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进入2.0时代,你还在原地等待?
点击图片立即上车!
前段时间国内自媒体关于“最牛的五篇博士论文”神迹的非常流行,这个神迹虐得身处“苦海”的博士生们无地自容的。所涉的五个主人公当然全是高山仰止的学霸和科神,但是上述神迹果真这么邪乎?
“最牛的五篇博士论文”所涉五个主人公分别是:张五常、西姆斯、萨缪尔森、维特根斯坦和德布罗意。下面一一道来。
关于张五常
“最牛的五篇博士论文”关于张五常的叙述是:就是在还没答辩之前已经发表在最好的期刊上,而且鉴于论文很长,该期刊必须像小说一样连载。实例:张五常博士论文《佃农理论》,当年在《法和经济学杂志》上连载四期。
KFC查阅英文维基百科,情况是:
从1959(24岁)年到 1967年(32岁), 张五常在UCLA学习经济,并准备PhD 论文(8年呀,KFC加注)。从1967年到1969年,他在芝加哥大学做过博士后研究。KFC在The Journalof Law and Economics上搜到Steven N. S. Cheung(张五常)最早文章是:TransactionCosts, Risk Aversion, and the Choice of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Apr1969,Volume 12, Issue 1, pp. 23 – 42.
根据时间推断,1969年应在张五常的博士论文答辩之后,而不是还没答辩,而且也没发现“连载四期”的事实。
关于西姆斯
“最牛的五篇博士论文”关于SIMS的是:
最牛投稿论文就是让编辑满世界都找不到一个能看懂这篇论文的匿名审稿人,最后只能发表,根本不需要修改的。实例:SIMS 1971 年发表在《数理统计年鉴》上的论文《无穷维参数空间中的分布滞后估计》。
SIMS写完这篇论文后没投经济学杂志,因为他显然知道没人看的懂。于是投给了最牛 B 的数理统计杂志,结果编辑死活找不到审稿人,最后好不容易凑合拉来一个,审稿报告是这么写的:“我真的不明白这篇论文在说什么,但是我检验了其中的几个定理,好像是对的。所以我猜应该发表。”
首先上述的《数理统计年鉴》上不是什么博士论文,而只是期刊论文。
其次,在AN INTERVIEW WITH CHRISTOPHERA.SIMS(见MacroeconomicDynamics, 2004, 8: 273–294; 如果需要,可通过文后的邮箱索取英文文档)中Christopher A.Sims本人是这样表述的:The paper (Sims 1971c) oncontinuous and discrete approximation was submitted to Econometica forconsideration. The less sympathetic referee report claimed that everything donein the paper had already been done before. While Dale Jorgenson had previouslydiscussed the rational approximation of lag distributions, the implied sense ofapproximation was too weak for statistical approximation. This issue hadnothing to do with continuous- and discrete-time approximation, however. So,the referee hadn’t even realized that there was a difference betweenapproximation of a lag distribution and approximation of a continuous-timemodel by the estimated discrete-time model.
Since the work on infinite dimensional spaces was technically beyondwhat was appearing in economics journals, I sent Sims (1971d) to the Annals ofMathematical Statistics. .......”
在上述英文中,Christopher A. Sims本人的叙述是 1971那篇文章被Econometica拒稿之后才去投Annals of MathematicalStatistics(《数理统计年鉴》)的。
关于萨繆尔森
“最牛的五篇博士论文”关于萨缪尔森的是:
最牛博士论文答辩就是答辩人一直在挑战答辩委员会成员,直到问得这些教授们紧张到恍惚以为自己才是答辩人。
实例:萨缪尔森的博士论文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成员之一的熊彼特(上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转过头去问另一位成员里昂剔夫(诺奖得主):“瓦西里,我们通过了么?”
萨缪尔森确实牛,但在KFC在AN INTERVIEW WITH PAUL A.SAMUELSON(见MacroeconomicDynamics, 2004,8:519–542;如果需要,可通过文后的邮箱索取英文文档)看到的英文表述是 Anunconfirmed anecdote。
另外,里昂剔夫后面有个括弧标注:诺奖得主。这给人的感觉似乎是萨缪尔森论文答辩时,里昂剔夫就获得了诺贝尔奖。事实不是这样的,Wassily Leontief是197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而PaulSamuelson的博士答辩在 1941年。
关于维特根斯坦
“最牛的五篇博士论文”关于维特根斯坦的是:
①维特根斯坦甚至还没有取得任何学位前,已经是世界著名的剑桥大学学术界公认的学术思想界的领袖人物。
②维特根斯坦的学士论文是他的老师,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大人物剑桥教授摩尔先生与维特根斯坦一起散步时,随手记录下来的维特根斯坦的喃喃自语.......
