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黑智”,选择“置顶公众号”
黑智专注AI落地,探讨AI商业价值
更多创业内容请访问http://www.iheima.com/scope/79
文 | 李夜
2018年11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指导,计世资讯发布了《2017-2018年中国私有云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私有云市场总体规模预计可达到512.4亿元,同比增长27.0%。华为、新华三、华云数据进入到中国云计算厂商前三甲。
2006年,谷歌刚提出云计算这个概念,华云数据董事长许广彬就认定云计算就是未来。
他干自己信的。2007年,许广彬组建国内第一只云计算团队;2010年,在厦门成立华云数据,2013年将总部迁至无锡。同年,华云数据开始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私有云解决方案,2016年初正式发布私有云平台CloudUltra®。云计算这条路,华云数据走了9年。9年间,华云数据吸引了多家基金、上市公司的投资,融资总额超过40亿元。目前,它正冲刺IPO。
他信自己干的。“云计算代表着一种先进的IT使用模式,如同从古老的单台发电机模式转向了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它意味着IT资源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和分配,取用方便,费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的。而IT是每一家企业业务支撑的基础,当IT资源的取用更为灵活时,业务模式的变革也就更加灵活高效。”
2007年 | 云计算还被当成一个骗人的玩意儿
2007年12月,许广彬组建国内第一支云计算团队,当时他还在世纪互联。
当时,云计算还是一个新新新生事物。国内没有几个人懂这个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的东西。许广彬向一个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游戏公司推介云计算。“一个新游戏,不用买那么多服务器,我可以帮你搞起来,你每个月还能降低成本。”这套说辞,并没有打动分管这个业务的副总裁。他还直白地告诉许广彬,“你不要来忽悠我了。”许广彬这辈子被人说过两次“忽悠”。这是其中一次。他印象深刻。
这位副总裁并不是唯一一个觉得许广彬在忽悠的人。“中国人都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一台服务器实实在在地放在那里,云计算的话,云里来、雾里去的,人家都不看好。”许广彬,之所以敢重注云计算是因为做IDC出身的他看到了云计算的潜力。“我做IDC也好,做数据中心也罢,你得能够帮用户降低成本,用户就会给你付钱。”
许广彬认为互联网公司的核心成本有两个,一个是内容分发成本,这块成本包括带宽、服务器托管产生的费用等;另一个是人力成本。但“带宽、服务器托管支出,一定占公司30%以上的成本”。“一个公司的老板,一定要关心核心成本。如果你能够帮他降低核心成本,对于他来说,这就是利润。打个比方来讲,以前有家叫世嘉的游戏公司,进入中国做网游,一年IDC成本大约一个亿,你帮他降10%成本,是什么概念?”
云计算还可以降低创业公司的进入成本。创业者不必在创业初期就斥巨资买服务器,可以用更小的成本创业。“原来一定要先买一台服务器,你才有可能做内容。服务器就是你的进入成本。没有人免费送给你。”
以上两点便是他押注云计算的原因,“今天,很多创业者功成名就以后,谈笑风生,说自己当时当年怎么怎么勇于冒险。其实,所谓的勇于冒险的背后,都是基于他的知识积累和过往经验的积累。我们讲知识、胆识、见识加在一起才能成功。但外人看到的只有胆识,没有知识和见识,所以会觉得创业者好勇敢。其实,知识、见识,使然也。”
如今回顾,许广彬对2007年的云计算试水评价颇高。他认为那支团队定义了中国云计算的销售方式。当时,亚马逊云计算称作“EC2”,即弹性计算云。许广彬他们不想要这个不接地气的名字,决定仿照当时服务器流行称呼——“主机”,再造一个新词——云主机。“云主机”这个称呼一直被延续至今,现在,阿里、腾讯也都这么称呼。许广彬还调侃道当年应该为“云主机”注册个商标。
其次,许广彬认为他和团队教育了市场。“大家不接受、不买,送总可以吧。”于是,许广彬送了很多云主机让客户试用。由于当时云计算技术并不成熟,鲜有公司愿意尝试。不过,云计算的种子总算种下了。“这就像读大学时,互联网在我内心种下种子一样,随着时间不断发酵,不断地在你心里变大。当我们现在提起电商,想到的都是天猫、京东,但8848对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功劳不可磨灭。”
