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36氪首次发掘号外(Horwin)公司,并对其进行报道。报道发布后包括高榕、红杉、IDG、BAI、红点中国、安克创新、真格等一线机构,泰合、浅月、穆棉等头部消费FA在内的三十多家机构向号外(Horwin)问询并表达投资意向,其中不乏合伙人级别的投资人直接与企业进行第一轮沟通。“这些投资机构中,最快已经走到内部尽调的阶段了。”号外COO刘平介绍道。
虽然是国内的首次报道,号外(Horwin)却得到了来自36氪意想不到的创投圈关注度,“我们第一次进行这样大量的双向沟通,让我们对整个赛道的了解和与投资人的沟通有了全新的认知。”号外CEO周维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新思考。
来源|36Kr Today(ID:gh_81fc41907394)
号外(Horwin)是一家靠技术和人性驱动的企业,致力于用新的AI生产力去重塑人类的便捷移动,让更多人可以自由的去探索生命的各种状态。截止到目前旗下电动车海外销量累计超3万台,作为定位高端新范式科技品牌,号外(Horwin)去年实现营收上亿元。这样一家“水面下”的公司,无论是产品还是营收数据,号外(Horwin)在行业内都有着不俗的成绩。
就在前不久,号外(Horwin)召开品牌发布会,以发布全新品牌和创新技术平台为信号正式宣布进军国内市场。
号外(Horwin)一体化智能地盘平台
当提到36氪,号外(Horwin)的CEO周维和COO刘平表示自己都是36氪的老读者了。尤其是刘平,已经跟36氪有7年的缘分,见证了36氪从纯粹的创投媒体,转型到提供复合服务的新经济服务集团。选择36氪做号外第一次的披露报道,也正是来自老读者对36氪的信任。“基于这些年的了解,在科技圈中,我们认为36氪作为媒体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会有很多上下游的潜在合作伙伴通过36氪将我们联系到一起。”刘平对36氪在创投圈的影响力非常认可,作为从“水下”到“水上”的第一次发声,号外(Horwin)慎重地选择了36氪。而这份信任的产生,甚至早于号外(Horwin)的诞生。
周维和刘平都是连续创业者,已经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在之前创业的过程中,刘平所在的速珂就与36氪有了合作,36氪组织的线下品牌活动给刘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6氪的交流都是多维度的,交流效果也非常好。在有披露报道的需求时,我们也非常自然就想到了36氪。”
号外(Horwin)从一开始就同时在B端和C端铺设了产品线,这对初创公司来说是比较罕见的,周维解释道:“在开始的时候,号外(Horwin)也需要做一些尝试,寻找适合自己的模式,同时可以获得更多的正现金流。在这个过程中,号外(Horwin)运用了以底层技术中台赋能产品的模式,这样的技术足够支持号外(Horwin)对B端和C端两条产品线。”
号外对产品线的划分,并不以某一个年龄段或者某一国家的用户进行区分,刘平相信:“人最底层的需求和人性是共通的,前沿科技新能源产品所带来的创新体验会穿透年龄、性别和国界。”因此,定位全球性品牌的号外,希望突破传统的用户画像模式,从用户真实的使用场景出发,帮助用户在便捷移动场景体验各种自由的生命状态。
目前,号外(Horwin)已经布局欧洲和南美,并在当地成功验证自身商业模式。未来号外(Horwin)将眼光放在了包括美国在内的更多海外市场上,“我们相信36氪的东南亚和日本的海外站,对我们进军市场,提升品牌声量也会有很大帮助。”
绿色双碳领域也是36氪今年开始重点布局的领域之一,为此还专门创建了“36碳”公众号,聚焦「低碳经济」,做专业、易懂、好看的双碳与ESG报道。而新能源作为低碳经济的重要发力点,36氪希望能够为更多优质新能源产业公司提供连接资本、商机的机会。陪伴并服务企业的全生命周期,从刚刚起步到成就辉煌,以媒体的力量助力低碳经济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