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6日,美国防部研究与工程副部长(USD(R&E))授权国防科学委员会(DSB)开展定位导航授时(PNT)控制未来研究。自2005年DSB"全球定位系统(GPS)未来"专责组研究以来,技术发展与地缘政治演变已扩大过度依赖GPS的风险谱系,并为通过其他手段获取提供PNT创造新机遇。研究大纲(附录A)核心问题涵盖:现行GPS系统韧性、商用系统使用收益风险、替代性PNT范式潜力。专责组由公私部门专家、联邦资助研发中心、国家实验室及国防部相关方组成,通过技术简报审阅发展中的技术、项目延误、采办政策及信息管理传播障碍。
GPS是美国防部1970年代开发的太空基军民两用PNT系统,现由跨部门机制管理。其太空段、控制段与用户段以不同步调更新现代化,成效各异。高精度定位授时信息分发对全球金融、电信、商业航空、自动驾驶乃至地震前兆监测等特殊应用具重大价值。其对美国经济贡献估值1.4万亿美元,在替代性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发展背景下仍是全球经济关键驱动力。在国家安全领域,国防部队结构与现代作战方式依赖高精度定位。低成本GPS接收芯片使其可嵌入众多军事系统,保持军事PNT黄金标准地位。
专责组评估五大领域:
• GPS强化
• 替代卫星导航(SATNAV)
• 替代定位导航
• 国防任务精密授时
• 作战导航战
因精确性对现代作战至关重要,国防部多年致力保障同级别冲突中GPS可用性。2005年DSB专责组曾评估系统脆弱性并提出改进建议,特别指出:
本次专责组呼吁采用颠覆商业航天实践的大胆行动:采办新型分布式低成本点波束卫星(称"GPS轻型IIIF卫星")部署中地球轨道。此举将使GPS星座规模实质性扩展,快速提供急需能力,并为新技术集成预留接口。军用GPS用户设备(MGUE)项目因多重原因(报告详述)遭遇挫折,需同步解决以达预期效果。
相较2005年,PNT领域已超越GPS范畴:欧"伽利略"、俄"格洛纳斯"、中"北斗"等GNSS投入运行;日印亦部署区域系统。商用接收机可处理GPS与多GNSS信号组合。低轨星座(如铱星/星链)已展示导航能力,商业实践催生廉价卫星。SpaceX通过可复用火箭高频发射显著降低入轨成本。低成本原子钟及地基授时传输更增加精密授时分发选项。
卫星导航失效时需多传感器获取定位导航数据,但最优组合亦难单独维持GPS级精度。其核心是在尺寸重量功耗成本(SWaP-C)约束下最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INS)。然无论成本多高,INS无法无限维持高精度定位——陀螺仪与加速度计误差随时间累积导致不确定性增长。故需辅助传感器通过算法融合INS数据。专责组识别两项技术成熟的INS产品机遇:
多传感器与INS数据融合需复杂软件集成。传统模式为各平台/武器重复开发,虽国防部多次投资模块化开放系统架构(MOSA),跨平台软件复用成效有限。2017财年《国防授权法》第805条已要求MOSA及集成软件政府所有权。
当前全球协调时间可通过GPS接收机获取。GPS授时对金融服务、电信、电力等国内关键基础设施及固定指挥控制中心(通常无需精确定位)的国防用户具重要价值。成熟时钟技术提供多级选项:从仅维持短时精度石英钟到设定国际时标的实验室级原子钟。
专责组聚焦通过强化GPS、识别替代PNT技术及保障授时来保护美国PNT能力,同时审视导航战其他维度:实战化美国PNT能力与拒止对手PNT赋能能力。汲取当前冲突经验在此领域具新紧迫性。
实施建议将提供分布式PNT星座能力满足当前及近期需求。推进MGUE可加速信号接收装备生产。政策上允许使用替代SATNAV信号可在必要时提供战场额外选项,可部署替代定位授时装备开发同理。最终需在实战化环境中测试验证这些系统与政策方能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