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性:
研究背景:
B细胞受体(BCR)信号通路参与调节B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粘附,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在BCR信号通路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多种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已将BCR信号通路作为靶向治疗靶点。BGB-3111是一种不可逆的BTK抑制剂,具有高效性及高度特异性,对BTK具有高度选择性,而对其他TEC和EGFR家族激酶选择性较弱,证实其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性。1期临床试验表明患者接受160mg bid BGB-3111口服治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和淋巴结(LN)中均显示完全和持续的BTK结合。近期更新临床数据表明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以及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中,完全和持续药物与BTK的结合与持续应答有关。现就其在其他NHL亚型淋巴瘤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进行初步报道,包括复发难治(R/R)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滤泡淋巴瘤(FL)、套细胞淋巴瘤(MCL)以及边缘区淋巴瘤(MZL)。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BGB-3111在B细胞恶性肿瘤中的开放、多中心、1b期临床研究。剂量递增组纳入R/R B细胞肿瘤,而扩展组纳入特定类型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使用剂量为2期临床试验的推荐剂量(320 mg/d:QD或 160 mg BID)用Cheson 2014 ICML标准进行疗效评估。
研究结果:
截至2017年5月18日,总计纳入75例NHL患者,其中DLBCL 23例,MCL 31例,FL 14例,MZL 7例。患者基线特征见表。除了1例初治的MCL患者,其他患者均为复发或难治患者。
安全性:
中位随访7个月(范围:0.3-31.9个月),所有原因在内的不良事件(AE)中,最常见的为挫伤(22.7%)、上呼吸道感染(21.3%)、腹泻(18.7%)、便秘(17.3%)、血小板减少(16%)、咳嗽(16%)、乏力(16%)、贫血(14.7%)、中性粒细胞减少(13.3%)、呼吸困难(13.3%)、恶心(13.3%)、皮肤瘙痒(13.3%)、发热(12%)、皮疹(10.7%)以及背痛(9.3%)。未报道有患者发生心房颤动。所有原因中,最常见的3级以上的AE为中性粒细胞减少(10.7%)、贫血(9.3%)、血小板减少(8%)和肺炎(6.7%)。此外,有报道1例3级肾血肿和1例3级消化道出血。28例患者至少发生一种严重AE,其中,4例考虑与BGB-3111有关,分别为肺炎、尿路感染、腹泻以及局限性肺炎(n都为1)。7例患者由于AE中断BGB-3111治疗,分别为急性肾损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严重腹泻(n都为1),1例患者同时发生肾血肿和认知障碍,其余3例致命AE研究者认为与BGB-3111无关,包括肺炎、心力衰竭和感染性休克。其余的无关致命性事件包括由于疾病进展继发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由于疾病进展继发的腹痛以及不明原因死亡。
有效性:
62例可进行疗效评估(随访>12周或在12周前治疗中断)的NHL患者中,总的客观反应率(ORR)为58.1%(36/62),侵袭性淋巴瘤(AL)组和惰性淋巴瘤(IL)组的ORR分别为60.9%(28/46)和50.0%(8/16)。多数为部分缓解(PR),总PR率为45.2%(28/62),AL组和IL组两组的PR率分别为45.7%(21/46)和43.8%(7/16)。21.0%(13/62)的患者疾病稳定。9例患者在第一次疗效评估时即发生疾病进展(均为DLBCL患者),4例AL组患者在疗效评估前终止治疗。疗效总结见表,淋巴结变化比例见图。
中断BGB-3111治疗原因如下:32例由于疾病进展、7例由于AE、3例由于撤销知情同意以及3例由于其他原因。
结论:
BGB-3111单药治疗用于多种亚型NHL,其耐受性良好,疗效明显。BGB-3111单药或联合其他方案治疗NHL的2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28个肿瘤相关临床试验招募患者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