“不怕成为先烈吗?”i黑马&数字观察问他。
他说,成不成为先烈,关键看产品本身有没有价值。“互联网创业,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比如说2015年大火的O2O项目——上门洗车、上门美甲——都失败了。为什么?我曾经亲自体验过一个O2O洗车项目,健身之前,我预约了上门洗车服务,一次30块钱,其实也不便宜,那时街边洗车店才20来块钱。一个小时后,我锻炼完了,洗车的人才拎个桶走过来,然后又洗了两三个小时。对于我来说,用户体验并不好,花了钱,还浪费了几个小时。
一个产品不能够帮助客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就不是一个好产品。如果你的产品能够帮用户降低成本、帮用户提高业务连续性,就另当别论了。今天,别人不买你的东西,不代表你的东西不好,比如说当年8848搞电商,不是因为电商不好,而是因为时机不对,当时,信用体系,资金流、物流的体系都还不健全。现在,电商又是一番模样。如果你的产品帮助用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那么你不要怕失败,坚持下去,一定会成功的。这适用于任何一个行业。”
2013年 | 转型的一年
许广彬,可能会选择“转型”二字形容华云数据的2013年。
2013年,华云数据从公有云转向私有云,开始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私有云解决方案。这奠定了华云数据接下来五、六年乃至未来的发展走向。如果没有2013年的转型,华云数据恐怕无法并肩华为和新华三。当然,事实不容假设。为什么华云数据会在2013年这个时间点转型?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可能需要回顾在2010年—2013年,华云数据发生了什么。
2007年,许广彬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我们没有办法决定公司的投入,也没有办法持之以恒地往云计算投入。我们是个经理人,决定不了云计算事业部的命运。”2010年,他回到厦门(注:他第一次创业的地方),创立华云数据。如此,他可以自己操盘一把。“我们做事情要想成功,一定要有宗教般的信仰,其次你还需要有初恋般的热情,那你才能够做成功。”
他待云计算如“初恋”。即便“初恋”虐了他千百遍。但许坚信守得云开见月明,坚信之前所有的遭遇只是过眼云烟,只是时机未到,市场还需再教育,所以他拉起一班兄弟,回到第一次创业的地方,再干一场。
2010年,华云数据做的还是公有云。“我们一直在做这方面的研究,系统开发得比较快,但是功能不够完善,就是简单的开机、关机,界面非常简单。”据i黑马&数字观察了解,华云数据的技术团队还是跟着许广彬第一次创业的那批老员工。
2010年之后的三年,华云数据一直以研发为主,几乎烧掉了许广彬创业获得的第一桶金。“不断地往里填钱,服务器、带宽、人员开支都需要钱。”他告诉i黑马&数字观察,他看过互联网起起落落的人,有的做得很好,有的突然间死掉了。死掉的公司,要不然产品有问题,要不然不够坚持。他知道,华云数据的产品没问题。他告诉自己要坚持。他暗暗给自己打气,“今天很残酷,明天可能更残酷,后天可能比明天还残酷,但大后天就好了,但很多人就死在后天晚上。”
但市场进展并不大,并不以许广彬的意志为转移。许广彬至今还记得华云数据第一个客户——导航犬。导航犬是国内最早在实时导航上可以看到车流的地图。创始人口袋里没钱,但做的事情很耗费带宽。“导航犬买了我们的服务。那个时候,对于我们来讲,是很振奋的,终于有客户愿意把全部的生产系统迁到我们这里了。这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信心。”
如果说2010年-2013年华云数据的危险是“市场进展不大”,2013年之后,危险则变成平台级公司的威胁。“平台级公司入场以后,竞争压力就变得很大。他要钱比你有钱;要人比你有人;要品牌比你有品牌。市场又都是现成的,流量可以直接拿过来变现。”许广彬发现,和平台级公司硬拼,几无胜算。
怎么办?许广彬选择避其锋芒,并问了自己三个问题:华云数据能做什么?华云数据的优势是什么?中国需要什么什么样的云计算?“我不是海归。我是一直深耕在中国的人。我很清楚中国有什么样的特色,中国有什么样的特点。”许广彬说。
许广彬看到的中国特点是什么?第一,如果数据丢了,谁来承担责任?“互联网上无隐私。所有公司都很害怕数据丢失。更何况是国企、央企和特大型民企。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可比省俩钱重要得多了。丢了,算谁的?”
