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来分享技术进展的时候,算不上多。
但如果是出于产(wa)业(ren)交(zhao)流(pin)需求,积极性就大不一样。
这不,滴滴最近就搞了一场闭门TechDay,核心受众是大数据和AI研究者,内容主要为滴滴的最新技术进展和未来路线。
自然也免不了亮相几位低调加盟的技术大牛。
目的归根结底一句话:滴滴前景大大好,此时不上车更待何时。
那么问题也来了——什么样的前景?什么样的车?
于是滴滴这次请出一帮技术线负责人,有原因有规划,有战略有最新进展——尤其是AI。
我们一个个看。
AI时代最怕什么?没数据。
所以滴滴开门见山就祭出大招:滴滴有数量够大、丰富度够多、挑战够一颗赛艇。
滴滴智能出行部负责人郄小虎从部门业务说起,介绍了出行交易平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他说现在滴滴平台现今每日要完成3000万+的订单,是全世界最大的出行交易平台。
而且搞出行交易,不仅仅是供需对接而已。
用户体验和效率都极考验能力。从打车、上车点推荐、司机乘客到达、行程开始、路线规划、拼车,下车,都是一个个复杂又实时的数据运算问题,考验算法、模型和数学能力。
这过程中,滴滴也不断将最前沿技术应用进来,比如用3D视觉建模能力来提升定位精度,还有运用深度学习来提升决策能力等等。
一句话,皆是全球最具挑战的前沿问题,进入产业界也不会耽搁科学理想。
而且滴滴的交通轨迹数据,每天就有超过100TB生成,这还不包括视频、语音数据。
深入产业,还能驱动科研。
最近伦敦开幕的KDD 2018,滴滴就有一篇专门介绍目标全局时空优化的论文。(详见传送门)
当然,郄小虎隐而未宣的是,这肯定也是他加盟滴滴的(部分)原因,关于这位低调技术大神,我们暂先按下不表。
另一个滴滴的重要前景,是场景。
由滴滴研究院副院长、AI Labs负责人叶杰平介绍。
滴滴AI Labs今年1月正式成立,虽然之前早已开始AI方向各项技术研发和探索,但专门封邦建制后,叶杰平透露,这是滴滴全面布局AI技术、运用AI变革交通、全面加强AI投入的标志。
滴滴内部将AI布局纵向分为三层:
最底层是基础核心的AI算法,包括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统计运筹学等。
中间层是核心的AI技术,包括语音、图像、文本。
最上层是AI应用,又分为智慧交通、新能源车&无人车,以及出行网络。
所以滴滴搞AI,数据优势是一方面,技术应用和场景落地是另一方面。
叶杰平举了两个应运而进击的例子:智能客服和语音交互。
这也是目前滴滴AI Labs进展最直接的两大领域。
智能客服。不同于其他公司咨询类客服,询问产品、价格等,滴滴智能客服打造,面临很多信息推理、解决方案的问题。
于是滴滴的AI客服,核心部分有两个,一个是AI,一个是HI(Human Intelligence)——通过AI技术来辅助人工智能客服提高效率。
语音交互,也在车场景内展开,已进入内测阶段,司机通过该系统,可以查音乐、航班、加油站、充电站、导航等。
叶杰平强调,有场景就天然利于技术落地和应用,而数据又能让产品快速迭代进步。
不过,智能客服和语音交互,只是滴滴AI目前进展中一部分。
滴滴联合创始人、CTO张博说,滴滴的未来要走向何方?答案是:AI for Transportation,即AI赋能交通。
“过去20年的时间,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基本解决了信息流动的问题,滴滴希望解决的是物理世界人和物体的流动。”
而利用AI为核心技术的交通赋能和优化,在滴滴内部被分为三大方向:
一,基础设施层,利用交通大数据来改变基础设施,从而实现交通优化,如红绿灯和地感线圈。
二,车层面,投入电动车体系。电动车能更环保,在共享出行中使用也能解决成本问题,还可以帮助规划充换电站体系。
三,无人驾驶研发。一方面是出于以人为本的安全考虑,另一方面是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带来的交通效率提升和产业变革。
实际上,电动化、无人化和共享化,一直以来都是自动驾驶最终落地闭环的三位一体,但滴滴本身已是“共享化”产物。
值得注意的是,无人车在滴滴不止战略目标,不止是宏伟愿景。
滴滴高层对于无人车的态度也已明确:战略All in,志在全球前茅.
