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2日,中国平安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股票代码:香港证券交易所2318,上海证券交易所601318))发布了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年度财务报告。财报显示,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074.04亿元,同比增长20.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营运利润1125.73亿元,同比增长18.9%。
上市十几年,作为上市公司的中国平安,无论从自身发展,还是股东回报,都递交了一张稳步上涨的“亮眼”成绩单。
这样的业绩背后,中国平安作为“金融+生态”转型的典型和先驱,其战略布局和发展态势,更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观察行业的崭新视角和思路。
01
“存量”业务稳健增长保险业迎来爆发时代
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074.04亿元,同比增长20.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营运利润1125.73亿元,同比增长18.9%。派息大幅提升,拟向股东派发每股现金1.10元,全年合计每股派息1.72元,同比增长14.7%。
其中核心金融业务,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营运利润713.45亿元,同比增长35.1%,全年内含价值营运回报率(ROEV)高达30.8%。新业务价值达722.94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下半年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6.9%;截至2018年末,集团个人客户数达1.84亿,较年初增长11.0%,新增客户数4078万,其中35.6%来自集团五大生态圈的互联网用户。
作为保险行业龙头,中国平安的稳健、持续增长,成为近年来保险业在国内市场爆发的直观反映。
根据《经济学人》的统计论述,中国的中产阶级(家庭年收入在8万-30万人民币之间)人数从1990年代的几乎为零,增长到今日的2.25亿。而随着收入增长,这个庞大的群体在消费上开始愿意为心态、氛围、品质花更多的钱——中国开始正式步入中产阶级消费升级时期。而对于消费升级时代的消费者来说,他们对“保障心态”买单意愿的增强,落实到具体产业中,无疑直接影响的就是保险业。
这一点,平安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也在股东大会上表达了他充分的信心。他表示,平安“紧紧把握时代的机会,勇敢投入,快马加鞭”,持续推进金融+生态转型,在商业模式和科技创新领域都取得了可喜进步。
从消费市场来看,随着人们风险管理和保障意识的逐渐增强,保险已经成为日常消费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并且正逐渐在消费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同时,中国市场还是“全世界最好的保险市场”——规模足够大,具有非常强的成长性。马明哲指出,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保险市场无论是密度还是深度,都逊于国际平均水平,市场潜力巨大。
一方面是国内急速增长甚至有爆发趋势的保障性需求,一方面是可参照的发达国家高高在上的未触达数据,显而易见,我国的保险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对行业来说,内生性增长以及政策的支持推动,都注定这是一片可以驰骋的浩瀚蓝海。
02
“增量”业务高速拓展科技成新增长引擎
科技是未来改变行业的重要因素,已经成为行业共识。无论是已经在行业间占据一席之地的大型保险公司,还是新兴的互联网企业,都试图领衔这场科技故事。中国平安更不例外。
近年来,中国平安通过科技战略不断提升增量发掘,深度聚焦金融科技与医疗科技两大领域,帮助核心金融业务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体验,强化风控,不断提升竞争力。
同时,平安不断利用丰富的场景,打造成熟的科技应用,然后集成为核心科技能力向社会输出服务。经过多年培育,平安的科技成果凸显:
报告显示,截止到2018年末,专利累计申请数高达12051项,较年初增加9021项,涵盖人工智能、区块链、云、大数据和安全等多个技术领域;
作为中国平安发展金融科技的重要板块,2018年,陆金所控股在财富管理、消费金融、机构间交易等重要业务领域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2月,陆金所控股完成C轮融资,投后估值达394亿美元,预示着陆金所上市步伐的再次加快;
平安医保科技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好的科技驱动管理式医疗服务平台,已累计为超过200个城市和8亿人口提供医保、商保管理服务,商保自动化运营网络接入超2,000家医院,“城市一账通”APP上线超过26个城市。目前,平安医保科技已经完成A轮融资,投后估值达88亿美元;
2018年,中国平安继续为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赋能,构建了“1+N”智慧城市平台体系,已经在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等超过100个国内城市以及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推广实施;
早在2017年,中国平安就确立了未来十年深化“金融+科技”、探索“金融+生态”的战略规划,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大数据和安全等五大核心技术为基础,深度聚焦金融科技与医疗科技两大领域,帮助核心金融业务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体验,强化风控,不断提升竞争力。
同时,通过输出创新科技与服务,搭建生态圈与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价值,致力成为国际领先的科技型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
如今,平安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此前的科技战略规划。而科技驱动,也必将成为平安这个庞大企业集团发展的翅膀和引擎,帮助其完成未来更大蓝图的描绘。
03
庞大金融帝国的战略版图 1+1+1>n
从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起家,发展至今,平安先后加码证券、银行、投资,成为一家综合金融控股公司。综合金融的发展,显然不是“各自为政遍地开花”这么简单,各个业务板块之间的配合与补充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金融集团的发展状况。
而让这个庞大的金融体系实现1+1+1>n,在市场上具有独特的竞争力,是中国平安需要解决的问题。马明哲曾经在公开会议上阐述,做好综合金融需要四大要素:一是可控股的金融牌照;二是必须有一个主业,拥有可供迁徙的庞大客户群;三是一个高度集中的中后台;四是需要有杰出的团队和协同的机制。
可控股的金融牌照自不必说,保险业取得的巨大成功,以及未来不可限量的发展想象空间,都让平安未来的合纵发展,有了一个可探讨的理论根基。
而保险业务30多年的用户积累,让马明哲口中“可供迁徙的庞大客户群”有了实现的可能。故而,平安可以将保险获取的客户向银行、证券、信托、投资去迁徙。而从年报可以看到,无论是线下迁徙或利用科技线上迁徙,都是非常成功的。
马明哲在致辞中表示,平安坚持“一个客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的综合金融经营模式,通过不同产品与服务之间的交叉销售,为1.84亿个人客户和5.38亿互联网用户提供金融生活产品及服务。
更重要的是,同时拥有多家子公司合同的个人客户数6364万,较年初增长34.7%。这说明,随着平安综合金融战略的不断深化,客户在各产品线之间交叉渗透程度不断提高。
这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将主体业务稳扎稳打,进而向其他业务板块扩散和迁移的方式,成为中国平安看似庞大繁杂的业务体系下,极其有序的理性布局。
而根据平安的新10年战略规划:将在“金融+科技”双轮驱动下逐步实施“金融+生态”战略。通过智能认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及区块链等五大核心技术,支撑“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服务、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建设——这样的发展战略和未来发展蓝图的想象空间,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