是做高压研究的,实际上天天往外跑求人帮助,是跑器材的。


当时国内许多单位听说物理所搞金刚石,到物理所取经后也搞起了金刚石,后来也获得成功。据报道,世界人造金刚石产量的五分之二是中国贡献的。我们解决了国内金刚石的需要,替国家解决了大问题。金刚石在物理所是用四面顶压机做出来的,该压机是何寿安设计,王积方、唐棣生等“跑”出来的。


美国做金刚石的细节是1959 年下半年才公开的,用的是Belt容器。 1960 年苏联高压物理所的谢高扬(俄文 Сеkоян)来华访问时,我们拉他参加Belt 容器的设计工作。后来1986 年他又来了中国。


成向荣操作四面顶压机


那时还有一件重要事情,就是陈祖德留苏回国到物理所工作。他是学工的,在苏联时学的是压机技术,外语只会俄语,对高压也没有实际经验。但他是党员,1960 年初,物理所接受了搞原子弹的绝密国防任务,成立了陈祖德(组长)、王积方、陈志学(贫下中农出身)及几名复员军人组成的任务组,测量主要材料在三万大气压范围内的状态方程。理论上知道了状态方程就知道了系统的热力学参量,是理论设计原子弹的关键,也是理论设计的实验根据,作用非常显著,是总抓原子弹工作的朱光亚来所里布置的。当时党委李德仲说“谁泄了密,提头来见”,实验室周围有解放军站岗,可见这任务的重要。当时还有管惟炎小组测量该材料的比热,一年按时完成任务。1965 年我又做了一次与原子弹有关的绝密国防任务,是程开甲到所里来布置的。在完成第一项任务后我主动申请离开陈祖德小组。


后来我们做了金属氢,需要300 万大气压,于是做起了DAC工作。当时美国哈佛博士J. Eggert 来所工作一年,我们要他参加金属氢的工作,他不同意,只做了他自己的工作。


以上就是物理所高压组对国家做出的贡献。


十大热门文章

1. 周末大家谈—漫谈物理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冯端

2. 周末大家谈—执教六十年的回顾 | 冯端

3. 超导“小时代”之三十一:硒天取经

4. 我们生活在一碗汤面里吗?——光和电子的统一与起源

5. 物理百年:1950~2050

6. 则贤问学录—赵凯华篇(下)

7. 求知路漫漫,风景无限好 | 仪鸣

8. 隐身漫谈

9. 金属液体结构与性能研究的新进展

10. 四十载风雨兼程再出发初心不忘——写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建所40 周年之际

END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南京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1949年,由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南京大学是综合研究型大学,格物致知,广博易良,向有学科齐备的传统,涵盖了众多领域,现为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机器学习的隐私保护研究综述
专知会员服务
133+阅读 · 2020年3月25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84+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人重识别研究进展,自动化学报
专知会员服务
39+阅读 · 2019年12月5日
上新 | 《中国地理必修课》,让孩子更懂中国
罗辑思维
3+阅读 · 2019年2月25日
陆奇,YC 中国的 01 号员工 | 36氪独家
36氪
4+阅读 · 2018年8月15日
秒杀99%大学生!中国最牛高校学霸PK,简历吓坏网友...
人工智能机器人联盟
7+阅读 · 2017年11月12日
Tutorial on NLP-Inspired Network Embedding
Arxiv
7+阅读 · 2019年10月16日
Structure Aware SLAM using Quadrics and Planes
Arxiv
4+阅读 · 2018年8月13日
Arxiv
4+阅读 · 2018年5月24日
Arxiv
11+阅读 · 2018年5月13日
Arxiv
10+阅读 · 2018年2月9日
Arxiv
7+阅读 · 2017年12月26日
VIP会员
相关论文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