CTO张博认为滴滴在无人车方向上优势明显:
首先,共享出行网络,更符合无人车量产商用诉求。未来直接卖给消费者的无人车,在他看来不会大规模发生。
而且滴滴可以渐进式实现无人驾驶从1%到100%应用,与技术实现同步,人机混合模式推进,初期技术无法全局全用,就在相对封闭场景调度投入无人车,后面更多长尾问题能应对,就逐步让无人车应用范围外拓,从最初1%,最终达到100%。
滴滴CTO认为,这是无人驾驶未来10年唯一的商业化机会,连Waymo都不具备滴滴这样的优势。
其次,滴滴有精准数据。无人驾驶研发公司都需要大规模测试车队,去遭遇各种场景路况,但滴滴有现成“测试车队”,人类司机遭遇的问题,都可以为滴滴大脑训练、数据优化有所助益。
最后,跟智慧交通协同。滴滴已在交通基础设施层面展开优化,未来就会跟无人车形成网络协同,可以极大推进无人车的研发进展。
于是以上三项原因,也是滴滴吸引AI和自动驾驶人才的要素。
张博透露,目前在中美两地,已经组建起100多人的科研工程团队,而且在无人车方向上,滴滴战略All in,力争在全球竞争中进入前列。
所以也不谈钱吗?
张博认为,这些加盟滴滴的顶级人才,光有物质回报必然不够,肯定也有改变世界的愿景激励。
这次也有2张新面孔在滴滴亮相。
一位就是郄小虎,官方title是滴滴智能出行部负责人、滴滴出行副总裁。
郄(qie4)小虎英文名Tiger Qie,清华计算机本科,普林斯顿硕、博,2003年即加入创业期的Google,参与Google广告系统AdWords的研发,所在团队也因之拿到了Google历史上第一个创始人奖。
2009年,郄小虎选择回国建设Google上海研发中心,担纲Google中国研究院副院长,2010年后又回到了Google美国总部,任职全球技术总监。
2015年,郄小虎加盟了上海创业电商公司小红书,任职CTO。最终在2017年年底与滴滴传出绯闻,如今坐实,而且接管了滴滴的基石业务。
另一位是宋世君,滴滴数据科学部负责人,之前在Facebook,是FB十几年来唯一的华人数据分析总监,从无到有成立和壮大了Instagram的数据科学团队,并担任Facebook核心App里几条重要产品线的数据科学和数据工程负责人、长尾广告业务数据科学负责人。
宋世君其实与Tiger Qie有共事之谊,在Facebook履历之前,宋在Google工作八年,孵化并规模化建立了长尾广告营收业务。
当然,郄小虎和宋世君加盟,也让滴滴技术高管团队更具号召力了。
在TechDay中,滴滴也秀了一把人才实力,当天还有一大批技术高管集中亮相,比如:
俞军:滴滴产品高级副总裁
弓峰敏:安全战略副总裁、美国研究院负责人
刘向宏(Henry) 滴滴智慧交通部首席科学家
赖春波:滴滴平台技术部及平台治理部负责人、工程委员会主席
最后,滴滴也在TechDay上秀了一把技术情怀。
滴滴发起成立AI for Social Good共创平台,主要关注环境、安全与健康、科技无障碍三大领域。
滴滴希望发挥自身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的优势,开放合作,通过整合学术、技术、资金等资源,携手合作伙伴共同发现、定义问题,并为相应主题研究课题的落地实践提供全方位、多元化支持。
而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泛在计算系统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中国残疾人信息和无障碍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等十余家单位则成为了共创平台首批支持单位。
总之,技术、人才和社会责任,滴滴都展示了一把。
但这车值不值上,就看你了。
论文解析:http://www.kdd.org/kdd2018/accepted-papers/view/large-scale-order-dispatch-in-on-demand-ride-sharing-platforms-a-learning-a
论文下载:https://dl.acm.org/authorize?N665682
— 完 —
活动推荐
加入社群
量子位AI社群19群开始招募啦,欢迎对AI感兴趣的同学,在量子位公众号(QbitAI)对话界面回复关键字“交流群”,获取入群方式;
此外,量子位专业细分群(自动驾驶、CV、NLP、机器学习等)正在招募,面向正在从事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及研究人员。
进专业群请在量子位公众号(QbitAI)对话界面回复关键字“专业群”,获取入群方式。(专业群审核较严,敬请谅解)
诚挚招聘
量子位正在招募编辑/记者,工作地点在北京中关村。期待有才气、有热情的同学加入我们!相关细节,请在量子位公众号(QbitAI)对话界面,回复“招聘”两个字。
量子位 QbitAI · 头条号签约作者
վ'ᴗ' ի 追踪AI技术和产品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