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回来也行”,只是他们的口是心非而已

2017 年 9 月 30 日 三联生活周刊 LIFEWEEK

每年九月最后的几天,身边人的心就开始躁动起来,微信、QQ,甚至是已经少用的短信,都围绕着同一个话题成波纹状扩散开。不过今年,手机震动起来了,所有人问所有人:“回家吗?”

一个套在十一黄金周里的中秋,似乎轻而易举地就勾起了多数人的乡思,今年这个黄金周,我身边的“回家派”第一次多过了“野浪派”。

1



城市的黄昏与黎明 by Jeremy Mann

昨天一早,天还蒙蒙亮的时候,我刚钻进车里,手机就震了一下。车开出小区门前的坡道后我才点开语音,人在老家的母亲似乎是刚从早市回来,话音里夹带着一点风声,她跟我说:“你是不是最近挺忙的?不回来也行……路上加小心啊。”

才早上五点半,我为了错峰选择早出门,而上了年纪的母亲则是习惯性的睡眠少。

开到一个红灯时停下来,我才隐约想到,我妈这个迂回的“不回来也行”是什么意思。

清明我回家的那次,高速上出了一起车祸,看看导航,虽然事故地点离我很远,但我和其他上百号车一起堵了整整一上午,我先往家里打了个电话,说路上有车祸,我得晚到家。

等深夜到家时,我看到家里的灯还亮着。后来,我爸告诉我,“当时你妈以为是你的车出事了。”

我说怎么可能,我开车那么稳。

几天后再聊起这个事,我妈又爆料,“你爸那天一天都心不在焉。”

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即使我们早已习惯了各种差旅,但父母还是习惯性的提着心吊着胆,仿佛我们还是那个初中第一次离家住校的小孩,时刻担心我们要么丢了行李,要么丢了自己。

2


“父母其实挺可爱的——意想不到的可爱。”聚会上,雯哥吐槽起了她爸妈。

雯哥是我发小,一个特爽快的姐们儿,我们在一个大院长大,后来我去了北京,她去了上海。每次说起自己的父母,那两位我也熟悉的叔叔阿姨,雯哥总能数出一箩筐例子证明父母的“可爱”:

父母,是那种一年365天,有300天都在念叨“过节你回来,我给你做XX”吃的人,三句不离吃,好像“吃”才是儿女们的正当职业;

可他们又习惯性地在你临回来前一星期劝你不要回来,理由无非是“你工作忙”,“休息多歇歇”,“和朋友多出去玩玩”;

你买回家的东西他们能挑出一堆毛病,几天后却说你之前买回家的破壁豆浆机真好用;

等你真的决定不回家时,他们又开始一天两三个电话地跟你闲扯,旁敲侧击地表达“你怎么过节还不回来住几天?”

你开车回家,高速堵成温度计,他们没十分钟就语音问你“到哪了”;

等你有了孩子,他们一边回忆着你小时候的囧事一边给更小号的“你”换尿布……

雯哥说父母的可爱往往体现在他们的「口是心非」上,越是上年纪,越会表现出那股“小别扭”。小时候嫌弃他们的神神叨叨,但现在发现,多数父母都是天然的傲娇。

想想有时候,我妈电话里嘱咐我的“不回来也行”也是这么个意思。

他们想你了,但是他们不直说。

3


上星期的某天下班,我刚穿出公司写字楼前那片坑坑洼洼的工地土路,一个骑着共享单车的姑娘正好从我眼前经过。单车在颠簸,姑娘在哭,从我眼前一闪而过。我追着她的身影转头,只在坡道拐弯处看到黑色长发和黑色阔腿裤的背影。

其实在大街上看到一个陌生人哭的概率并不低,特别是在这种“大城市”。

一个有经验的同事告诉我:在大街上哭反而没什么可丢人的,但在家里,特别是有父母在的家里,反而不敢哭,因为他们会心疼你,你知道让他们担心,反而心里过意不去;但是在大街就不一样了,不论男女,谁也不认识谁,哭完了,委屈够了,第二天还是一个快乐的陀螺,在父母面前依然能吃能喝。

后来那个同事又讲了个自己的故事:他在丹麦读研究生的时候,经常参加义工活动。一次工作结束后,他骑着单车在哥本哈根街头乱转,夜色下的童话之城特别温柔。但他却不知道在路过哪个行人的时候,听到一段熟悉的旋律,是许巍的《家》。

