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首席观察团(techbaozou),作者:AKIRA,原标题《拼多多没有差评》
最近,在一位朋友力(wei)邀(bi)之下,小编首次在拼多多参与一款电子产品的拼团。面子要给,但本小编毕竟无法做到视金钱为粪土,况且拼多多的“假货”口碑实在令人心有余悸,身边一位朋友曾购买“冲锋衣”,居然收到一件“雨衣”,至今仍是我们茶前饭后谈资,小编可不想买一个电子产品,却收到一件塑料玩具。
于是习惯性的去查看 “评价”,但却卡了壳。怪事出现:在该店铺居然找不到“差评”字样,这可是小编下单前最关键的决策参考之一。鬼使神差,彼时居然想到了前段时间拼多多好像起诉了差评,赶快去搜索一下。原来拼多多真的和差评是死对头,不仅状告自媒体“差评”,连自家平台上的评价都不设置“差评”类别,甚至连马马虎虎、不推荐这类“准差评”关键词都不存在。相反,拼多多的评价世界充满了爱与和平的气息。
这种与外界舆论如此大的反差,激发了小编淡淡的兴趣。
改编一下鲁迅的名言: “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拼多多”,但又想人家毕竟用了不到3年就上市了,一家上市公司不至于如此。但事实证明,鲁迅说的对。
从热门,到后面的各个品类频道,无一家店设置“差评”。上网一搜,据网友提供的信息,原来拼多多的评价系统和拼多多的商品一样,任外界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自始至终就无此功能。更厉害的是,有用户提交的差评信息居然不予显示,据说被判定为无效评价。
为了弄清楚拼多多的评价体系,小编和朋友直接采用最朴素的人肉采样方法,结果让人大跌眼镜,表面看,好评率以压倒性优势领先差评,但实际上,最高的差评率达到88%。
论证过程过于冗长,小编先抛出结论:
1、拼多多在商品评价方面存在刻意淡化“差评”的现象;
2、在抽样的头部爆款产品中,差评比例极高;
3、扶农是拼多多的一个正面战略,但在抽样商品中,高差评率让这一战略大打折扣;
4、完善的评价体系本该是拼多多自证的最有效方式之一,但却用了鸵鸟战术。
抽样方法
我们看到,拼多多的评价系统中既没有淘宝、京东那样的好评、中评和差评分类,也无亚马逊式的星级打分机制。尤其是,对于消费者至关重要的差评,都被折叠进“全部评价”一栏,即使如此,一些不易被察觉的现象是,部分差评会很快被下沉。
下面介绍我们整个抽样过程。作为文科生,小编不懂复杂的统计学,只能采用最直观的方式:
1、选定拼多多最主推的产品iPhone;
2、选定拼多多近两年的重大战略——农产品:从类目进入,选择第一屏内容,分别搜索车厘子樱桃、柑橘、橙子、苹果、芒果、百香果、雪莲等类目(雪莲因销量少,不进入抽样范畴);
3、数量:不同店的2个iPhone产品,不同店的6个农产品,共计700条追评;
4、语义定义:将烂、破、不给力等负面词汇,统一视为负面评价,以此进行统计比例。
统计结果
尽管我们有心理准备,但当统计结果出来时,还是吓了一跳,中奖率实在太高了,比如第10天手机无法开机,不能退货,只能维修;开机后设置里显示一个月前有充电记录一次……有用户买了两斤车厘子,却只收到一斤半,更绝的是还有消费者吃到了药味(算你命大)。
废话少说,上结果。
抽查结果显示,6种水果负面评价赶到77%,正面评价只有14%。其中芒果、百香果、车厘子樱桃的负面评价更是超过80%,芒果最高达88%。具体结果如下表:
从评价来看,农产品的差评主要集中在缺斤短两、腐烂变质、口味差等方面。
如果说水果类产品本身容易出现问题,包括物流运输等,那么第二个品类的抽查则找不出任何理由自我安慰了。因为iPhone属于典型的标品。两家店显示已拼均在6.5万件以上,销量足够大。打开商品评价,正品、手机很好等正面评价上千条,但经过我们对“追加”评论的统计分析,结果却迥然不同。包括翻新水货、售后不给力在内的负面评价也高达75%,而安全下车、价格实惠的正面评价仅13%。具体结果如下表:
iPhone的差评主要集中于质量低劣、涉嫌水货、翻新机、包装存疑、售后不给力等。
这是一次拼团购物引发的小调查,或许它并不能代表拼多多的整体情况,但或多或少还是可以管中窥豹。在电商已经普及的当下,“评价”已成为消费者下单的重要参考,也是平台增信的主要措施之一,但作为电商新贵的拼多多却至今未“正大光明”的标注“差评”。
根据电商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而从我们的抽样结果来看,拼多多显然不是这条法规的优等生。
凤凰网财经官方微信 ID:finance_ifeng
喜欢此文,欢迎转发和点在看支持凤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