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术在手的图漾,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寻找合适的行业应用,一直都非常稳扎稳打。
正文开始之前,我们不妨先看一组数据:
这几年,苹果、微软、英特尔到Facebook、索尼等科技巨头相继收购了很多三维视觉技术公司。而最近iPhone X的Face ID设计,也引发了不少关于深度摄像头的讨论。
巨头们选择收购这些企业,自然是为了将技术和专利收入囊中,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壁垒。所以在这样一个看似开放又封闭的市场环境中,从中突围出来也不是一件易事。
Markets and Markets报告显示,预计到2020年全球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达到125亿美元。麦姆斯咨询也显示,预计2016~2022年间3D传感器市场规模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6.5%,2022年将达到54.6亿美元。
另外一方面,苹果的带头作用也已经对整个智能手机市场产生影响,很多手机厂商正着手寻求和国内外3D传感器供应商合作,这其中自然包括我们今天的主角——专注于三维视觉解决方案的图漾科技。
然而图漾的副总经理徐韬却坦言道,“除了苹果以外,几乎所有的手机巨头都来找过我们,我们直接说自己做不了。”
图 | 图漾副总经理徐韬
在三维视觉技术方面,很多时候不是你突发奇想撸起袖子,想做就能做的,它对一个公司的技术研发实力要求非常之高。而图漾从“出生”以来,血液里就流淌着技术基因。
“我们的核心技术团队来自于机器视觉小组@click,这个小组当时是国内第一个做实时景深的团队。@click把产品原型做出来后,商业化运用的产物就图漾。”徐韬对他们公司的研发经验和团队能力非常自信,而图漾的创始人费浙平也是半导体公司ARM在大陆的第一名本土员工,在整个电子半导体行业广有人脉和资源。
据了解,目前图漾90%以上都是技术研发人员,其中绝大多数都具有8年以上工作经验,这也筑起了他们在三维视觉传感领域的技术壁垒。
深度摄像头虽然也叫作摄像头,但是它和我们日常见到的摄像头有很大区别,以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相机为例,它只能捕捉到一些简单的二维信息,而深度摄像头如其名所示,它能够测量视野内空间每个点的深度数据,从而获得完整三维坐标信息。
而一旦获得这种三维信息,就能为机器感知和智能分析提供最基础的数据信息。目前,市面上比较成熟的深度信息捕捉方案主要就三种:结构光、双目视觉以及TOF(飞行时间)。
第一种是结构光方案,通过发射特定图形的散斑或者点阵的激光红外图案,摄像头捕捉到被测物体反射回来的图案,计算上面散斑或者点的大小,然后跟原始的尺寸做对比,从而测算出被测物体到摄像头之间的距离。
第二个叫双目,主要通过两个普通的摄像头获得深度信息,简而言之它就是模仿人眼的结构,通过两个摄像头的视差来确定距离信息。
第三种是TOF,它是通过发出的激光反射回来的时间算距离,TOF的方案在第二代Kinect上有使用过,传感器发出调制的脉冲红外光,然后遇到物体反射后,它会计算出光线发射和反射时间差或者相位差,实现距离的测量,最终产生深度信息。
以结构光为例,以色列科技公司PrimeSense在2006年就研发出了结构光3D传感器,随后成功应用在微软Kinect1代上。
图漾的方案比较特殊,他们在双目的基础上加上了结构光,而这种“双目+结构光”的方案也结合了两种技术方案的优势。结构光能克服之前纯双目的一些弊端,徐韬举了个例子,“纯双目的在纹理单调的环境中会因为找不到匹配的点而失效,加了结构光后,等于为它加入了纹理。”
另外一方面,结构光方案的多机干扰问题会很大,这个时候双目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因为双目摄像头捕捉深度信息时没有结构光相互间的干扰问题,而图漾的深度传感器主要就是通过双目来获取,这样即使在室外有阳光淹没结构光的情况下,双目相机仍旧能成功捕捉到深度信息。
也正是基于这样独特的技术特性,图漾的深度摄像头对场景的限制和环境的依赖会非常低。“我们的传感器完全可以满足7x24小时长时间工作的要求,这也奠定了我们在行业应用中的优势。”
当然,徐韬还特地强调了图漾的技术专利,介于他们与传统结构光和双目完全不同的技术原理,图漾目前已经申请多项发明专利,包括30多项申请、4项授权、1个PCT,所以图漾的产品即使出口到海外市场,也没有侵犯知识产权的风险,很多海外厂商在这方面的考察异常严格。
市场决定需求,作为一家创业公司,图漾深知最关键的找准自己技术定位的市场,据徐韬介绍,他们目前的技术方案主要应用在下面几个行业:
首先是智能制造,以工业机器人为例,在工业智能生产线上,很多情况下都是依靠机械臂去进行一些流水化的操作。但是如果想让机械臂精准地知道东西在哪,并且将东西放到相应地点,仅仅是二维平面信息完全不够,它必须要配备深度摄像头去获取包括深度在内的三维信息。
“相比较传统的视觉方案,我们的成本可能会低一两个数量级,而且我们是实时的纯嵌入式计算,不需要在另外配备工业用的PC机。”徐韬认为工业相关领域还没有像图漾这样的技术解决方案,所以他们的竞争优势非常明显。
其次是物流领域,前阵子京东刚刚展示了他们首个全流程无人货仓,可以说随着需求的提高,尤其是像即将到来的双十一这样的特殊节日,国内的物流对自动化需求依赖水涨船高。想要让机器自动把不同大小、体重的包裹分门别类,很重要的就是它的视觉部分。
