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共3028字,建议阅读时长3分钟 |
转载公众号:新校长传媒
微信号:new_xiaozhang
“我可以么?”教师职业发展中一个又一个需要逾越的目标,就像“横栏”一样需要跨越。一线教师不断向自己内心中隐逸的自我发问。而随之飘到耳畔的,几乎是心海的柔波漾起的绵绵之音——不可能,你不可能。于是,自我安慰——天不佑我,罢!罢!罢!
的确,如果坐等机遇来临,没有谁是可能的。“不可能”其实不是询问后的答案,而是盘踞在你内心中的顽石,很久,很重,很难铲除。这块顽石诞生之前,其实有另一个名字,叫“慵懒”。 而你的询问,只是为慵懒再盖一层遮羞布而已。
如今看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忙于应付,没有精力放在本应属于“正业”的教学研磨上。课堂上,犹如机器人,只会生硬、僵化地执行教案,面对变化多端的学情熟视无睹。这不是教学态度问题,而是对课堂教学存在感严重缺失,对调控课堂的能力极为缺乏。
回想新教师的入职培训,我们更在意“从教态度”“职业认识”等,缺少教学技术、方法的授予,似乎这一切可待“经验累积”后坐享其成。可现实是,即便“多年媳妇熬成婆”后,他们有的对课堂熟视无睹,因为严重的倦怠,慵懒;有的受到新思潮的蛊惑,觉得老师在课堂上应该是“无为”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凸显儿童的学习主体地位,所以干脆不作为;有的属于心有余力不足,长期缺乏自我要求,已经不知如何教,学得才有效。教师教学存在严重的技术性缺失,课堂失控或是低效,将造成儿童学习发展链上出现了无法弥补的断裂。
没有不可能,只有缺乏方向的混迹江湖。
不教当然不会,不练功力如何增长?“不可能”就是因为你不知道如何成为“可能”。在观摩了百余节名师教学案例后,我结合大家智慧,为一线教师提供课堂教学五方面能力的修炼指南,称为“五力修炼”。希望这“五力”让你翻越障碍,迈向下一个高度。
第一力:课堂表现力
这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原能力”,是所有能力的支撑。课堂表现力首先体现在教师的言语表达水平上,力求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口齿清晰,发音标准,表达有感染力。同时,也包含了教师课堂上应有的生动活泼的肢体语言。江苏特级教师许嫣娜被称为“糖果老师”,她的课堂受到小孩喜欢,这与她的言语表现力很有关系。许老师童趣化的语言表达,配合儿童熟悉且喜欢的肢体动作,让语文课堂成了儿童享受语言表达之趣的乐园。
此外,好的课堂表现力还应通过教师的素养展示,充分激活、诱发儿童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这些都有助于教师组织教学,在课堂中与儿童充分互动,有效推进教学。可以说,课堂表现力帮助教师建立起与课堂现场的及时关联。
第二力:课堂关注力
这是需具备的课堂教学的特殊能力。课堂中最需要关注的就是学情。如,关注学情的起点,小孩进入课堂前已学到了什么,具备了哪些方面的知识,达到了怎样的水平,有哪些认知储备等。
师父于永正老师教给我的备课秘诀就是在课文纸上张贴《课程标准》中关于本学段的具体实施意见,具体分项目标,让每一次的教学都切中目标;其次,关注学情变化的拐点,本次教学中特别需要教师予以关注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在遭遇重难点时学情有什么变化等。对学习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学情拐点需要教师的敏感,需要被敏锐地发现,需要及时的教学辅助;再如,学情的终点,也就是本节教学的目标设定。于永正老师的秘诀中,《课标》的表述内容也可以视为教学达成的目标,张贴对照,就是提醒教师不超越目标,不要任意拔高。所以,于老师的课显得亲切、自然、扎实、有效,这都源于对学情各个阶段的关注,对儿童的尊重。学情,不是僵死不动的,关注的是变化的动态,“力”就是应变能力。
还有一种叫“随机关注”。例如,教学过程中的隐藏的、突发的情况,或是容易被忽视的“角落”问题等,都需要教师有心,有情,有意去关注。此时的关注力,背后更应该是教学的责任心。关注力,让教师建立其与学情的动态关联,是课堂顺利实施的保障。
