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 3-39阐述了宪兵团的作战条令。本手册与联合及陆军条令保持一致,其他宪兵条令出版物均以本手册确立的原则为基础,并与相应的联合及陆军出版物保持同步。为充分理解本手册所含条令,读者须首先掌握ADP 3-0所述多域作战的本质特征。本手册读者须熟悉ADP 1阐述的陆军职业与道德准则、ADP 5-0提出的作战流程基础、ADP 6-0界定的任务指挥原则、ADP 3-37论述的防护原则,以及FM 3-0概述的陆军行动准则。
FM 3-39的主要适用对象为各层级指挥官与参谋人员,以及负责规划、指导与执行宪兵任务的军事警察人员。全陆军训练开发人员与教育工作者均使用本手册。指挥官、参谋与下属须确保其决策与行动符合适用的美国法律、国际法及特定情况下的东道国法律法规。各级指挥官须确保其士兵遵守武装冲突法与交战规则(参见FM 6-27/MCTP 11-10C)。
本版FM 3-39与FM 3-0保持一致,阐述宪兵部队的编制、装备与训练体系如何支撑陆军实施快速持续地面作战以击败敌军、攻占并固守区域的作战能力。宪兵通过支持陆军能力的合成运用,创造并利用相对优势达成作战目标、击败敌军力量,并为联合部队指挥官巩固战果。尽管陆军绝大多数行动发生于武装冲突门槛之下或有限应急行动期间,但陆军战备仍聚焦于大规模作战行动。相较于有限应急行动,大规模作战行动强度更高、破坏性更大,常造成重大伤亡,这要求宪兵部队必须做好遂行最严苛高危任务的准备。
FM 3-39为宪兵部队提供条令框架,阐明其如何通过目标导向编组与技术能力赋能陆军完成使命、击败敌军并持续巩固符合联合与国家战略目标的战果。宪兵部队为实施多域作战及大规模作战的陆军力量提供可定制化灵活支援,通过持续巩固战果为可持续性持久成果创造条件。
宪兵部队通过行使专属权限与能力(依托警务行动、拘押行动与安保机动支援三大核心职能),支持指挥官达成作战目标,应对常规与非常规威胁,助力联合职能与陆军作战职能实施。FM 3-39阐述宪兵在潜在多国或跨机构领导下的多国行动中所扮演角色,以及在多样化指挥关系中的职能定位。本手册详述宪兵如何整合跨职能的警务情报行动,为指挥官与参谋机构提供相关信息与警务情报,提升对复杂作战环境的态势认知能力。
无论作战环境如何,建立并维系社群信任始终是警务执法成功的基石。社群信任是宪兵部队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确立的高度互信关系,其构建与维系需持续投入大量努力。宪兵行动遵循六项原则(预防、公众支持、克制、合法性、透明度和评估),确保宪兵与受助、受护及受防群体建立可信赖的工作关系。
FM 3-39基于陆军及宪兵近250年的经验积淀、教训总结、新兴联合与陆军条令,以及当前作战实践经验编纂而成,旨在为宪兵团成功奠定基础。尽管战争本质亘古不变,但战争形态与实施方式持续随新概念、新技术与新需求演进。本手册延续宪兵行动条令发展脉络以支撑多域作战,强调宪兵在武装冲突门槛下的竞争、危机与武装冲突各阶段的支援职能。FM 3-39植根于经时间检验的原则与基础,同时兼容新技术与编制变革,主要更新内容包括:
• 更新宪兵对作战环境的可视化与认知框架
• 更新宪兵对战争层级的支援模式
• 引入战略背景下的宪兵支援职能
• 阐述作战框架全流程的宪兵支援机制
• 新增宪兵行动规划补充考量要素
• 提出宪兵支援陆军行动需克服的特殊挑战
• 探讨数据与分析法在宪兵规划中的应用
• 整合宪兵部队结构调整与编制变革
本手册共分五章及三个附录:
第1章 阐述宪兵部队如何通过核心能力实施行动以支持陆军作战,并从警务视角解析作战环境概念框架及陆军面临的关联性挑战。
第2章 探讨宪兵如何从美国本土战略支援区域至作战框架近域实施跨层级支援,并详述宪兵在陆军各战略背景下的支援职能。
第3章 概述宪兵如何整合与同步能力以赋能作战职能生成战斗力并运用于对抗敌军。
第4章 描述宪兵部队架构及作战指挥官可调用的宪兵能力。
第5章 明确宪兵部队与规划人员的计划制定与后勤保障职责、整合流程,阐述指挥支援关系及对宪兵行动产生特殊影响的后勤考量。
附录A 扩展论述宪兵职能及其对应技术战术任务。
附录B 提供现行宪兵部队编制描述与能力解析。
附录C 概述美军战场拘押制度。
本手册提供的宪兵行动基础框架(结合相关宪兵条令)为各级指挥官决策与行动提供支撑,但不可替代宪兵官兵的主动思考与主观能动性。无论条令如何完善或宪兵能力系统如何先进,宪兵官兵必须理解作战环境、识别不足,并运用专业判断实施临机应变。详见正文前第IX页导览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