在被加工过的记忆中,那晚的月亮特别大特别圆,慢慢从地平线升到半空。

(图片来自网络)

他说那天他差点就要订张机票飞回去了,但最后还是忍住了。

外面的城市有你的梦,但远方的故乡有你的家。

同事的故事让我想起了陈粒的《历历万乡》——

你扔下的习惯还顽强活在我身上

如果我站在朝阳上能否脱去昨日的惆怅

单薄语言能否传达我所有的牵挂

若有天我不复勇往能否坚持走完这一场

踏遍万水千山总有一地故乡

家,变得亲密又陌生,被符号化。在任何一个远方,我们都可能遇故人,擦身而过,互不相识,但却能感同身受。

4



From metrocosm.com

每年,像十一这样的黄金周,差不多6亿中国人要一起踏上前往另一个地方的路,而全世界又有超过40亿人生活在他乡。想想就有点壮观:人潮如迁徙的候鸟,东西南北地乱飞,故乡的人想去远方,远方的人想回故乡。

昨天中午刚过,我拧开家门,加了香菜的羊汤扑面而来。家里只有我妈,我爸一如既往地“去钓鱼”了,但十分钟后,他又特别凑巧地“钓不到,所以回来了。”

记得某次出差,在一本外刊杂志上看到:在全世界的街头和任何角落,被聆听最多的音乐,是Kenneth Gorelick(中国人更熟悉的名字是那位凯丽•金)的《Going Home》,而附歌词的曲目则是《Moon River》。

道格•桑德斯在《落脚城市》里写道:我们都是被城市化的一员,我们回不去故乡,也离不开城市。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正在进行最后的大迁移,今天的我们就像电影里的蒂凡尼,一直带着对故乡的记忆,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

「回家」之于你我,如同哈姆雷特之于读者,有人说起家如同尝蜜,有人则如鲠在喉。

不过更多时候,「家」则宛如一句现代咒语:不仅让你最放松,还可以肆无忌惮地睡懒觉,有人管饭,然后加班。

此心安处,微微有点丧,也挺好。

不知不觉中已离家千万里

在那遥远地方灯火依然昏黄

却无数次照亮我的梦乡

——《故乡山川》李健

梦想可能散落在世界各地,但踏遍万水千山,总有一地让人思念。音乐里总有我们说不出口的乡愁——远方的家,很多梦开始的地方,那里有我们最亲近的人。

今天,你要回家吗?还是已经到家了?


正值国庆中秋假期,平安产险与网易云音乐联合发布了「平安回家音乐地图」,给所有回家的车主提供“安全+音乐”的双重呵护。

平安利用自身的车险理赔大数据,不仅为车主集中呈现全国行车安全概览和每个人专属的行车安全指引,同时,还为车主们提供回家途中贴心的音乐陪伴,30万个随机发放的网易云音乐会员等礼品也正在等你。

看过了诗与远方,回去看月与故乡

一路有音乐,守护你的归途


点击阅读原文,开启「平安回家」之路↓↓ ↓

  品牌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成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院长,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AI创新者:破解项目绩效的密码
专知会员服务
34+阅读 · 2020年6月21日
打怪升级!2020机器学习工程师技术路线图
专知会员服务
99+阅读 · 2020年6月3日
简明扼要!Python教程手册,206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48+阅读 · 2020年3月24日
Python数据分析:过去、现在和未来,52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01+阅读 · 2020年3月9日
【机器学习课程】Google机器学习速成课程
专知会员服务
165+阅读 · 2019年12月2日
听完了1000+首古风歌曲,我发现自己也能火
PingWest品玩
4+阅读 · 2019年6月2日
知乎破8万赞回答:那些厉害的人,思维方式比你强在哪儿?
【财富空间】一个人真正的资本是什么
产业智能官
6+阅读 · 2018年3月16日
谈谈王者荣耀
小道消息
4+阅读 · 2017年7月6日
娈童者:所幸 生在这里
博望志
14+阅读 · 2017年5月17日
Arxiv
3+阅读 · 2019年3月29日
Attend More Times for Image Captioning
Arxiv
6+阅读 · 2018年12月8日
Arxiv
23+阅读 · 2018年10月1日
Arxiv
5+阅读 · 2018年4月13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相关资讯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