③维特根斯坦的剑桥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是由三个国际学术大师组成的:罗素、摩尔、魏斯曼。三个人在答辩前一直漫无边际地讨论着维特根斯坦的博士论文里的问题。时间很长了,还没有哪个敢开口问博士生维特根斯坦一个学术问题。这时罗素开口了,他转向摩尔说:“继续,你必须问他几个问题,你是教授。”摩尔表示还没有弄懂维特根斯坦的问题,这时维特根斯坦含笑走到摩尔与罗素面前,拍拍他们的肩膀,笑着说:不要担心,你们永远都弄不懂这些问题的。博士论文答辩就以这样的方式通过了。
KFC查英文维基百科,事情是这样:维特根斯坦在从1906年开始在TechnischeHochschule in Charlottenburg (柏林工业大学)学习机械工程,经过三个学期,于1908年5月获得了diploma。随后到 Victoria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准备做博士。所以上面②是胡扯。①也有胡扯的成分,因为维特根斯坦有diploma且准备做博士。
维特根斯坦在1911年到达剑桥不久,就主动去找了罗素。除了一战期间中断外,维特根斯坦一直在剑桥做研究,其博士论文直到1928年才答辩。此时他已经39岁,在剑桥也十多年了(罗素比他大17岁),此时也可能出现③那样的情景,但是必须强调他39岁了,这么老博士,什么都有可能。
关于德布罗意
对“德布罗意博士论文一页纸”质疑见KFC以前的推文(德布罗意论文只有一页?),结论是当然是“最牛的五篇博士论文”在胡扯。
综上所述,“最牛的五篇博士论文”不堪卒读,不堪一击,不堪忍受,....求求你们,别这样不着边际的夸张了。
春天来了,不要吹牛,出来骑牛吧!
回顾中国超算的发展历史,上世纪80年代的一幕常被人提起:
附录1:
世上最牛的5篇博士论文
文/佚名
相信很多人被论文烦恼过,一想起选题、开题报告、答辩等等环节就头痛,谁知,在这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些“牛”博士,他们的牛人经历,确实佩服得五体投地。
▋第五牛博士论文
论文在还没答辩之前已经发表在最好的期刊上,而且鉴于论文很长,该期刊必须像小说一样连载。
实例:张五常博士论文《佃农理论》,当年在 JLE 上连载四期。
▋第四牛博士论文
答辩就是答辩人一直在挑战答辩委员会成员,直到问得这些教授们紧张到恍惚以为自己才是答辩人。
实例:萨缪尔森的博士论文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成员之一的熊彼特(上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转过头去问另一位成员里昂剔夫(诺奖得主):“瓦西里,我们通过了么?”
▋第三牛博士论文
最牛投稿论文就是让编辑满世界都找不到一个能看懂这篇论文的匿名审稿人,最后只能发表,根本不需要修改的。
实例:克里斯托弗·西姆斯(Christopher SIMS)1971 年发表在《数理统计年鉴》上的论文《无穷维参数空间中的分布滞后估计》。SIMS 写完这篇论文后没投经济学杂志,因为他显然知道没人看的懂。于是投给了最牛 B 的数理统计杂志,结果编辑死活找不到审稿人,最后好不容易凑合拉来一个,审稿报告是这么写的:“我真的不明白这篇论文在说什么,但是我检验了其中的几个定理,好像是对的。所以我猜应该发表。”
▋第二牛博士论文
论文没必要长篇大论,千把字足以。
实例:德布罗意是个花花公子贵族,本科是历史学专的,后来实在闲着无聊去读了 5 年博士,最后交的博士论文是一页纸,还涉嫌“抄袭”。
答辩委员会气的都不想让他答辩。他的导师、著名物理学家朗之万感到很没面子,自己学生毕业不了真是耻辱,遂致信另一大神爱因斯坦,曰:“……请对他的论文作出您的评价。另外顺便向您提及,该研究生的父亲是敝国伯爵,现任内阁部长,若您……,将来您来法国定会受到隆重的接待。”
总结:不给他过,以后你不用来法国了。谁料爱因斯坦读完后,马上予以了高度评价,称德布罗意“揭开了大幕的一角”。整个物理学界在听到爱因斯坦的评论后大吃一惊,这才开始全面关注德布罗意的工作。德布罗意顺利毕业……稍后,另一物理巨神薛定谔,见此论文后闭关一年,悟出传说中的顶级绝学——《波动力学》。
德布罗意因这篇论文所阐述的观点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薛定谔凭借德布罗意的这篇论文对量子力学作出了杰出贡献,从一名普通而不得志的讲师一跃成为了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可以说,一篇 1 页纸的博士论文成就 2 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可谓前无古人,估计也是后无来者。由此看来,最牛 b 的论文不必象张五常那样连载,一页 A4 纸足矣。不过我想德布罗意要是在中国读博士就惨了,论文因为字数太少,根本连答辩的资格都没有。不得不说两句:德布罗意幼年即失去双亲,被他的哥哥莫里斯公爵(也是一名杰出的物理学家)一手养大的,在他 1924 年的著名博士论文之前一年,德布罗意就已连续发表三篇论文提出物质波的猜想,至于博士论文是几页纸,这个我还没考证过。
