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正在进入人工智能中最复杂且最具影响力的前沿领域之一:国防领域。在2025年10月29日发布的新闻稿中,该公司宣布推出一款专用于国防的人工智能模型,旨在增强国家安全系统内的任务规划、情报分析和决策支持。该模型由IBM研究院设计,并通过watsonx人工智能平台交付,其目标是平衡计算速度与可解释的治理——这是自IBM最早部署企业级人工智能以来一直定义其方法的原则。

该公司将该模型描述为军事分析师和规划人员的AI助手,能够汇总海量数据流、模拟多种战术结果,并提供预测性见解以提升态势感知能力。它可在高安全性的混合云环境中运行,使军事组织在保持数据主权的同时,能够大规模利用先进的认知计算能力。

尽管IBM此前已向国防客户提供人工智能工具,但此次发布标志着其首个明确为国家安全应用进行领域专项训练的大模型。此举正值国防生态系统掀起数字化转型浪潮之际,各国政府正大力投资人工智能以实现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的现代化。

用于任务规划与决策支持的人工智能

这款聚焦国防的人工智能模型基于IBM的混合云架构构建,集成了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和领域特定训练数据,以优化准确性和速度。该模型旨在将情报输入——从战场遥测数据到卫星图像和后勤链——合成为可操作的见解。

其关键优势在于决策加速:以近实时的方式为指挥官和分析师提供经过验证的数据摘要、风险评估和情景预测。据IBM称,此功能可将任务规划所需时间缩短数小时甚至数天,在压缩情报周期的同时保持可验证的审计追踪。

这一特性在日益由信息速度定义的国防环境中尤为重要。指挥官们淹没在来自数千个来源(传感器网格、无人机数据流、侦察报告)的数据中,必须在极短时间内从复杂信息中提炼出决策。这样的AI系统在数据过载和作战清晰度之间架起了桥梁。

该模型还集成了IBM的watsonx.governance治理套件,确保每个AI驱动的建议都是可追溯的。这种透明度对于高风险环境至关重要。

安全要务:混合云与数据主权

安全是本次发布的核心。IBM的模型设计用于在混合云和涉密云环境中运行,使国防机构能够在不同密级上部署AI,而无需将敏感信息传输到公共服务器。

这种方法顺应了国防技术提供商中日益增长的趋势——即优先考虑AI主权而非原始计算能力。IBM不是将AI训练集中在开放的云基础设施上,而是实现边缘部署的认知计算,让模型在靠近其所分析数据的位置运行。

实际上,这意味着国防指挥中心可以在本地硬件上运行预测分析,将实时传感器数据输入AI模型以模拟潜在情景——而无需将这些数据集暴露给外部网络。

这种架构支撑了IBM反复强调的一个主题:通过控制建立信任。该公司一再强调,关键基础设施中AI的采用不仅取决于模型性能,还取决于可证明的安全性和道德保障措施。其国防AI模型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提供了可受国家监督机构审查的可解释情报系统。

地缘政治背景:作为力量倍增器的人工智能

在整个北约、美国及盟国防务生态系统中,AI正被视为战略倍增器而非实验性技术。各国竞相将机器学习整合到后勤优化、网络防御、卫星分析和战场模拟中。

IBM的进入为这个长期由小型国防承包商和政府研发机构主导的领域带来了企业级力量。通过强调透明度和互操作性,将自身定位为那些难以满足合规标准的不透明或“黑盒”AI系统的制衡力量。

分析人士预计,该模型将在盟国间的联合任务规划中发挥作用,其中标准化和可解释性是共享情报的前提。该公司的混合云骨干网可实现安全的跨机构协作,同时保持涉密数据集的严格隔离。

此外,IBM的国防AI工作反映了AI行业内更广泛的理念转变。在国家安全领域,解释AI决策的能力与决策本身同样重要。

从企业AI到战场情报

IBM的国防AI模型也表明了公司整体AI战略的方向。随着watsonx现在成为商业和专业部署的基础,IBM正在将企业级治理与军用级韧性相融合。

该公司过去两年就与北约及各国防承包商的合作。与此同时,IBM一直在研究AI安全性和偏见检测框架,并将这些工具嵌入watsonx.governance,以确保跨领域的负责任部署。

这种符合伦理的AI设计与操作灵活性的结合,可能使IBM成为少数能够提供同时满足民用和国防标准的AI供应商之一。随着国防机构对AI无节制扩散的警惕性提高,它们正转向那些将治理视为架构组成部分而非事后考虑的供应商。

结论

几十年来,国防技术通过硬件优势(喷气式飞机、卫星、网络武器)演进。如今,决定性优势在于信息:情报能否在被分析、情境化并付诸行动的同时不损害指挥的完整性。IBM的模型通过将可解释性与自主性相融合来回应这一需求。

其影响远不止于国防领域。随着公共机构和关键行业采用类似框架,同样的原则将适用:没有决策问责制,决策速度就毫无意义。IBM的系统实际上是下一代AI基础设施的原型——这些机器不仅能计算信任,还能实时证明信任。

参考来源:IBM

成为VIP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1

相关内容

人工智能在军事中可用于多项任务,例如目标识别、大数据处理、作战系统、网络安全、后勤运输、战争医疗、威胁和安全监测以及战斗模拟和训练。
无人机战争:蜂群技术新进展
专知会员服务
30+阅读 · 3月28日
美陆军的人工智能新政策:引领大语言模型的未来
专知会员服务
83+阅读 · 2024年5月27日
美军印太司令部将利用人工智能进行作战规划
专知会员服务
79+阅读 · 2024年3月27日
人工智能: 国防部应改进战略、库存流程和协作指导
专知会员服务
43+阅读 · 2022年4月11日
3倍加速CPU上的BERT模型部署
ApacheMXNet
11+阅读 · 2020年7月13日
万字长文概述NLP中的深度学习技术
全球人工智能
12+阅读 · 2019年2月28日
DARPA征集无人集群战术思路
无人机
19+阅读 · 2017年10月18日
大数据分析研究组开源Easy Machine Learning系统
中国科学院网络数据重点实验室
17+阅读 · 2017年6月13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6+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6+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7+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Arxiv
172+阅读 · 2023年4月20日
A Survey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
Arxiv
489+阅读 · 2023年3月31日
Arxiv
177+阅读 · 2023年3月24日
Arxiv
25+阅读 · 2023年3月17日
VIP会员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6+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6+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7+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