第二,企业级IT生产系统是一盘万亿的大生意。“当时我们看到,在中国,放在公有云上的上百亿的云计算的收入。看似很大,其实只是九牛一毛。更大的生意还没被发掘出来。比如,政府对外的互联网服务就是一个网站,而对内的生产系统、工作流转以及各种各样的报批,系统量更大。比如华云中标的某海关项目,通过海关网站查询只能查出报关量有多少,但它内部的生产IT是一个大生意。企业级IT生产系统每年可能是上万亿的生意。
不过,做这个生意,对业务保密和连续性的要求很高。比如华云服务的某智能家居企业,是不可能把数据放到公有云上的。一些生产系统比如国防、公共交通等对业务连续性的要求极高,一旦断了,结果是很可怕的。”
“2013年到2015年,从公有云转型私有云的企业有很多,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华云数据做对了什么?”i黑马&数字观察问他。
他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他提到了华云数据和其它云计算公司的不同。“99%的玩家,都是技术出身。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不是生意。阿里巴巴和腾讯这些公司,只能做标准产品。这是由公司的基因决定的。他们不会敲门,更别说让他们背着双肩包的工程师陪客户喝两杯了。”
许广彬是一个会敲门的人。他跟技术出身的创始人最大的区别是“他们是搞技术的。我是做生意的。我就看哪里有生意,又能够避开跟BAT竞争,我就去把这个生意做好。”
在做一个地铁项目时,该地铁项目负责人问许广彬,华云数据对我们有什么好处?许广彬回答说,“我可以保证不会因为IT的原因再停运。”一句话打动了他。“一条地铁线投资上百亿元。按照年化收益10%来算,一年光利息就上亿元。对他来讲,你收的那点钱就不是钱,他要的是列车不停运,要的是万无一失。”
许广彬要求自己交付工程师把客户所有类型的设备都用起来,这些设备品牌繁多,都是不同时期采购的服务器,有惠普、IBM、联想、曙光、浪潮等品牌。
2018年 | 生态
2018年是华云数据的生态年。做生态是一个被逼出来的动作。
“现在,大家都跟着做私有云了。如果大家都做大众项目,最后竞争可能会变成同质化竞争。今天你多了这个功能,明天他增了那个功能。”这两年,许广彬一直在思考如何差异化竞争。
华云数据团队做了研讨,定下行业战略,决定做垂直行业的生态。许广彬告诉i黑马&数字观察,这种打法是受到了英特尔的启示。“现在,全球主要两大家做PC芯片的公司,一个是英特尔,另一个是AMD。其实,新出来的芯片的速度并不一定比英特尔差,甚至有一些芯片要优于英特尔。
但英特尔的芯片全球出货量第一,因为它上面的应用都可以适配它,你直接装就好了,操作系统没问题。AMD的操作系统或者说是上面的应用很少,你弄一个新软件在上面,发现不能用。这就是适配的力量。我们认为在私有云的未来发展上,可能也会面临适配问题。”
以地铁行业为例,华云数据需要向下管理客户所有的服务器,向上管理所有应用,比如闸机管理系统、信号管理系统、安防系统、OA系统、票务系统等。“今天,无锡提个需求,明天长沙提个需求。它们都在帮你打磨产品,做得越多,产品就越丰富。而且产品在特殊应用场景下,不对外公开。没有生产环境来配合,它们无法被复制或者抄袭。”
许广彬认为这是华云数据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讲企业核心竞争力,什么叫核心竞争力?从客户角度来看,你的产品是不是不可替代的。你做了这么多功能,都是为地铁行业定制的,客户在其他地方都找不到这些功能。这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向行业纵深发展,比如你今天做一个客户,做完以后,没有第二个客户给你做支撑,你的产品也就是标配产品。今天华云做的事情,是铺到客户那边去,了解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深度定制,我们把它称做定制化里面的标准化。定制化和标准化,是针对行业而言的。在一个行业内,你做了一个功能,肯定是定制化。但是该功能是全行业通用的。它又是标准化的。”