关于薛定谔:薛定谔多才多艺,会 4 种语言,出过诗集。另外他于 1944 年出版的《生命是什么》,吸引了一大批物理学家转向生物学研究。其中包括后来双螺旋的发现者沃森和克里克。所以说,这帮牛人并不一定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传奇,也不能把其成功单纯的归结为偶然的因素。正所谓:牛者恒牛。
▋第一牛博士论文
其实以上四个例子,虽然非常值得人敬佩,但是,我以为最牛的博士论文与博士论文答辩及博士论文发表都应该是维特根斯坦。
维特根斯坦甚至还没有取得任何学位前,已经是世界著名的剑桥大学学术界公认的学术思想界的领袖人物。维特根斯坦的学士论文是他的老师,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大人物剑桥教授摩尔先生与维特根斯坦一起散步时,随手记录下来的维特根斯坦的喃喃自语。在向剑桥申请学士学位时,因为行文不够规范,而被学校的学位委员会拒绝,摩尔先生利用自己的学术权威地位再三为学生的这个学士学位去跑腿,终于成功。
维特根斯坦的博士论文是在一次大战时,在战营里写成的,仅数万字。叫《逻辑哲学导论》,出版时找不到合适的出版社,因为当时没有人能够读懂他的这部天书,因此出版商找到他的老师罗素,罗素自告奋勇,成为这部书出版的策划人,并且自以为是地为这部书写了洋洋洒洒的序言。书终于出版了,但是却遭到的是学生维特根斯坦的一顿痛骂。说罗素根本就没有读懂他的论文。在那里瞎写一气。罗素听了没有脾气,也不后悔自己的行为,天才人物就有这样的个性。
维特根斯坦的剑桥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是由三个国际学术大师组成的:罗素、摩尔、魏斯曼。三个人在答辩前一直漫无边际地讨论着维特根斯坦的博士论文里的问题。时间很长了,还没有哪个敢开口问博士生维特根斯坦一个学术问题。这时罗素开口了,他转向摩尔说:“继续,你必须问他几个问题,你是教授。”摩尔表示还没有弄懂维特根斯坦的问题,这时维特根斯坦含笑走到摩尔与罗素面前,拍拍他们的肩膀,笑着说:“不要担心,你们永远都弄不懂这些问题的。”博士论文答辩就以这样的方式通过了。
世界上还有那个大学如此宽容?还有哪个博士导师如此大量?还有哪个博士生是如此天才?但是,这是需要有一种土壤的,这就是文化、制度与学术思想的土壤。以中国的学术土壤与环境,即使有维特根斯坦式的天才,恐怕不是博士毕业,而是可能连小学能否读完都会是很难预测的事情。一个特别牛皮的天才不是偶然形成的。那是那样的气候,那样的土壤,那样的种子下生长出来的那样一种奇珍异宝。
附录2:
陈奎孚:德布罗意论文只有一页?
前几年,中文网络上流传一个对“民科”很有鸡血效果的段子: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只有千把字,一张A4纸。这很对民科的胃口:既然一页A4纸能弄个诺贝尔奖,我弄个稍微长点,兴许真撞上大奖。
可惜,这是痴人说梦!德布罗意博士论文正式发表于Ann.Phys.下面是检索信息的截屏:
注意Page(s)是从22-128,是128-22+1=107(页),不是一页!!!
这是文章的首页(全文的英文翻译可以向文后的邮箱索取):
德布罗意于1892年8月15日出生在塞纳一个贵族家庭。逝世于1987年3月19日(41年前的今天)。1960年承袭为第七代德布罗意公爵。终身未婚。
德布罗意的第一个学位确实是历史学,但其实他从18岁就开始在巴黎大学学习理论物理。只是贵族家庭的后代有从政的优势,所以学物理的同时也学习历史,并于1909年获得历史学位。
他的哥哥(M·德布罗意)是一位实验物理学家,拥有设备精良的私人实验。从哥哥那里,它知道了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关于量子方面故事,对此问题着迷。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布罗意在军队服役,被分配到无线电台工作,与电磁波有亲密接触。
1919年,德布罗意在一战后,重新回到他哥哥的实验室研究X射线,并对X射线时而象波动、时而象粒子的奇妙性质感兴趣。为了找到理论解释,德布罗意重新开始研究理论物理,特别是关于当前刚刚兴起的量子力学。
1923年9月和10月,德布罗意发表了三篇关于物质波的论文(现在叫小论文),创立了物质波理论。之后才是他的大论文《量子理论的研究》,1924年11月答辩通过,获得博士学位。此时32岁(国内很多博士26岁就毕业了)。当然5年后,1929年就赢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比较快。
总之,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成功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持续的积累。指望天上掉馅饼的人,即使馅饼掉在你眼前,你也不认得是馅饼。现代科学研究并非刀耕火种年代,容易捡的麦穗都让人捡走了。没有足够的积累,就像“民科”那样吹来吹去,终究是浪费生命。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点击购买《中国人工智能2.0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