第三力:课堂执行力
这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能力。执行力,就是将“纸上谈兵”变为“实际操演”的能力,这真需要老师好好修炼。我的方法跟大家分享——“思维演课”。因为是教研员,教学设计出来后不方便试教。所以,设计好后,我会仔细将全过程在大脑中演绎数次,直到自己几乎能看到课堂教学的“真实场景”,可以感觉到各种情况的出现,可以预计各类问题的产生,甚至可以预先知道小孩能够提及的各种言说。思维演绎让我知道如何应对能确保设计顺利实施。有了它的先行,课堂执行起来就感觉胸有成足。
此外,教师还要有执行“B计划”的能力。设想好的无法执行,遭遇的学情让你大感意外时,就要有及时调整的另一方案,这就是“B计划”。这样的情况发生时,能否处变不惊,能否因势利导,能否还能达成“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教学效果,这都是执行力自我修炼中,需要顾及的。在执行中不断调整,在变化中达成目标,具有强烈的“教”的意识,这就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能力。修炼执行力就是建立与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意义关联。
第四力:课堂判断力
最明显的就是对学习结果的判断。例如,说得对不对,好不好,巧不巧,妙不妙,对于小孩传递的信息及时回应。判断得体,有助于促进教学向设定的目标发展;判断失当,教学就滑向无效的深渊。上海的贾志敏老师,在于儿童的口语交际中,能非常及时做出“正误判断”同时能及时纠正,他的课被称为“真语文”。
判断,不仅仅局限于当堂信息,有实力的判断还应延伸,从当下的学习到面对生活,面向未来,判断教学是否有助于儿童应对未来的发展,是否有益于个人素养持续发展。有效的教学不仅仅判断于此时此刻,更要目光长远,从长计议。不少教师在这点上不够有远见,判断中多强调唯一的标准、单一的理解,看上去有助于“考试”,但对于语文素养而言,这不是真正的理解力,只是机械记忆力。
最难以修炼的是对自我教学行为的反思判断力。对于课堂评价,我们很容易一味针对儿童,针对学习活动本身,很少人会反观自我,会在执行过程中看到自己的言行是否合适,会及时做好调整和反思。对自我行为的判断是高级的能力,需要老师在修炼中有意识地多尝试,以谦和的态度和勇敢的精神去面对。台湾李玉贵老师,坚持多年观摩自己的教学录像,在面对自己中寻找教学突破口,单凭这一点,值得敬畏。课堂判断力,建立了教师与教学行为、教学效果的关联,是极为重要的能力。
第五力:课堂创造力
创造力表现更为多样。例如,在课堂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深圳的李祖文老师,打通单元界限,实现单元整合,进行同主题的群文阅读,这些都是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的经典案例。此外还有创造性地引发学习,比如浙江的雪野老师,以童诗为教材,让儿童接触诗性语言,大胆进行诗歌的创造,感受语言的智慧魅力,课堂就是诗歌的艺术殿堂。
创造力还表现为对心智的启迪。浙江虞大明老师执教的《树上的那只鸟》,让儿童在阅读文本的同时,切身介入感知父爱,感受子女对亲情的亏欠,阅读和成长实现并轨。
创造力还可以延伸到课外的空间。例如上海钱锋老师的万物启蒙课程,无限延伸了儿童学习语文的空间,让语文学习和生活实现统整,让儿童通过学习实现认知增长。这些老师都是极具课堂教学创造力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课堂创造力,建立的是课堂与儿童为人的发展之间的密切关联,是面向未来的生存实力。
课堂教学的“五力修炼”,仅仅是跨越“课堂教学”的助推。在教师职业发展中,我们还有“下一个高栏”要跨越。逐一解读,依然会带来你附庸的惰性,还是留给大家自己思考吧。向刘翔一样,对自己充满信心。前进的动力是我们获得教学职业尊严的必做功课和必要保障。
有缘的人终会相聚,慕客君想了想,要是不分享出来,怕我们会擦肩而过~
《【调查问卷】“屏幕时代,视觉面积与学习效率的关系“——你看对了吗?》
本文编辑:慕编组成员(小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