其实,生态的背后是垄断。英特尔+微软的组合统治了PC时代,至今依然屹立不动。
如今,华云数据试图在垂直领域复制该模式。“客户所有应用都要装在云平台上,进行管理。如果华云数据跟它不适配的话,这意味着他的应用在华云平台上跑不起来。华云需要把所有应用适配起来。我希望未来华云所打行业中,没有哪个软件是不适配的。”
未来 | 规模增长与同心圆
从2013年开始,许广彬有一个明显的感受——用户开始主动上门了。之前,他和团队都是敲门的。许广彬很高兴,云计算的市场教育阶段可能要结束了。
随着规模增长的到来,华云数据的压力也来了。比如人才的缺乏,“我们做的客户也多,从交流到产品研发,是最大挑战。”为了发展,华云数据在硅谷建立了研发中心,“我们想不仅仅吸引中国的优秀人才,还希望吸引全球的云计算的人才。华云数据的CTO Ray Tan曾领导过IBM亚太的研发中心,做到了IBM全球云计算CTO。他是一个很有江湖地位的人。”
在采访中,能够感受到许广彬对人才的渴求。这和华云数据的业务方式相关。“我们最近在打一个大单子,需要铺上去上百人。因为在做大项目的时候,你需要要结合客户的生产系统,需要深入定制化,这个对人员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前期需求到后期产品计划,再到后面的交付都需要很多人。”
为了处理并行的项目,华云数据成立了一个解决方案中心。该中心负责统一管理、调配所有人员,从前台的销售到后台的研发。为了提高人效,华云数据还设立了一个负责经营管理的部门。该部门负责盯每个人的效率和生产力,会给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定不同的绩效数字。“我们发现派个人盯团队或者KPI,主管领导也不一定爽。我是做生意的,很简单,你给我交数字就好了。”
据悉,华云数据目前约有700多人。当华云数据只有100名员工的时候,“大家喊一嗓子就可以了。”许广彬把这个阶段的公司内部文化,称为“古惑仔文化”,“大家都是兄弟。”随着公司逐步发展,他开始用制度管理公司。“首先用企业文化把大家串在一起,用制度约束每个人的行为。你不能再用古惑仔的方式干公司,你要用详尽的KPI对员工进行考评。这个阶段,制度体系的建设非常重要。”
他一直提倡的是“做正确的事”。有很多人把它理解为“正确地做事。”但这两句话有本质的区别。正确地做事,我只要做好就完了。它是战术层面的。而“做正确的事”是战略层面的时期。“毛主席当年打土豪分田地是做正确的事情。至于说怎么打,那是正确的做事。毛主席讲路线是纲,纲举目张。他的路线指的就是做正确的事情。”
他在华云提倡“做正确的事情”,比如跟主营生意没关系的,华云不干,再赚钱也不做。
许广彬经常在公司内部,归核,也即回归华云核心。“我们的核心是什么?我们的核心是我们的云计算产品、我们的私有云、我们的混合云、我们的生态。跟我们的战略相关的,我们都称之为叫正确的事。说到这,他手画了一个同心圆。“围绕着我们的核心产品,我们做很多事情,首先你做的这个事情,是跟核心产品有关联的,是在它之上叠加的,所以我们称它是做正确的事。”
“云计算之后,华云会做什么?”i黑马&数字观察问他。
“我也没想过,云计算这个市场太大了,万亿的市场,我很难想象把它做到极致,以后会怎么样。
也没法想象。这就好像现在正在做4G,你让我去想5G的事情。你没有经历过冷到极致是什么,自然无法理解把你冻哭是什么感觉,冻哭是什么概念?夏天理解不了冬天的冷,冬天也理解不了夏天的热。一样的道理。所以说,你只有经历了,才会知道在那一刻你到底是在哭还是在笑。”
*本文转载至数字观察,作者李夜。黑智,关注AI落地与AI商业价值。
黑智专访
纳人 姜海峰 众趣科技 高翔
拍拍赚科技 汤劲武 图森未来 陈默
投资人说