图漾的双目+结构光的方案可以测量包裹的尺寸体积,先获得物体的三维坐标点,直接计算出包裹的体积,然后机器自动识别包裹的大小,运送到相应的位置。目前,图漾也已经和国内的几大物流巨头达成合作意向。
图漾的深度摄像头还有一个运用比较广的领域是安防中的行为识别和生物特征识别。传统的安防摄像头只能记录下海量的视频信息,而无法对视频里面人的行为做分析和预警,有了深度摄像头,就有了对人的动作获取的硬件基础,配合深度学习算法,就可以对人的行为做识别和预警,安防的设备能够真正能够体现出它的价值。
生物特征识别是近年来在安全领域异常火热的技术,由于苹果新版iPhone的发布,整个市场对深度摄像头进行面部识别有了全新的概念,而现在蚂蚁金服等巨头就在与图漾合作开发人脸识别的方案,该方案在金融和零售领域有着异常广泛的应用。
比如近期新零售概念的火热,图漾已经和国内几家无人零售店的开发商建立了深度合作,在它们的技术方案中植入深度摄像头做动作识别和生物特征识别,为零售行业的升级提供了技术保障。
还有一个更加新兴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就是步态识别,深度摄像头的识别速度更快、安全性更高,在全等级要求较高的场合会有广泛的应用,徐韬透露图漾现在已经和有中科院背景的研发机构开发相关方案。
毫不夸张的说,三维视觉在整个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性地位,深度摄像头的应用范围其实是在不断拓展,将来有望成为所有机器的标配传感器。
从上述几个应用领域来看,图漾更多的还是深耕在行业B端市场中。但是iPhone X的出现,也让很多深度传感器供应商看到了消费端的机会。
“对我们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诱惑,但它也可能是毒药。其实除了苹果以外的手机巨头都来找过我们,但我们直接就说做不了。”
徐韬说图漾做不了,并不是说自己技术达不到,只是在他看来,创业公司需要的是专注以及生存,先把自己原有的业务做好更重要,而不是一味地跟风去开辟一个新的领域,“更何况消费移动端市场已经是红海。”
相比较行业应用,移动端在深度传感器上的需求差别会非常大,“它的体积更小、功耗更低,很多东西都要重新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才和资源去做这个事情。
虽然移动消费端的市场诱惑很大,但是这也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像高通已经和奇景光电共同推出很完整的解决方案,以高通在移动芯片市场的垄断地位,其他厂商很难和它进行直面的竞争,更不要说图漾这样的创业公司。
“从我们的策略来看,现阶段行业市场的稳定度更高,一旦进入后很难被替代掉,尤其是在握有巨大技术优势的前提下。”
和徐韬聊下来,最大的感觉就是图漾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技术型创业公司: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也找到了技术的应用市场,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同时又不受外界诱惑,能一直专注在最初既定的方向里深挖下去。
三维视觉作为一项非常基础的底层技术,它可以应用的行业和领域非常之广泛,这也是为什么早期科技巨头都选择收购那些能够捕获深度信息的公司,抢先获取相关的技术专利。
以苹果为例,其能够在今年推出Face ID也得益于早期的布局收购,这也是安卓厂商难以比肩的技术专利优势。
而且随着技术成熟以及成本的下降,加上工业机器人的需求点,三维深度摄像头会越来越主流。在这个技术门槛高的领域内,先发优势显得愈加重要。而技术竞争赢来的行业市场,一旦扎进去,就会非常稳定。
确实,就像徐韬说的,图漾是纯技术型创业公司,他们的商业模式很简单,就是卖有核心技术的硬件产品方案。
徐韬认为:“模式创新的天花板已经显现,如果没有技术创新,后面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创新,今后国内创业环境的主流也一定是从技术角度做创新。”
图漾已经把深度传感器的分辨率做到了960P,今年年内预计会推出1080P的版本。另外,他们也推出了视场角达到90度的深度摄像头。“我们既有成本优势,也掌握了从光学器件到算法和硬件的完整技术能力,完全可以根据不同行业需求做不同方案的定制,先发优势明显,供应商更加不会轻易地替换掉我们。”
核心技术在手的图漾,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寻找合适的行业应用,一直都非常稳扎稳打,他们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要做深度摄像头领域的世界顶级供应商。
【镁客·请讲】专注于报道科技创新项目;我们敞开心扉面对每一位创业者,力求为您呈现一群鲜活、有性格的品牌和人物;我们倾听创业故事和人生经历、探讨商业模式和行业趋势、对接资本市场和供需双方,以期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欢迎做客【镁客·请讲】,栏目合作请发送邮件至:post@im2maker.com
/- 推荐阅读 -/
▲ 人工智能专用芯片是大势所趋,而IP授权是当前实现商业化的最佳选择 | 深度
▲ 7个月前被英特尔153亿美元收购的Mobileye,现在怎么样了? | 专访Mobileye中国区掌门人苏淑萍
硬科技第一产业媒体
提供最有价值的行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